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永陵四帝傳奇

清永陵四帝傳奇

永陵陵主都是努爾哈赤的父祖輩,他們都為清朝雄霸天下奠定了一定基礎。

六世祖「肇祖原皇帝」孟特穆:孟特穆接受明朝招諭,他帶領建州女真曾遷徙到朝鮮北部地區,與朝鮮存在一些紛爭。1433年被叛軍所殺,終年60歲。他為建州女真的形成、努爾哈赤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曾祖「興祖直皇帝」福滿:他生有六子,即女真族發展史上赫赫有名的寧古塔六貝勒。六子成年之後,各自築一山城而居。在當時弱肉強食的部族戰爭中,福滿六子很快嶄露頭角,成為方圓幾百里的名酋。努爾哈赤創建的汗國即是以福滿四子覺昌安的赫圖阿拉山城為中心建立的。

祖父「景祖翼皇帝」覺昌安:覺昌安是寧古塔六貝勒中最為英勇善戰的一個。他曾同長子禮敦率族兵稱霸建州女真,使方圓二百里內盡屬寧古塔貝勒勢力範圍。後明朝對建州女真名酋王杲所居的古勒城進行圍剿,覺昌安及其子恰在城中,為明軍所殺。事後明朝曾送馬30匹、下敕書30道以示撫恤。

父親「顯祖宣皇帝」塔克世:覺昌安之子,古勒城一役中與覺昌安一起被明軍所殺。明朝給予賠償,但沒有道歉。日後,父祖被明軍殺害成為努爾哈赤起兵反明的重要理由。

陪葬墓有伯父武功郡王禮敦墓。此人是覺昌安長子。戰功顯赫,被賜號「巴圖魯」。努爾哈赤以其功績將這位伯父葬入永陵,陪葬自己的父祖。努爾哈赤的叔叔恪恭貝勒塔察篇古生卒年代及事迹失傳。

獨特體制充滿人情味兒

永陵開創了清代帝陵的陵寢體制,相對於其他明清皇家陵寢的森嚴凝重,更加具有民族色彩,充滿了濃厚的人情味兒。

所謂帝陵,勢必同皇帝在世時一樣惟我獨尊,但永陵卻是一派平和。它沒有其他明清皇家陵寢中常見的石牌坊、石像生、華表、石五供和環繞陵寢建築的高大城堡、角樓、明樓。永陵啟運殿前的月台沒有石勾欄;石階正中的丹陛石也沒有雲龍浮雕。同樣,它也沒有其他明清帝王陵寢規模巨大的寶頂和寶城,它的寶頂只是在地面上封土的小小墳丘,下有墳壙、棺槨而無地宮,宛如滿族先世的樸素。這在中國皇家陵寢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按照滿洲族傳統「四世同堂」的習慣來看,永陵陵主真正是和家人葬在一起的。永陵將輩分分明的「左昭右穆」陵制集合在一座陵寢中,遵守滿族子孫死後團聚一處的家庭墳院之制,不僅在中國帝王陵寢中絕無僅有,也深刻影響了清東陵和清西陵兩大皇家陵墓的形成。永陵四帝四座神功聖德碑樓在一條直線上排列,表達了清朝先祖在艱苦環境下平等團結、上下一心的奮鬥歷史。四個帝陵與兩個陪葬墓共處一座陵寢中,形成帝系子孫共葬一陵和君臣共葬一陵的特殊規制。這種特殊規制在中國帝王陵寢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永陵也繼承了滿洲文化傳統,始終保持滿洲傳統文化的個性。陵寢的正門及東西側門設對開的木柵欄門,這是滿洲族先世「樹柵為寨」的民俗遺風,在中國帝王陵中僅此一例。四座碑亭中的神功聖德碑碑文皆用滿、蒙、漢三種文字合璧刻寫,成為清朝帝陵加以繼承的傳統制度之一。火葬是清初滿族及其先世女真族的習俗,清朝帝陵的火葬制度從永陵發端,至康熙皇帝方廢除。時至今日,永陵每年清明仍保持著在寶頂上插「佛頭」的滿族祭俗。

龍興之地史上戒備森嚴

永陵陵主在歷史上並沒有真正做過皇帝,他們的帝號和皇家陵寢的地位是清帝的追封,但永陵乃是清王朝龍興之地,所以在清代,對永陵的保護管理工作非常嚴謹完善。

順治十三年(1656),清廷在永陵紅牆外15公里處設紅樁,紅樁外7公里設白樁,白樁外5公里設青樁。規定:「紅樁之內,寸草為重。白樁之內,禁止樵採。青樁之內,禁止燒造。」陵寢方圓30公里內皆是皇陵禁區。

永陵的神道被認為是陵主靈魂出入行走的道路,其他人無論是前來祭陵的皇帝,還是看守陵寢的官兵,都不許在神道上行走,據說有「橫走罰,豎走殺,馬過削蹄」的嚴酷制度,只有祭祀時的送祭品者可以在神道上行走。

正紅門外一公里處有兩塊下馬碑,分別用滿、蒙、漢、藏、回五族文字鐫刻著「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字樣,用來提醒經過陵前的人,無論是文官武將,都要下轎、下馬步行通過陵前,以示對皇陵的尊重,否則按律重罰。清朝官員和百姓因此受罰者不乏其人。

每年清明,皇陵舉行大祭時,要舉行一個為寶頂敷土的儀式,稱上土禮或敷土禮。為顯示對祖先神靈的尊崇,凡至寶頂前上土的人,無論皇帝官員,都要在腳上罩上黃襪套,所用土也是精心準備的、未被牛羊踐踏過的凈土。

永陵風物傳說點滴

坐龍:這是一種國內罕見的浮雕,龍首狗身,共16條,分別盤坐於四座碑樓前後二門兩側的牆壁上,兩隻前爪直立撐地,尾部捲住壁底,像狗一樣坐著。狗是滿族祖先的崇物,龍則是中華民族的圖騰物。傳說中,滿族的祖先因游牧、打獵而崇尚狗,稱其為天龍,狗曾經救過努爾哈赤的命。浮雕中將龍與狗合而為一,就形成了坐龍。

神樹:福滿墓前原生長著一株巨大的古榆,高數十丈,主幹離地三尺分叉,形成一把大傘,將永陵寶城籠罩其中,又稱為「瑞榆」。乾隆皇帝在東巡永陵祭祖時,賜封這棵樹為「神樹」,並作《神樹賦》一首,命人刻成石碑,立於永陵西配殿內。神樹樹榦上曾長了許多樹癭,傳說清代每有一位皇帝駕崩,就會有一個樹癭自然脫落。同治年間,老榆樹被風颳倒,樹根甚至將寶頂掘起,樹榦還砸在啟運殿上。眾官員在樹下加墊一梁二柱,托住樹榦並修復寶頂。但雖經百般維護,老榆樹還是在清末枯死。樹根處長出許多小榆樹,被晚清文臣稱為「配榆」。

啟運山:順治年間,永陵背靠的陵山被封為啟運山,其山峰巒疊翠,清景無限,被視為龍脈之中心,風水之大源,受到清朝重點保護。它的12個中間高兩邊低的山峰也被人附會成清十二王朝國勢的象徵。最後一個山頭幾乎已不能稱其為峰了,似乎正驗證了清末衰落的歷史。

滿族文化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裴宇辰:試論怡親王胤祥
如何依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找到自己祖先和旗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