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吹捧的民國大師,被忽視的民族脊樑!

被吹捧的民國大師,被忽視的民族脊樑!


文 | 蔣校長

非知名軍網鐵血網創始人,五道口男子技校輟學,軍品材料磚家;微胖界軍宅戴錶,懶癌強迫症晚期;女軍迷之友(自認),戰忽局臨時工。

這幾天,民國粉們(統一簡稱國粉)High的不行。

他們先是被《八佰》感動的熱淚盈眶,高呼著國軍士兵才是真正的軍人,才是國家的脊樑。

緊接著在七夕當天,南京美齡宮外的梧桐樹被燈光照亮,在空中俯瞰宛如一串寶石項鏈,她們像看偶像劇一樣艷羨的說:江山為聘,山河為禮,蔣公的浪漫......

然而,真相是什麼?

真相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四天四夜「激戰」中,日軍總共才42人受傷,只有一人重傷不治,平均兩個小時打傷日軍一人。

真相是全面抗戰剛第一年,國軍就損失了上百萬的精銳,徹底讓我們陷入了被動。

一直到1945年8月日軍投降前一個月,國軍手上還丟了18座縣城。

真相是南京市裡的法國梧桐,幾乎全都是解放後種的,是南京市第一任市長劉伯承對梧桐情有獨鍾大面積栽種。現如今的南京市梧桐,國民政府所栽種的比例不足2%。

當然,國粉吹們最津津樂道的還是民國的教育。

在紀錄片《西南聯大》還有《無問西東》里,隨處可見的彈幕都是:

「淚目了,真正的大師,真正的大學。」

「只有民國的教育真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教育。」

「看看那時的大學,再看看現在的,唉,無話可說。」

可民國大師與民國時期教育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既然民國大師的代表人物是陳寅恪,也是他提出了那句著名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那我們就從陳寅恪說起。

陳寅恪是個典型的「二代」。

他祖父是湖南巡撫,他爹是當地著名的詩人,和譚嗣同齊名,他媽和曾國藩有實在親戚關係。

這樣的家世背景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錢和資源。

陳寅恪12歲的時候留學日本,20歲的時候去柏林、巴黎、蘇黎世等一眾高校自費留學。

28歲的時候又前往美國哈佛大學留學,這時候,他拿到的已經是政府的公費留學資格了。

從1902年到1925年,陳寅恪在國外的知名學府中呆了差不多十六七年,學貫中西。

在歐洲的時候,傅斯年贊其為「寅恪之學問,三百年來第一人也」。

▲ 傅斯年曾被國民政府稱為:人間最稀有的一個天才

在哈佛的時候遇到吳宓,後者長嘆:吾必以寅恪為全中國最博學之人。

歸國之後,恰逢清華大學設立國學研究院,吳宓正是研究院主任,他極力推薦「學術素人」陳寅恪為導師之一。

他先是向梁啟超引薦了陳寅恪,梁啟超對陳寅恪的學識頗為肯定,同意和吳宓聯名向清華校長曹雲祥推薦陳寅恪任職導師。

就這樣,陳寅恪順利成為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與王國維、梁啟超並稱為「清華三巨頭」,而那時,他不過35歲。

▲ 國學四大導師 左起:梁啟超 趙元任 王國維 陳寅恪

在西南聯大任教和流亡香港期間,陳寅恪完成了兩部大作,《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和《隋唐制度淵源論稿》。

這兩部書史學界評價極高,稱其為日後「七十餘年唐史研究翻開了全新的一頁」。

書中提出的「關隴集團」漢化;隋唐制度延續自北魏而非北周;河西敦煌對兩漢到隋唐之間文明傳承的作用。

很多觀點到今天已經成為唐史研究中的絕對繞不過去的關鍵內容。

在陳寅恪身上,我們可以很明顯的梳理出一條民國大師的「成長之路」。

首先,要有錢,要有資源。

民國時期的中國,文盲率超過90%,在僅剩下的10%的人里,又有90%的人可能只是認識幾百字,勉強能看個報紙的「半吊子」。

這樣的人放在今天,也就是個小學三年級水平。

我們在戶口本上的學歷欄里統一登為:文盲/半文盲。

就連當時很多名震一方的軍閥,很多人也是「斗大的字不識一升」的水平,比如奉系軍閥張宗昌,號稱是讀過幾年私塾且「好詩文」。

他在山東的時候曾經找過辜鴻銘過來,想讓他當山大的校長。

但他寫的詩的水平大概是這樣的:

忽見天上一火鏈,

好象玉皇要抽煙。

如果玉皇不抽煙,

為何又是一火鏈。

▲ 張大帥的另一首代表作品: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歸故鄉,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所以,民國出來的大師,家庭出身一定是萬里挑一甚至十萬里挑一的金字塔塔尖,他們是優質資源的壟斷者和既得利益者,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貴公子們,全都是站在了家庭的已有高度上「往前更進一步」。

第二,必須要有人脈,要有圈子。

陳寅恪在清華大學成為教授,沒有任何的篩選門檻和考核標準。

說白了,就是吳宓覺得陳寅恪行,然後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讓整個清華系統說了算的人都認為陳寅恪行。

讀書人當然也有圈子。

▲ 民國時期的雅士名媛

因為一個地方里有資格讀書的,有資格培養出「大師」的家族,實際上就那麼幾個,他們就是金字塔尖享受資源並希望壟斷資源的人,所以他們必須要互相提攜,共同進退。

換言之,一個一窮二白毫無家世背景的才俊,鮮有機會擠進這個「名流圈子」。

典型的代表是沈從文。

沈從文出身湖南的農村,小學剛讀完就去當兵了,後來是靠著胡適的青睞再加上追到名門之女張兆和,才千辛萬苦的在學術圈裡有了一席之地。

▲ 張兆和的追求者很多,她開始根本看不上一窮二白的沈從文,她二姐張允和更是給沈從文起了外號為「癩蛤蟆第13號」

但即便如此,還有很多圈裡的大師看不上他。

在西南聯大的時候,劉文典多次嘲諷沈從文:

「陳寅恪一個月值400塊,我值40塊,朱自清值4塊,沈從文?四毛錢都不該給他。」

在躲避飛機轟炸時,他看見了沈從文直罵:

陳寅恪跑是為了保存國粹,我跑是為了保存《莊子》;

學生跑是為了保存文化火種,你個該死的什麼用都沒有,你跟著跑什麼跑啊!

中國懂莊子的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莊子自己,一個是我,剩下所有人加起來算半個——劉文典

這就是民國大師之間的圈層階級,這就是一條根深蒂固的鄙視鏈。

裡面的人,相互提攜習以為常。

外面的人,受盡鄙視卻拼了命的想進來。

這就是圈子的力量。在民國大師中尤甚。

第三,要出國留學。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我們得從頭說。

中華文明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沒有中斷的文明,怎麼做到的?

老蔣以為有兩點。

第一,我們的軍力非常牛逼,漢朝打匈奴,唐朝打突厥,游牧民族最開始只是想來搶點東西,結果惹怒了我們,直接連家都被推了。

公孫瓚被袁紹收拾的乾淨利索,但他打烏桓鮮卑的時候,基本上是戰無不勝的。

即便是王業偏安沒有實現大一統的王朝,也有能力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證政權的和平穩固,為中華文明的持續繁衍生息創造出一個安全的外部環境。

第二,中華文明的同化能力非常非常強。

很多進入中原的少數,民族直接就全方位的融入了中華文明裡。

像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包括北周時期的關隴集團,其實都是少數民族漢化的結果。

李世民的祖母,北周鮮卑大將獨孤信的女兒,李世民身上其實也有著有胡人血統。

但所有人都認同唐朝是中華文明的正統和巔峰。

唐朝時期的名將阿史那社爾、阿史那思摩、契苾何、執失思力,全都是西域諸國的降將,但他們就是甘心為大唐東征西討,這就是我們超強的同化能力。

所以這兩點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文明是一個獨立孕育且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文明,源遠流長,又生生不息。

文明千年來傳承和延續的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後人發明乃至提出新學問的機會不多。

後人大多只能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

比如袁紹家族,靠著研究《易經》而逐步壯大起來;

比如朱熹,靠把儒家思想挖到極致,直接開宗立派;

比如明清時期的很多文人,就只研究杜甫的詩,朱鶴齡憑《杜詩輯注》直接開啟了清朝的「杜詩學」研究。

▲ 仇兆鰲是研究杜詩的集大成者,他的《杜詩詳註》一共寫了25卷之多

這種研究方法,好聽的說叫研究深入,但實際上大家心裡都明鏡似的,還不是因為做不出新東西只能去拾古人牙慧。

這種獨立孕育,內部進步演化的文明,優點是易於傳承生命力旺盛,但卻缺點是,越到後期進步越慢。

到最後只能困在瓶頸。

其實我們心裡也都有數,中國古代文化的牛X程度是一路往下走的。

最璀璨的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然後是唐詩宋詞,等到了明清的時候,明清小說實際上是前朝民間故事的彙編和整合,小說中展現的文化風貌也是以還原和記錄為主。

不是否定其價值,只是說其創新性有限。

所以,到了清末民初,基本上可以說,中國傳統學問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時候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們開始了洋務運動,開始了西學東進,開始了開眼看世界。

有財力、有資源、也有意願的知識分子們紛紛出國留學,學習到國外先進的知識和理念,然後帶著這些洋墨水回到了中國。

▲ 1872年,清廷派遣30名幼童,在陳蘭彬、容閎率領下,遠渡重洋來美留學,開啟了中國官辦留學的序幕

知識的稀缺性,再加上當時崇拜西方的社會環境,一下子就給「留學生」帶來了非凡的光環。

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和研究方法,在一片空白的中國,一下子就能開宗立派成為這個學科的奠基人。

▲ 1918年赴美留學的清華學生在上海登船

還說陳寅恪。

國外當然不研究唐史,但是西方研究歷史中有一個方法叫「歷史演進法」,陳寅恪將這個方法加以改良,完善了「考據法」,同時將我國的歷史研究範式完善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還有馮友蘭,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拿的是西方哲學的博士,但他學會了西方研究哲學的方法和內在邏輯,回國之後完成畢生巨作《中國哲學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就是學貫東西的力量。

民國大師的崛起,實際上就是中國與西方文化初步融合,且中國在西方軍事政治壓制下文化自信心極度崩塌的綜合產物。

在荒蕪的領域內,引入移植西方的已有研究成果和方法而成功的開宗立派,整個社會對西方的極度崇拜和希求迫切改變的渴望,又成為神話大師的推動器。

殷實的家底 學術圈裡深厚的資源人脈 西方留學並有一定的真才實學,再加上當時獨特歷史環境「時勢造英雄」,民國大師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這些民國大師們,他們有貢獻么?

當然有貢獻。

他們厲害么?

當然厲害。

但也只是限於感嘆一聲:厲害厲害,也就可以到此為止了。

他們並不值得我們大吹特吹,更不值得國粉們懷念嗟嘆。

為什麼?

首先,普通人根本無法複製大師們的成長路徑。

民國的時候,我國人均平均壽命不足40歲,新生兒死亡率更是今天的30倍。

土匪搶劫、軍閥征丁、水旱蝗災、瘟疫惡疾.....普通人基本上遇上個一兩次這些事,能死裡逃生撿回一條命就不錯了,根本沒有條件去讀書。

只有家庭的抗風險能力強大到足以抵抗這些事情的干擾後,才有資格有機會琢磨讀書。

而且家裡必須要在動蕩的時局下保持十幾年的穩定,不能突生變故中道崩殂。

比如大別山深處的李雲龍,開始還上過一年私塾,但饑荒來了只能輟學去編筐了。

就像前文說的,必須要在家庭出身上秒殺99.99%的人,才有機會出國,才有機會進入到那個圈子裡。

那是才是真正的階級固化,普通人幾乎沒有上升的通道。

今天在網上懷念嚮往民國教育的國粉們可以想一想,以自己家裡的年收入,自己家裡掌握的社會資源,你是能去英美留學,是能讀個國內的大學,還是只能當個佃農、小工、甚至只能做個流民?

毫不客氣的對那些國粉們說一句,你們今天能識文斷字,能讀民國大師的軼事,能上網來感慨大發矯揉造作,最該感謝的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九年義務教育。

把你們扔回到民國去,以你們的家庭條件,以你們的平庸資質。

你們的下場是什麼?

魯迅先生告訴你們了。

你們就是等著一口人血饅頭活命的華小栓,是見著「老爺」一句話說不出來的中年閏土,是算計白拿人家兩件舊傢具的楊二嫂。

閏土的兒子還會是閏土,楊二嫂的女兒還會是楊二嫂。

更重要的是,民國的大師們作出的貢獻和獲得的名聲並不成正比。

不是否定這一批民國大師在學術研究上的成就,但就他們的實際貢獻而言,只能說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民國大師」,幾乎全都集中在人文學科上,文學、歷史、語言、哲學、法律.....

可當時的中國最需要的,是糧食、鐵路、是自行車、是暖水瓶、是飛機大炮,不是風花雪月,不是淺吟低唱,不是文物考證。

這些東西幫不了窮苦氓昧的人民,幫不了積貧積弱的國家。

▲ 究竟有多少人有資格有民國范兒?有范兒的人放下他們的范兒,又能讓多少人吃飽飯

大師們的重文輕理,忽視科學技術,直接導致我國當時高校學科建設的極度畸形。

文科和理工科的比例嚴重失衡,60%的學生學習都是文史哲法,學工科只有11.5%,學理科的不到10%,學農業的不到3%。

可當時落後的中國最缺的就是工業,就是科技,就是生產力。

一句話,民國大師們的研究領域和作出的貢獻,和我國當時的國情是極大脫節的。

再多說一點。

即便到了今天,這些民國大師們的成就和貢獻,仍然只和某個領域內的特定研究者有關。

▲ 這三位大師的代表作,國粉們別說讀過,恐怕聽過的,知道寫的是關於什麼的都沒幾個

那些心馳神往民國大師民國教育的國粉們。

他們天天喊著陳寅恪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們真的知道陳寅恪在南北朝和隋唐史上究竟作出了那些開創性貢獻么?

他們津津樂道金岳霖苦戀林徽因,他們了解過金岳霖在哲學本體論上提出的「道」「式」「能」三個基本哲學範疇么?

他們無限緬懷最後一位民國大師季羨林,他們恐怕一輩子都沒機會接觸到季羨林所研究的吐火羅文、梵文吧?

中國雷達技術之父束星北;

侯氏制鹼法提出者,中國重化學工業開拓者侯德榜;

中國近代物理學研究的奠基人,楊振寧、錢三強的恩師吳有訓。

▲ 中國的愛因斯坦——束星北

這些科學技術上的奠基人們,國粉大多沒聽過,而陳寅恪、章太炎、胡適,這幫人在學術研究上的貢獻,他們又完全接觸不到。

那這就尷尬了。

一群對「硃砂痣白月光」小情小愛念念不忘的人;

一群對林徽因情史八卦的興趣遠勝於其在建築上貢獻的人;

一群只看了幾部反映民國高校影視作品的人;

竟然開始大言不慚的說起了大師,教育,學術,人才培養......

好一份厚古薄今的優越感。

好一份矯情做作的無病呻吟。

這些緬懷民國大師的國粉們,好好清醒一下,想一想你們真正該緬懷紀念的是誰?

是錢學森,是他讓兩彈一星上了天,讓我們同時與美蘇交惡的險惡環境下有了最大的底氣。

是袁隆平,90歲的他現在還奮戰在科研一線,剛剛在柴達木盆地里培育出了高寒耐鹽鹼水稻。

是黃旭華,隱姓埋名的中國核潛艇之父,從1958-1986年,28年沒有回家探望過雙親一次。

是顧方舟,是他研製出預防脊髓灰質炎的糖丸,徹底消滅了中國的小兒麻痹症。


他們才是真正的國之重器,他們才是真正我們需要的大師。

還有更多作出非凡貢獻,我們甚至都沒有聽過他們名字的人,

僅僅是讓中國人吃飽飯這件事上,就有太多值得我們銘記的人。

鍾麟,淡水魚全人工繁殖技術的創始人,讓青草鰱鱅成為四大家魚,讓內陸的餐桌上也能吃上魚。

李振聲,雜交小麥之父,培育出中國小麥育種的重要親種,累計推廣3億多畝,小麥增產超過150億斤。

何家慶,魔芋大王,在雲貴川山區內培訓了幾萬農民,讓魔芋種植面積增加了20多萬畝,成為了山區脫貧的寶貝疙瘩。

他們才是人民最迫切需要的人,他們才是讓我們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人。

那些稱頌歌唱民國大師的人,那些追憶懷念民國時代的人,他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意義,什麼是價值,知道老百姓們需要什麼,又是誰幫助了老百姓。

腳踏實地,紮根鄉土,服務人民。

他們才是真正的大師,他們才是民族的脊樑。

「地雷」查看詳情。


「發現京彩故事」徵文

為踐行北京精神,弘揚北京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愛國文化,引導、傳承中華民族正能量,鐵血網特舉辦「發現京彩故事」主題有獎徵文活動。只要參加就有機會免費獲得價值千元的獎品,你還在等什麼,更多「京彩故事」,期待與您相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國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