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人世間所有的成功,都是有備而來

人世間所有的成功,都是有備而來

文 | 心然?·?主播?| 素年錦時

十點邀約作者

在今年眾多高考狀元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重慶的謝欣穎,她以726分摘得重慶理科高考桂冠。

厲害的是,3年前,謝欣穎曾以727.5的高分,斬獲重慶市中考第一名,不愧為名副其實的高考、中考「雙料」狀元。

但謝欣穎的成績既不靠瘋狂刷題,也不靠校外補習班,完全憑自己的努力,平時成績也一直在年級前三。

她的學習秘訣是什麼呢?

謝爸爸的一番話揭開了謎底,原來今天的輝煌早在18年前就打下了伏筆。

謝欣穎一歲多時,父母開始注重培養她的學習興趣,給她訂了不少幼兒畫報、繪本等讀物,先是父母講她聽,慢慢地就變成了她講父母聽,學習能力越來越強。

為培養她的專註力,5歲起,謝欣穎開始練習鋼琴,並通過十級考試,如今只要一坐下學習,任何事情都很難干擾到她,課堂效率達到100%。

最令人佩服的是,自從她上學以後,父母就提前準備好新學期教材,讓謝欣穎自學,以此來鍛煉她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力。

正如有的網友所說:「有遠見的父母,早在孩子蹣跚學步時就已運籌帷幄。」

確實,所謂的一鳴驚人,從來都不是小宇宙的瞬間爆發,而是用心良苦的綢繆和日積月累的準備。

正如《準備》中所說:

想讓孩子被好大學錄取,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培養他們的目標感,只要準備好了適應未來生活的能力,每個孩子都能成功。

在這本書中,美國新型教育理念開拓者,黛安娜·塔文納女士分享了她成立薩米特高中,讓每一名學生,包括那些抽煙、吸毒、打架鬥毆等不具備考大學潛質的學生,全部考上大學,過上幸福成功生活的教育經歷,無數事實證明:

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浸透著父母的汗水,而且人生有無限可能,只要準備得足夠充分,所有的成功,不過是有備而來。

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曾說:「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如果父母不懂得準備教育,足可以毀掉孩子一生。」

伊莎貝拉是黛安娜印象最深的一個學生,她父母長期吸毒,除了毒品沒有任何事情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更別說考慮她的生活和將來。

在父母耳濡目染的影響下,小小年紀的伊莎貝拉學會紋身,混跡黑幫,每天都在重複著逃學、打架、抽煙的混沌日子。

上高一時,她父母被抓,奶奶收留了伊莎貝拉,但奶奶經常把她的房間租給別人,那些住她房間的人經常偷她的東西,讓她整夜提心掉膽,睡不安寧。

要改變處境,不再像父母一樣過著糟糕的人生,伊莎貝拉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上大學,獲得過更好生活的能力。

然而,沒有父母庇護的世界,孩子註定要走更多的荊棘道路。

不管伊莎貝拉如何努力,每天去學校上學,就算她不再參與黑幫事情,黑幫的人依然不依不撓地干擾她,不願意放過她。

慶幸的是,伊莎貝拉遇到了黛安娜,看著她希冀的目光和堅定的決心,黛安娜伸出了援助之手,同意了她的轉校申請,並像媽媽一樣幫她規劃著她的夢想之旅。

學習上,伊莎貝拉不再敷衍應付,而是根據考試要求做好學習、複習準備;

放學後,就在學校附近的零售店打工,掙房租和日常生活費用。

功夫不負有心人,點點滴滴辛勤的準備,終於累積成別人的望塵莫及。

半年後,存夠錢的伊莎貝拉,洗掉紋身,在學校周邊租了一個自己的公寓;

三年後,她如願考入大學並順利畢業,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回顧這段來時路,伊莎貝拉感慨地說,是黛安娜讓她明白,「學會為未來生活做好準備,我們的世界將會有所不同。」

因為,成功的核心就是兩件事,一個是制定目標,確定方向;第二個就是付出努力,每天朝著目標準備。

而為未來做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熱忱,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得盡善盡美。

只要始終心懷夢想,聞雞起舞早準備,平凡人的夢想,也能開出勝利之花,平凡的人也可以將自己活成一束光。

有人說,沒準備的人生是拼圖,有準備的人生才是藍圖。

但並不是所有的準備都能助力孩子成功,只有真正懂得準備的教育真諦,夢想的光芒才能照亮孩子的未來。

首先,明確目標方向,做好長遠規劃準備。

今年六一兒童節,6歲的南京女孩周昭妍彈吉他火到了國外,在YouTube吸粉近16萬,近30萬網友點贊。

視頻中,周昭妍獨自一人熟練地彈唱吉他、鋼琴、架子鼓、貝斯、沙錘等6種樂器,網友們戲稱,她的手指是被上帝親吻過的。

原來周昭妍2歲半時,父母意外發現她音樂方面的過人能力,她聽幾遍流行樂曲後,竟能跟著旋律哼出歌,於是父母開始有意識地讓她接觸樂器。

但神童並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從3歲開始,周昭妍每天都要練2小時,疫情和放假期間,她每天練5小時,即使磨破了手指也沒停止過學習。

在周昭妍學樂器這3年來,父母把所有空閑時間都用來陪伴她練習,並給予她方向指引,點燃了她奮發向上的激情。

可以說孩子每走的一小步,都有父母開路搭橋的一大步。

天賦異稟的背後,都是父母默默的奮力托舉。

他們甘當孩子的腳手架,竭盡所能地幫助孩子創造條件,引導孩子發展優勢。

其次,激發興趣驅動,做好自主學習準備。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內驅力」,就是不需要外界驅動,能主動自覺做事的行為。

黛安娜認為,被喚醒內驅力的孩子會發自內心地想要變好,哪怕沒有家長要求,哪怕外界環境惡劣,都不能阻擋孩子自發努力的腳步。

而激發孩子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了解孩子:「喜歡做什麼」、「哪一點吸引他」,從他一系列「印象最深刻時刻」等關鍵詞中拼出孩子的興趣圖。

當今世界最年輕的鋼琴大師朗朗,8歲翻譯英文小說,寫英文劇本的黃多多,還有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鍾芳蓉,他們都是興趣成就夢想的典範。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

找到孩子的真正興趣,喚醒他的內驅力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因為興趣所在,動力滿滿。

最後,學會反思和總結,做好應對挫折準備。

生活沒有永遠的晴天,總會有風雨和挫折,但真正打敗我們的往往不是挫折本身,而是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失去了直面挫折的勇氣。

直面挫折,最有效的準備是提前多角度反思和總結,把所有可能的「黑天鵝」納入「明確下一步計劃」,即每個孩子至少為自己的未來準備三套方案:對下一步做什麼,要列時間表、做成本分析,以及適合自己的原因。

黛安娜認為,做多手準備的好處,不僅能提高孩子應對未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機會反思自己的想法,挖掘自己更多的潛能。

就像古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所說:「從哲學中,我至少學會了要做好準備去迎接各種命運。」

只要為最壞的結果預先做好準備,就可以始終抱著樂觀的期望。

不管是大雨瓢潑,還是烈焰當空,身邊時刻準備著雨傘,永遠都不會手足無措。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而且父母的準備在哪,通常孩子的人生就在哪。

哈佛大學曾對一群出身、智力都差不多的孩子,做過一項為期25年的跟蹤調查,研究夢想、準備對人生的影響,調查發現:

那些生活中沒有夢想,沒有準備的人,成年後生活非常不如意。

那些有夢想,但沒有準備的人,雖然生活穩定,但沒有什麼特別成績。

那些為夢想做過短期規劃準備的人,大部分成了社會的中產,成為醫生、律師、工程師和高級主管等等。

唯有那些有明確的夢想,並制定了長期規則,為夢想不懈做準備的人,最後幾乎都成了頂尖成功人士,是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所以,決定人生的,從來不是命運,而是為未來做的每一次準備,準備得越多越充分,孩子的路才能走得更遠、更穩。

就像卡耐基曾說:「不為明天做準備的人,永遠不會有未來。」

要想蓋出亭台樓閣,先得備好磚瓦水泥,否則就是海上蜃樓;

若要做出美味佳肴,必得有米面菜鍋,不然就是無米之炊。

成長需要時間,成功需要積累,所有絢麗人生的背後,都是用現在的生活,做好明天的準備。

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在於根據自己走過的路,啟發對孩子未來的思考。

而父母的準備,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媲美國際大牌的老國貨,拯救了我的熬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