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不鑽牛角尖才是真正可怕的人
《道德經》中說「夫唯不爭,故無尤」,隨和的人就像水,看上去柔軟,卻隱藏著無窮的力量。
做人隨和,說話做事給別人留餘地。做人做事隨和,不鑽牛角尖,別人才會對你有好印象,有好印象自然有好人緣,人緣一好,路就寬了。
中國有句老話「槍打出頭鳥」,鋒芒太露,容易招致禍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強勢的人鋒芒太盛,在言行上往往很不注意,很容易傷害他人,而這種傷害也是一種樹敵。
01 鑽牛角尖的心理特徵
中午下班了,你與同事一起走在去餐館的路上,迎面走來了你們的上司。你與同事先後與他打招呼,但是上司卻如同沒有看到一般,走了過去。
看到上司這個樣子,同事說了一句:「他怎麼不理我們?真是的,上班時板著臉,下班時還板著臉!對了,你到餐廳了,要點什麼飯?」
現在的你可沒有心情去考慮吃什麼飯!你上午剛剛因為自己做的一個PPT與上司爭執了幾句,現在回想起來,你當時說的話好像讓他很沒有面子。「他是不是在因為這個生我的氣?」你將自己的疑慮告訴了同事,同事笑了起來:「怎麼會?我們都曾經和他爭執過,一點小事,他不會和我們計較的。」
可是,接下來,你的同事看了一下手機,說公司有急事需要他回去處理一下,不能和你一起吃午飯了。他走以後,你變得更忐忑了:「剛剛還沒有事,現在突然有事了,這會不會是與上司頂嘴的惡性結果進一步發展?接下來,我的同事們都會知道我和上司關係不好而遠離我了!」
於是,整個中午你都在為這件事情而不安。
如果你感覺生活中讓你生氣、不安的事情如同一道坎一樣,怎樣也邁不過去,那很明顯,你是在思想上鑽了牛角尖。你或許不知道,如果你常常陷入這樣的情緒之中,你體內的神經、內分泌與免疫系統都會長期處於高度亢奮和緊張狀態,而這種狀態恰恰是導致包括乳腺癌、生殖器癌發病的重要原因。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影響情緒,甚至遷怒於他人。既然壞事情已經發生了,沮喪、抱怨都於事無補,如果再讓它影響心情,更是雙份損失。
所以,遇到糟糕的事情,請努力不受它的影響,更不要鑽牛角尖。記住,一直影響我們的,才是真正的壞事情。
鑽牛角尖這種心理現象,形象點來說,有些像情緒調節能力「死機」的狀態,在心理學上,將這種狀態稱為「沉思默想」:當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時,有些人會一直自己想個不停,希望從思維與理性上來完全把握與控制這件事情,比如分析原因,質問自己事情為什麼會發展成這樣、為什麼會落在自己身上,或者,單純的就是思維不自覺地飄散開來,想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深,越來越悲觀與誇張。「沉思默想」也是一種情緒調節方式,只不過它的表現更側重於不良方面:越是希望想個明白,越是想要從理性的角度想出些原因、道理來,越是會讓情緒的不良影響持續存在下去。
02 不鑽牛角尖的幾種有效嘗試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丹尼爾·維革通過實驗證明,強行對大腦中的負面思維進行抑制是沒有什麼效果的。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嘗試著將想法清除出腦海的做法,只會讓它們變得更加活躍與深刻存在。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研究發現,但後續不斷有心理學家證明了這一結論的正確性。
那麼,是否有方法可以使這些我們並不想要的想法不再困擾我們?心理學家丹尼爾·維革提供了幾種方法來處理腦海中持久存在但卻並不被需要的想法。
1.嘗試著去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這是一個自然趨勢,當你嘗試著想要忘記時,又或者是在自我欺騙時,你會盡量讓自己去想其他的東西,也就是分散自我注意力:通過讓思想四處遊走而非停留在一個點上,去尋找新的關注點,希望可以讓自己得到片刻的安寧。
分散注意力可以產生一定的效果,同時,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也證實,分散注意力到某一特定的事物上,會比讓思維隨意地遊走有更好的效果。這是因為漫無目的思緒是與不開心相關聯的,但當你可以讓思維集中在特定的電視節目、音樂或者某一任務上時,效果便會好很多。
2.推遲法
雖然不斷地抑制一種想法會適得其反,但是推遲的辦法卻十分有效。心理學家讓擁有持續煩躁想法、一直往牛角尖里鑽的參與者們將他們的煩躁思維推遲到指定的30分鐘「擔心期」,結果表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偏執發生的可能性。因此,當你發現自己開始在某個問題上鑽起了牛角尖時,將所有的擔心與煩躁思維收集起來,安排到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吧!這樣一來,你的大腦在其他時刻就能夠更好地釋放積極能量,同時也能更好地休息。
3.展開矛盾療法
如果不讓你強行壓抑自己腦海中重複的想法,比如說「我會因為上司的苛刻而遇到什麼樣的麻煩」,反而讓你專註地去思考與享受它,你感覺會怎樣?這種通過聚焦讓其消失、減退的方法看上去有些自相矛盾,但大量的心理研究表明,這一方法是切實可行的。這一方法是建立在「暴露療法」之上的,比如,一個有蜘蛛恐懼症的人,若讓他一直面對蜘蛛,即使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他的恐懼也會慢慢地減退——當然這個方法對膽小的人並不適用,可是,它對於解決強迫性思維卻有著積極的幫助。
4.學會積極地接受
間接性的一些證據表明,嘗試著去接受腦海中的一些想法,遠比跟它們作鬥爭更加有益。丹尼爾對這一「接受」是這樣表述的:「與自己的目標進行搏殺就如同在流沙中掙扎一樣,我想要你將關注點放在自己的思維上,想像一下:它們正如同行軍部隊一樣,舉著大大的標語從你的大腦路過、從你的耳朵里走出來,你需要允許它們從你的面前走過,就如同你允許自己的腦袋中有過一個小型的遊行一般。不要爭論,不要逃避與掙扎,更不要趕走它們——只需要看著它們從眼前走過就好。」
5.將你的偏執寫下來
與自我肯定不同的是,表達式的寫作將側重點放在了你強烈的想法與感受上。在經過了廣泛的實驗與測試以後,它們被證明,它們對於身體與心理健康等很多範疇都有好處。更重要的是,寫下現在令自己困擾的那些「死腦筋」式想法,寫下因此而產生的情緒,你能夠直觀地看到哪些是已經煩惱過的事情——這樣的辦法可以很好地減少那些重複出現的多餘想法。
03 不鑽牛角尖帶給我們的思考
一隻十分勤奮的螞蟻,有一天誤入了牛角。螞蟻很小。彎彎的牛角,在他看來就像是一條極其闊的隧道。他想,走出隧道,定會是一個水豐草美的洞天福地。誰料,腳下的路卻越走越窄,到後來竟難以容身。為此,螞蟻不得不停下來進行認真思考。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決心掉過頭來,重新開始。
這一回,他由牛角尖向牛角口進發,結果它驚喜地發現,道路越走越寬廣,而且步出牛角,天藍盈盈的,極其高遠,地鬱鬱蔥蔥的,宛如綠浪滾滾的大海。一時間,它覺得自己就是那天上自由飛翔的小鳥兒,大海中隨意競游的小魚兒。之後,螞蟻逢人便說:「當你遇到無法逾越的障礙時,不妨換一種方式。這就像面對一扇打不開的門一樣,換一把鑰匙,希望之門或許就會為你敞開。」
螞蟻走了一條錯誤的道路之後,能夠決心掉過頭來,重新開始。這樣螞蟻就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當你遇到無法逾越的障礙時,不妨換一種方式。這就像面對一扇打不開的門一樣,換一把鑰匙,希望之門或許就會為你敞開。「不鑽牛角尖」,很淺顯的道理,但要真正意識到那邊是牛角尖,哪邊是牛角口,似乎卻不那麼容易。唯有一顆冷靜而善於思考的心,方可另闢蹊徑,解除困境。
美國國家航天局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困擾:飛機上某個零部件總是出故障,不是這裡有問題就是那裡有問題。
他們想了很多辦法,花費了很多人力、物力、精力,卻一直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直到後來有個工程師說:能不能把這個零部件拿掉呢?結果證明,這個零部件確實是多餘的。
其實很多事都是如此,任由自己的思想停留在一個角度里,怎麼轉都轉不過彎來,明明也在努力找解決辦法,明明也在學著換位思考,可就是繞不回能走通的路。
很多事都是如此,任由自己的思想停在一個角度里,怎麼轉都轉不過彎來,明明也在努力找解決辦法,也在學著換位思考,可就是找不到能走通的路。或許,我們從來沒設想過,有些煩惱本身就是多餘的。
有些人想得簡單、活得通透,走不通的路就轉彎,轉不過就放下;有些人習慣性鑽牛角尖,別人說算了,他嘴裡附和著,腦子裡卻還在反覆上演著同一件事。
有人說:人生智慧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分清什麼是自己能夠支配的,什麼是自己不能支配的。對於自己不能支配的,你只能順其自然。對於自己能夠支配的,你要努力,至於努力的結果是什麼,也不妨順其自然。
人太聰明,活不痛快;人太敏感,活不舒坦。能努力的事,堅持到底是圓滿;努力不了的事,過分執著也是枉然。
其實,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擰巴」時刻,讓人的思維如同電腦死機一樣,一直在某個狀態下沒有響應。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讓大腦也重啟一下,我們才能告別「鑽牛角尖」帶來的無益痛苦與不安。
把時間花在自己和自己愛的人身上才最靠譜。
有人說,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心態。的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對不順遂的現狀,請不要鑽牛角尖,而是學會自我寬慰。儘力而為,同時學會接受不能改變的結果,不要讓壞事情一直影響我們。凡事看開點兒,是不是更容易幸福呢?
愛鑽牛角尖的人,活得都不太快樂。有了一件煩心事,就悲觀地認為整個人生都是糟糕的;出了一次差錯,就預測自己次次都會犯錯。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一局輸了,下一局可以翻盤再來;幸運不落在這處,總會落在那處。所以,不要自我設限,凡事都要留有餘地,別死鑽牛角尖。牛角尖的世界太小,跳出井底,才能看到更多可能性。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心態的問題。心結解了,心放開了,生活才能逐漸明朗。心舒坦了,人才能真正活得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