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靈捕手》擊碎人際隔閡壁壘,縱觀一名「數學天才」的自我救贖

《心靈捕手》擊碎人際隔閡壁壘,縱觀一名「數學天才」的自我救贖

《心靈捕手》的故事原型來源於作者馬特·達蒙1992年在哈佛大學完成的一部50頁的短篇小說《年輕天才威爾亨汀的成長故事》。

隨後,達蒙找到好友本·阿弗萊克一同創作了這部由任務推動情節發展的劇情電影《心靈捕手》,並一舉獲得多項電影大獎。

每當提起《心靈捕手》,最精彩的不單單是劇情的推進,更經典的電影中穿插的關於心理學的啟發式對白。

作為威爾的引路人,心理講師尚恩通過感同身受和平等交流一步步挖掘了一個無惡不作的少年本質,幫助他打破原生家庭的枷鎖,釋放內心最壓抑沉重的負擔,最終面對面地和自己達成了和解。

01.一個問題少年的自我和解

威爾本是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卻因解出了一道留在走廊黑板上的難題而被曾獲得菲爾茨獎的教授藍勃注意到。

在發現威爾是一個數學天才後,藍勃費盡心思地打聽威爾的情況,並了解到威爾除了是個清潔工和工地工人之外,還是個叛逆不羈的少年,打架、鬥毆、傷人、偷盜無惡不作,但每次他都能通過自學法律知識巧舌如簧地為自己辯解,甚至讓律師都啞口無言。

在一次庭審中,威爾因冒充警察而不得不被關押,藍勃藉此機會答應可以保釋他,但條件是他要參與數學研究,並且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

在隨口答應了藍勃的條件後,威爾確實和藍勃合作的很好,他對於數學的天賦讓藍勃對他更加愛不釋手,並且寄託了很高的希望。

但是在心理諮詢這件事上,威爾表現出了極強的排斥性,他通過提前閱讀每一位心理醫生的書找到對方的弱點,然後加以諷刺和侮辱,讓5個心理醫生主動放棄治療,落荒而逃,在這些心理醫生的眼中,威爾只是一個病人,而面對一個瘋瘋癲癲的病人,他們不願意多浪費時間。

無可奈何之下,藍勃請出了自己的大學室友尚恩。

尚恩在第一次跟威爾溝通時,就被威爾冒犯了自己的夫人,尚恩沒有落荒而逃,他憤怒地掐住了威爾的脖子,將情緒和底線展露在威爾面前,會談結束後,尚恩不計前嫌,和藍勃約了第二次見面。

一次次的袒露心扉和平等交流,讓威爾逐漸放下了戒備和反抗情緒,治療有條不紊地進行時,威爾自身的情感卻發生了變化。

女友斯凱蘭因為要到加州的斯坦福去深造,希望威爾能和她一起去,但威爾卻因為無法與斯凱蘭赤誠相待而痛苦糾結, 他無法跟女友共赴加州,因為他害怕向她展露最真實的自己,他內心充滿恐懼和糾結,只能靠謊言支撐這段愛情。

失去斯凱蘭的威爾情緒崩到了極點,而尚恩的那句「不是你的錯」成了打破威爾情感壁壘的最後一擊,威爾在尚恩面前痛哭,那一刻,他所有的委屈和隱忍、掩蓋的痛苦終於得到了釋放,終於有人懂他的偽裝,有人用一顆感同身受的心擁抱著他最不為人知的脆弱。

在藍勃、尚恩、斯凱蘭和好友查克的影響下,威爾選擇打破現狀,接受藍勃的工作,驅車前往加州,去尋找那個一直在等他的女孩。

02.一個「天才」的內在行為模式

「天才」是威爾的長矛和保護傘。

他在學識和頭腦方面表現出的至高無上的能力讓其他人無法企及,而這些於他而言卻沒什麼大的用武之地。

只有在有威脅發生時,才能就變成了他的武器和保護傘,在朋友查克在酒吧被人欺辱時,在面對庭審的法官時,在面對心理醫生時,他的才能一覽無餘,令人嘆服。

空有一身才華,卻只能成為學校里的清潔工和工地的工人,威爾內心是不甘平庸的,因他才會選擇當麻省理工的清潔工,才會選擇解出黑板上那道普通人無法做答的數學題。

但他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在面對所有想幫助他的人面前,他總是充滿戒備和反抗,甚至不惜傷害女友斯凱蘭,不惜用最刻薄的語言攻擊心理醫生,不惜用燒毀答案的方式來打擊藍勃教授,童年的傷害和摧殘讓他成了一隻充滿警戒的刺蝟, 戒備和進攻式反抗已經成了他的習慣。

在女友面前,他編造出12個哥哥來掩飾自己是個住在貧民窟的孤兒的事實,他害怕被拋棄,害怕被看清,以至於斯凱蘭表示自己毫不在意時,威爾也無法徹底釋懷,他始終覺得斯凱蘭會拋棄他,會因為更好的人拋棄他的不完美,會去追隨更好的未來。

這種習慣式的戒備和「天才」進攻行為其實是一種內在行為模式。

內在行為模式是指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家庭、社會等環境的影響產生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慣性。

童年時期的經歷會對這種行為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例如威爾從小活在家暴的陰影中,換了三次寄宿家庭都難逃被折磨的命運,檔案上觸目驚心的青紫的傷痕和疤都是生活對他的傷害。

這些童年的經歷不斷地強化他的內在行為模式,生活也在不斷地強迫他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被父親強迫導致讓他認為這個世界的所有人都在強迫他,特沒有任何的安全感。

所以藍勃教授想利用他的才能為國家做貢獻時,這個計劃就註定了失敗,因為威爾一定會反抗,一定會出謀劃策地逃避。

趕走心理醫生,讓朋友代替自己參加面試,在中情局的面試過程中也充滿敵意。

因為他不願意被強迫,因此他知道自己的才能,也只願意和朋友一起喝酒滋事,做搬磚的工人,這就是他對這個世界最大的反抗。

不願意直面自己的才能,不願意接受最真實的自己就是威爾最內在的行為模式,他從未體驗過真實的自己被接納的感受。

03.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內在行為模式的成因

在瑞士有一位叫卡爾·榮格的心理學家,他是心理分析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了集體潛意識理論,並提出了榮格心理學(又稱分析心理學)。

在榮格看來,人的心理既是一個複雜多變的有機整體,又是一個層次分明、相互作用的人格結構,由三個層面組成,表層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即意識,中層是個人無意識,即情節,最深層的為集體無意識,包括人格面具、阿尼瑪和阿尼姆斯、陰影等原型。

1.意識對內在行為模式的篩選和辨別

在榮格看來,意識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的感知能力,與純天然的本能是相對立的,意識是一種能夠衡量好壞和取捨的標準,是需要不斷學習和擴展的,最終,在精神分析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始終是意識。

《心靈捕手》中,儘管威爾無法直面自己是個「天才」的事實,但他的意識依然對他的行為起到一定的主導作用,這些作用包括選擇到麻省理工這種頂尖名校去做清潔工,偷偷地解答走廊黑板上的難題,通過學識碾壓侮辱自己好友的哈佛學生,主動學習法律知識為自己的庭審辯護……

這些行為都產生於他的意識,幫助他辨別內在行為模式,行為是意識為他做的選擇,而這直接改變了他的命運。

2.個體無意識對內在行為模式的佔據

每當提起「情節」二字,彷彿都有與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掛鉤,被某種心理問題佔據了心靈,才會造成個體無法思考、無法做出正確抉擇的行為。

榮格認為心理治療的目的就是幫助病人解開情結,把人從情結的束縛下解脫。

威爾的情結在於「完美」二字,他是個天才,天才就是他與生俱來的情結,他由此產生的內在行為模式是不惜用完美來偽裝自己,對女友斯凱蘭掩飾自己童年的遭遇和現狀的窘迫,甚至編出了12個哥哥。他時刻擔心斯凱蘭會因為看清最真實的自己而離開,會因為自己的不夠完美而離開,會去追求比他更完美的另一半。

因此在斯凱蘭提出要一起前往加州時,威爾崩潰了,他害怕泄露自己的不完美,害怕斯凱蘭的離開,所以他索性主動離開,儘管對斯凱蘭造和他自己成了傷害。

而尚恩對他講的關於自己太太會放屁的那個秘密在他心底刻下了烙印,尚恩告訴他:每個人都不完美。

尚恩通過自己的經歷,成功幫助威爾卸下了「完美天才」情結,卸下了負擔,他才敢勇敢地改變現狀,去追求自己的內心和愛。

3.集體無意識對內在行為模式的潛在影響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人在潛意識的一種能力,能夠根據不同的場景來調整自己的角色,目的是為了表現出一種對自己有力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會及周身的認可,降低社會焦慮。人格面具是用來示眾的自我,是與外部環境相協調的一種能力,但如果過分沉湎於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自我認同受限,就會產生心理和情緒上的不安,對心理健康造成傷害。

《心裡捕手》中,威爾始終是一個帶著的人格面具的人,由於殘酷的生活環境,他的交際圈是一群惹是生非的混混,他為了不凸顯自己的是個天才,儘力地掩飾自己的能力,為了融入這個環境,他也變成了一個混混,他去做清潔工,去搬磚,去喝酒,去打架,去偷盜,天賦對他而言毫無意義,他只需要變成那個他需要成為的人。

面對朋友查克,他對未來的期許是會永遠和朋友一起搬磚,一起混吃度日,然後生孩子繼續在一起搬磚,而面對女友斯凱蘭,他的人格面具又變成了一個完美的天才,能夠輕鬆解決她無法解決的難題,有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為了讓斯凱蘭接納他,他不得不強行為自己帶上面具。

而當這層面具被撕破時,威爾最脆弱的部分展露無疑,他無力承受這赤裸裸的坦誠。

陰影

陰影(shadow)也稱同性原型,與人格面具相對立。陰影原型所蘊容的人的基本動物性比任何其他的原型蘊容的數量都多,也是人心靈中最黑暗、最深入的部分,這部分是由集體潛意識中人類祖先遺傳而來的,是人性中代表邪惡、攻擊的象徵。

威爾的陰影部分時常出強烈的攻擊性和抵觸性,因為超強的學習能力是他保護自己的武器和主動出擊的長矛。

這一點在威爾接受心理醫生醫治時非常明顯,威爾通過學習心理醫生的書找到對方的弱點,一招致命,對著對方的痛點狠狠地敲下去,絲毫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包括對尚恩也是如此,他一下子看出了尚恩內心的痛點在妻子身上,然後開始借題發揮,甚至杜撰出了不堪的事實來侮辱尚恩的妻子和尚恩自己。

當面對斯凱蘭提出要帶著威爾一同前往加州深造時,威爾也表現出陰影的一面,他大聲斥責這斯凱蘭會因為遇到更好的人而離開他,斥責他揭開自己的秘密和傷疤。

這樣的威爾充滿攻擊性,如果不是尚恩的引導,他將一生都活在毫無建樹和價值的生活當中, 無法走出自我禁錮,甚至可能因此而做出極端的行為。

阿尼瑪和阿尼姆斯

阿妮瑪(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又稱異性的原型,即男女兩性意象,前者指男性心靈中的女性意象,後者指女性心靈中的男性意象。

這一原始意象的基本功能就是引導人們去選擇一個浪漫夥伴並建立一定的關係。

男女之所以相互吸引,榮格認為這兩個人把他們的女性意象和男性意象投射到戀人身上,並且相互適應。

威爾在得知斯凱蘭想要前往加州時,之所以憤怒是因為她破壞了威爾心中自我設定的在斯凱蘭心中的男性意向,他認為在斯凱蘭心中,他應當是完美的,是個天才。但斯凱蘭在幾次被拒絕見威爾的哥哥後就意識到威爾在說謊,他根本就沒有哥哥,甚至沒有對自己坦誠相待。

威爾自我設定的形象崩塌後,他的自信和偽裝也崩塌了,他無法再面對斯凱蘭,一個是他對斯凱蘭的欺騙,一個是內心深處的自卑和敏感,而這些都是威爾內心深處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風險。

03.如何改變自己的內在行為模式

1.意識到自己的內在行為模式

威爾拒絕改變的原因是因為他對自己充滿攻擊性的行為毫無意識,一切都是他的習慣做法,打架鬥毆都是為了融合環境而做出的選擇。而尚恩的一步步引導讓他認識到了真正的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內在行為模式。

他抗拒所有的心理醫生,抗拒藍勃為他找的工作,抗拒斯凱蘭更深入地了解他,抗拒一切想要走近他、幫助他的人,而尚恩卻一直在問他,你為什麼要選擇麻省理工,為什麼去做那道題,因為他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潛意識的動向,只不過他沒有勇氣承受和改變而已。

只有意識到自己存在內在意識行為模式,才是走向改變的第一步。

2.創建新的內在行為模式

威爾自己走出了第一步,他第一次選擇去做那道留在走廊上的題也許是無意,而第二次去做藍勃教授留下的難題就是刻意,他在刻意改變自己的行為,按照他社會混混的模式,他本不該涉足高等院校,也不該嶄露鋒芒,即使是偷偷地做題,他也是在改變。

藍勃幫威爾走出了第二步,他將威爾的能力進行開發和利用,積極為他尋找心理醫生和工作,希望他能夠代替自己在數學領域有所建樹,為國家做貢獻,成為一個被世人知曉的天才。

尚恩幫助威爾完成了第三步,他引導威爾接受他的心理疏導,讓威爾對他放下戒備,與他平等交流和溝通,讓他認識到不完美,認識到愛,認識到最真實的自我,勇敢地去面對。

3.建立安全關係

安全關係有很多種,威爾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受到身邊安全關係的限制,他習慣了待在自己的安全圈子內,那個圈子裡面是自己最信任和要終生相伴的摯友,而對於其他的圈子,他都異常抗拒。

而在藍勃的幫助下,威爾認識了尚恩,開始有了其他的安全關係,對尚恩有了信任感,他可以不再一個固定的圈子和生活模式中徘徊,他開始進行數學研究,開始和尚恩進行溝通和交流,開始接觸不同的圈子和生活。

斯凱蘭對於威爾來說是另一種安全關係,雖然兩個人不歡而散,但斯凱蘭對威爾的影響也是漫長而深遠的,她讓威爾感受到了不計前嫌、不論貧富的愛和信任,是威爾最賴以尋求的溫暖。

而威爾最原始的圈子中的安全關係來源於好友查克,兩個人臭味相投肝膽相照,但查克並不想拉威爾下水,他知道威爾的能力和天賦,他希望威爾能和他不一樣,能夠出人頭地,過上更好的生活。而查克是威爾最信任的安全關係,因此最後的那段朋友之間的對話,才能如此經典。刻骨銘心,徹底改變了威爾的一生。

總結:

縱觀整部電影,亮點其實並不在威爾的天賦和卓越的能力上,而在於威爾和尚恩關係從敵到友的轉變,和心理療愈的過程,是一場最真誠的自我和解。

每個人都有專屬的內在行為模式,而《心靈捕手》更像是一面鏡子,既有大眾的普遍性,又有每個獨立個體內心最深層次的需求。

面對藍勃的引導,尚恩的坦誠相待,面查克的赤誠和斯凱蘭的期待,那個在看似放蕩不羈無所顧忌的外表掩飾下的靈魂,突然有了一個出口,而推開這扇厚重而封閉的門的雙手,就是那句:

「It』s not your fault.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際吸引理論 的精彩文章:

欒叔塔羅【風象星座】七月愛情運勢!天秤座有異地戀的機會!
人際來往,避過這類人,減少煩惱避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