「不生孩子,老了誰帶我去醫院?」窮人怒拼三胎,背後原因很現實
文|好孕姐
近日,網路上掀起一個議題:為何中產階層最多生二胎,甚至只生一個,而窮人階層卻敢大包大攬怒拼三胎?難道他們不怕一家子喝西北風嗎?
? 「不生孩子,老了誰帶我去醫院?」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答案,在眾多網友答非所問批判窮人的時候,有一位「逆流而上」的網友帶著「向我開炮」的精神,勇敢地站了出來,並給出了以上答案:不生孩子,我老了要指望誰呢?
這話說的實在,起碼在我看來,敢於承認自己沒出息,敢於坦蕩自己就是養兒防老的人,都是老實人。畢竟都知道這句話會被炮轟。因此,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全面解析下,為何窮人執意拼三胎?不是冷嘲熱諷,而是帶大家一起去了解底層人民的所思所想。
? 窮人為什麼拼三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生孩子,自然也逃不過一個「利」字,雖然親情奉獻能為窮人行為添上幾縷月光,模糊掉金錢帶來的低級,但本質還是為了錢。
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在這一點上,窮人的思想往往處於以下思維模式中: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說過,「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為的是降低利益共同化帶來的高風險。養孩子也是一樣。
對於窮人來說,養孩子就如同投資,倘若只生一個,就意味著高投入高風險;想要分散投資、降低風險,就要多生孩子。
只不過窮人不知道的是,詹姆斯-托賓還說了下半句,「——但也不要放在太多籃子里」,不然風險降低後,所得利潤也會減少。經濟學很殘酷,它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很多窮人錯估了自己的育兒成本,一旦超額,孩子們都將難以成才。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我國人均GDP在世界排行倒數,那時候人與人之間沒有太多的攀比,虛榮心很低,因為大家都一樣窮。每個家庭都四五個孩子,為的就是爭取勞動力,而孩子多的家庭也的確能夠更快過上好日子。
道理很簡單,對於窮人來說,散養孩子成本低,所獲收益遠超過付出。
更何況,孩子多意味著成才的幾率高,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只要一個孩子能夠飛黃騰達,那一家人都能跟著過上好日子。這就好比大城市工作的人,隨便吃一頓海底撈,都是鄉下人一星期的口糧。——「有錢人指縫裡漏的,都夠我們一家子吃的了。」
? 在經濟條件差的前提下,如何培養孩子成才?
然而,一味地討伐窮人生三胎是錯誤的,這並不能解決問題。想要窮人改變思維觀念,從孩子入手就很關鍵。
馬斯洛理論說過,只有先解決基本的生活需求,人才有可能去考慮提升精神層次。所以,如何在經濟條件有限的前提下,盡最大能力拓寬孩子的見識、提升孩子的格局,那就是窮人家庭要重視的。
注視精神培養:閱讀實體書、看電影
就在不久前,電影行業的大佬出來指責短視頻霸佔了太多人們的娛樂時間,當信息碎片化成為業餘愛好的主流時,思考能力將會被拋棄。
雖然他這話說得片面,但也讓我意識到了關鍵所在:思考能力是促使人們進步的關鍵因素,若窮人能將深入思考培養成孩子的學習習慣,那所得必然超出與碎片信息為伍的富人。
說白了,我們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支持孩子看世界,但老祖宗有句話很對,書中自有黃金屋。如果窮人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做,那就讓你的孩子多看書,不知道如何篩選,就奉上世界名著。——相信我,能夠經歷時間洗禮還經久不衰的著作,必然能讓孩子們受益匪淺。
至於看電影,則是因為電視劇經常長篇大論浪費時間,而短視頻則太過直白(類似填鴨式信息對接),而介於兩者之間的電影,才能孩子們的正確選擇——有助於思考,不費時。
培養孩子堅韌不拔的精神
倘若我問你,窮人家孩子比富人家孩子優越在哪裡?想必誰都能回答上來:吃苦能力。
沒錯,窮人家孩子早當家。很多底層父母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傾盡全家之力去供養孩子的衣食住行。事實上,窮人家養出「富二代」已經成為屢見不鮮的現象,但在我看來,這才而是丟了西瓜撿芝麻的錯誤行為。
窮人比富人更具優勢的方面有三:吃苦、勤奮、堅韌。
倘若把孩子養成了「窮人家的富二代」,那以上三種精神就會被拋棄。到那時候,我們比其他方面比不過,比堅韌也沒有,將淪為徹底的輸家。所以,底層父母一定要記住,除了在精神培養方面多花錢,其他方面——「你過得是什麼日子,孩子就過什麼日子。」
以上,便是我的淺薄見識。我堅定的認為,窮人對生活的美好期盼從來不輸給任何階層。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他們的無奈,明白他們思維中小小的「狡猾」,畢竟人嘛,都一樣,不過是想過好日子罷了。
【今日話題:你對窮人拼三胎是何看法呢?】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學備孕、孕產護理、寶寶健康、成長發育,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