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德國RSO自行火炮,卡車加大炮等於自行火炮

二戰德國RSO自行火炮,卡車加大炮等於自行火炮

二戰德國的裝甲武器數量一直都緊巴巴的,儘管德國已經搜集一切可用的裝備進行改裝,但是缺口仍然很大,這種問題在德軍由高機動作戰轉入陣地廝殺之後變得越來越嚴重,哪怕1943年德國裝甲武器產量走上頂峰,寬廣的前線平攤下來裝備密度卻低得讓人擔心,一場庫爾斯克大會戰就讓德國幾乎失去了戰役級的裝甲調動能力,阿登反擊戰也不過從各部榨出了約1000餘輛各式坦克裝甲車。

1943年應該說是德國裝甲武器設計井噴式發展的一年,許多武器設計方案以及思路都是這個時期提出的,其中成功者諸如追獵者坦克殲擊車,但也有一些幾乎不怎麼有名氣的,例如全地形車卡車RSO改裝系列。

RSO全地形車是斯太爾公司為德軍研發的運輸裝備,是一種履帶式全地形卡車,主要有4個變體,基本性能都差不多,載重能力均在1.5噸左右。

1943年時,為了提高東線德軍的機動水平,以RSO卡車改裝自行武器的計劃呈交給元首,儘管以元首的喜好是不會認同這種改裝的,不過這次元首沒有按套路出牌,他認為這種改裝方案具有可行性,比起重甲坦克等當然很差勁,但確實可以提高部隊反裝甲作戰能力,重要的是只需要在奧地利生產,不會過多佔用德國本土資源。

這個計劃幾乎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目前已知發展比較成熟的也就坦克殲擊車和自行火炮版本,今天就來簡單聊聊自行火炮版本。

真正限制改裝的其實是RSO車輛本身,不僅因為本身重量輕,負重能力不強,而且車輛的貨箱也為木質結構,經不起劇烈的後坐力。

所謂改裝,其實就是直接把一門75毫米榴彈炮放在貨箱上,型號有兩種,分別為GebH 36和Gebh 34。這兩款山炮前者重750千克,後者重928千克,最大射程均在9.3千米左右。

火炮炮架被截短,直接戳到貨箱尾部,炮輪結構被保留,放置在半圓形的凹槽內,改裝工作就這樣大致完成了。因為車輛重量和重心問題,火炮不能以低於15°的角度射擊,否則炮管後坐力無法更多地傳遞到底盤中段,可能一炮把車屁股按下去。

當然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不用改火炮主體結構,車輛出問題了還能把火炮拆下來當成拖曳式火炮繼續使用,火炮有問題了也可以臨時找一門火炮直接安上去。

除了75毫米山炮,設計師也沒有忘了嘗試更大口徑的105和150毫米口徑炮,不過這兩者只不過是測試了一下是否能夠攜帶火炮,GebH 40型105毫米炮重1.66噸,而sIG 33型150毫米炮則重1.83噸,僅從重量上就已經超出RSO的有效承載能力,更不要提後坐力什麼的,而且尺寸也明顯容納不下。

儘管斯太爾公司積極進行研發,並且向德軍呈交了4輛原型車供測試,但是RSO自行火炮沒有得到認可,因為它實在是太簡陋了,搭載75毫米山炮的型號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是火炮威力太小,用履帶式底盤改裝這麼個型號有點得不償失,還不如讓火炮繼續保持拖曳狀態。

整個RSO改裝武器系列只有殲擊車型號有明確成果,生產了將近100輛,而自行火炮版本只有4輛原型車,其他版本的還有自行防空炮等,實用性幾乎沒有。

RSO全地形車本身只是一款輕量級的運輸車輛,用來在東線運輸彈藥等物資,負載能力還不如德軍裝備的半履帶車,用它來改裝自行火炮本身就很勉強,原本斯太爾公司還想把「簡單易生產」作為推銷的亮點,最終還是落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英國版步兵炮,QF2.95英寸山地炮,水平不怎麼樣卻用了半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