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醫院裡,對醫生來說最「好」的7個科室

醫院裡,對醫生來說最「好」的7個科室

上周,我跟大家聊了《在醫院,這5個科室的醫生很辛苦,收入卻很低》。有朋友問,醫院裡就沒有相對好一點的科室嗎?所以,今天就來聊聊哪些科室的醫生比較「好」?

首先要明確,我對於「好」的定義,絕不僅僅是「收入高」這一個標準。

比如神經外科,的確收入頗豐,但很辛苦,難學,成長周期長;神經內科、腫瘤內科收入也不錯,但缺乏職業成就感,很難享受到看到病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一下子好起來的愉悅感;耳鼻喉科(我自己的專業)有很多機會獲得職業成就感,收入也尚可,但太危險。

所以,我會以一個臨床醫生的眼光,從四個維度綜合分析,分別是:

1.收入水平

2.勞動強度

3.危險程度

4.職業成就感

這是心臟外科的一個分支,主要責任是在心臟外科手術時,管理一個人工裝置代替心肺維持全身的血液循環。收入很一般。但不用出門診,不用管病床,不用值夜班——最多晚上開著手機「備班」就夠了。畢竟,需要半夜急診切開心臟做手術的可能很小。工作時間短,工作壓力也不大,簡直是醫生職業中的一股清流,一個最接近「遠方和詩」的科室。

沒有危重病人,每天雲淡風輕。收入不算很高,但也不低。缺點有二:1.部分有些皮膚病有點噁心,密集恐懼症請遠離;2.多數醫院會把性病和皮膚科放在一起,所以有點臟。

所謂「介入」,指的是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將特製的導絲等精密儀器通過血管進入人體特定部位,完成手術操作。所以,很多科室都會涉及介入手術。比如心臟內科醫生通過介入手術安放支架,把梗阻的冠狀動脈支撐起來;神經內科醫生用類似的手段解決腦血管病變;腫瘤科醫生通過介入手段把藥物直接打到腫瘤里……

介入手術需要在CT的引導下完成。所以手術醫生常年穿著沉重的鉛衣,在射線環境下工作。可以說,醫生用自己的命來給患者續命。但收入的確很高。所以,對於大多數家裡沒有礦的年輕醫學生,還是有很強吸引力的。

口腔科醫生從大學本科階段就和其他科室的臨床醫生分開了。同一所大學口腔專業的錄取分數也會高於臨床醫學。因為口腔科醫生的確收入高於其它科室。

私營口腔診所很普遍。這幾年的流行趨勢是,頂級醫院一些的醫生會建立私人口腔工作室。

這是一個朝陽產業。尤其對於那些足夠富有、但又缺乏自信的民族而言,比如韓國。

唯一的缺點是,作為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科室,醫生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以外,還需要承擔高級推銷員的工作。所以,不善言辭的醫生不適合。

骨科,常年盤踞美國醫生收入榜榜首,不是沒有理由的。雖然手術確實累,但是值得。

第1名:疼痛科

疼痛科最早是從麻醉專業分出來的。

作為一個新興科室,目前的從業醫生並不多,屬於藍海。但患者的需求很大,而且會越來越大。從收入水平、勞動強度、危險程度、職業成就感這4個維度上分析,疼痛科在每一項都堪稱完美。

任何一個專業,或者說任何一個職業,如果能做到頭部(最頂尖)的2%,收入一定很高。如果你屬於尾部的20%,那麼你追求的目標不應該是提高收入,而是提高業務水平。所以,我比較的是從前面數大概30%分位的醫生收入水平、勞動強度、危險程度、職業成就感。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歡迎補充和反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