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天道》:「五台山論道」中的兩段精彩論述,揭示了佛教的真相

《天道》:「五台山論道」中的兩段精彩論述,揭示了佛教的真相

「五台山論道」是《天道》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在這段中,把丁元英這位高人的佛法造詣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丁元英與智玄大師的經典論述,也揭示了佛教的真相。

修行之境界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惡果者有信無證,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昧因果者無住而住,無欲無不欲,無戒無不戒,如是涅槃。

丁元英這段話是介紹了兩種修行境界的人,一種是迷中盲修的修者,也即是不落惡果者;另一種是悟後起修的覺者,也即是不昧因果者。

修者以律制心,就是說未悟的修行者是依律而修,依教而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種人信奉佛教,但是由於自身沒有證量,容易執著於因果輪迴,執著於起心動念,終究還是跳不出生死輪迴,不得究竟。

而覺者是由心生律,就是說悟道的修行者是依心而行,以無所住而生其心,從而解脫自在。這種人是了悟了佛教中最上乘的宗旨,而在形式上已經擺脫了佛教教義的束縛,可以達到於相離相,於念離念,不戒而戒的大自在境界。

理論上來說還是晦澀難懂,舉個例子吧。《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在成佛之前,就是一個修者,他在斬妖除魔的過程中需要受到緊箍咒的的限制,這個緊箍咒就像是佛教的教義,可以約束他的行為,避免他造下大的惡果。

但是孫悟空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成為斗戰勝佛以後,他就變為了一個覺者,而這時所謂的緊箍咒就自然消除了,因為他在歷經劫難以後已經找到了根本,喚醒了內在的覺性。

成為覺者以後的人已經完全不需要外在的約束了,而是已經內化成了一種覺性的自律,因果就在那裡,你敢亂來嗎?就是這個意思。同時,他對他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敢作敢當,這就是自性作為,不昧因果。

佛教之功用

佛教以次第而分,從精深處說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來不可思議,即非文化。從淺義處說是導人向善的教義,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即是文化。從眾生處說是以貪制貪、以幻制幻的善巧,雖不滅敗壞下流,卻無礙撫慰靈魂的慈悲。

通常我們認為,佛法依附於佛教,但其實佛法遠高於佛教。《天道》中丁元英說:「晚輩嘆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辯證思維,如是不可思議。但是,晚輩以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別於佛教。

佛教以佛法證一,進而證究竟,最終是為給心找個不苦的理由,成佛,無量壽,極樂。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門住福相、住壽相、住果相,是以無執無我為名相的太極我執,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貪執的弱勢文化特徵,已然障蔽佛法。」

在丁元英看來,佛教中有欺騙眾生的成分,因為它是虛構了一個覺性圓滿的佛像和存在,來吸引眾生求佛,然後再利用眾生求佛的貪念來使他們遏制世俗的慾望,但其實佛是人人都有的覺性,而不是某一尊佛像和某個超時空的存在。

所以丁元英認為,佛教是用以貪制貪、以幻制幻的善巧,用這種有些不免敗壞下流的方式,把眾生騙入佛門,從而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貪執的弱勢文化特徵,但是這樣的佛教已經障蔽了佛法,不是佛法所追求的究竟涅槃,但不妨礙說這種行為是一種能夠撫慰眾生靈魂的慈悲。

之後丁元英總結說:「晚輩以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個人解脫,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議,究竟生產力與文明的真理真相,則佛法的佛教即出離宗教的佛教,成為覺悟眾生的大乘法度,慧於綱紀澤於民生,是名普度眾生。」

丁元英的意思是說,要讓佛教回歸於佛法,通過佛法破除佛教自身迷障,從而重獲新生,利益眾生。但是此時智玄大師卻沉默不語,靜靜地看著丁元英,過了許久黯然感嘆道:「得智的得智,化緣的化緣,燒香的燒香,坐禪的坐禪。」

智玄大師這是在點破丁元英,也不要太執著於事物的本質,善巧也有善巧的方便,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他這樣的根基和悟性,去參悟佛法和大道。

眾生根基不一,而佛教則可以廣開慧門,廣行方便,廣納眾生,得智、化緣、燒香、坐禪皆是得度之法,所以佛教以貪制貪、以幻制幻的方式既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慈悲。

最後丁元英終於心領神會的和了一句:「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也許這才是一種真正的解脫吧,終於放下了個人的執念,畢竟眾生各有所求,悟道者自得其樂,未悟者雖徒勞傷悲,亦不失其樂,難道這不就是皆大歡喜嗎?

正如智玄大師,以自身修證之理,如實觀照的眾生終極得救之道:大愛不愛,自然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教 的精彩文章:

佛教:陰曆七月稱為「鬼月」,是否「諸事不宜」?高僧這樣回答到
佛教各個法門和宗派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