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風行船,乘風破浪,古代人對帆的使用由來已久
船的發展歷史也可以看成是一個時代的經濟、軍事和科技水平等綜合實力的歷史。最早的獨木舟只能使用人力,後來帆被發明以後,就大大加快了人類的航行水平。正如李白的詩《行路難》中所說:「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人們利用風力把帆船的動力提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在古代人只能以畜力和人力為主的歷史裡,船的出現為大型貨物的運輸起到了重要作用。從春秋時期的胥河到隋朝的京杭大運河,古代的政權開鑿運河的最大目的就是為了方便行船。
漸漸地就掌握了順水利用水流行船,逆水利用風力或使用人力的靈活運輸方式。但隨著古代人民對帆的革新和使用帆的技術進步,船和帆的體積也越來越大,承載的人和貨物越來越多,行駛的距離越來越遠。
借風行船,古人對帆的使用歷史悠久
1.國內於東漢末年始有帆的記載
帆船的形象最早出現於公元前3100年的古埃及,在古埃及時期的的陶瓶、壁畫上出現了帶帆的船。但這並非偶然原因造成的,古埃及人利用尼羅河豐富的水資源耕種灌溉。
尼羅河水流方向為由南向北,但盛行的風確實由北向南。因此船隻自北向南航行時撐起桅杆掛上帆就能借風而下,由南向北航行時只需降下桅杆順流北上即可。
古希臘壁畫在國內,船的出現由來已久。早在商朝時期便有了帆的形狀,但漢代以前的船並沒有明確關於帆的記載。最早關於帆的記載始於東漢末年劉熙所著的《釋名·釋船》:「帆,泛也,隨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
此後關於帆的記載就多了起來,三國時期,吳國處於江南,水路通暢,船運發達,對船和帆的運用更加成熟了一些。
吳國萬震的《南州異物志》中對帆做出更詳細的描述:「外徼人隨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後沓載之。有盧頭木,葉如方形。長丈余,織以為帆。」
文中對船上帆的數量、安裝的位置、形狀、材質都作了介紹。吳國的朱應則在《扶南異物志》中描述了康泰出使南海諸國的經歷。
國內帆船的出現時間遠遠古埃及和歐洲,並非國內的科技等水平也落後與國外,而是由於不同的地理和生存環境等因素造成的。
我國的古人以農為本,重視農田和畜牧等生產方式,國內地域遼闊、可耕種面積眾多,因此主要注重於對農業的發展。
歐洲等地主要以養殖、果林、畜牧為主,農業產出難以滿足人口的需求,因此更加迫切地需要發現新的資源肥沃的土地,對航海水平的要求非常高,船類技術的發展也就非常迅速了。
2.帆的演進過程是從簡到繁,再由繁入簡的
早期的帆只能固定在桅杆上,並不能轉動,因此只有順風的時候才能夠揚帆起航,逆風的時候只能使用人力搖櫓。
在不斷的航行經驗中,古代的人們掌握了轉動帆的角度達到借橫風甚至一定角度逆風行駛的技術,通過調整船頭的角度,抵消風吹動船身的偏移。這樣雖然借到的風力小一些,但是仍能夠利用風得到前進的動力。
在《南州異物志》中就記載了這樣的航行技術:「隨舟大小或作四帆,……其四帆不正前向,皆使邪移,相聚以取風吹,風后者激而相射,亦並得風力,若急則隨宜增減之。」
這樣即便是逆風行使,通過走「之」字形也可以曲折前進。
早期的船都是每條船隻配一條桅杆一面帆,帆的面積也不大,獲得的風力並不強。後來隨著船型體積越來越大,一面帆明顯動力不夠。
於是就逐漸增加到兩桅船、三桅船。到了宋代,船業和造船技術極為發達,三桅船和四桅船就很常見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中後期,大多數船又改為了兩到三根桅杆的設置,當時的人們把帆的數量減少,把帆的面積增大,高度加高,能夠利用的風力反而更加充分了。
帆的形狀也隨著船的發展越來越多樣,最開始時是在桅杆兩邊對稱懸掛。但這種帆只適用於完全順風的時候,一旦側風行使或者逆風行使就操作不便了。
古人就改良了帆的形狀和桅杆的控制結構,使側向的風吹過前一半比較寬的帆後在桅杆處形成一個壓力點,這就大大節省了控制帆的方向的力氣。
古代的船帆經歷了由簡到繁,再由繁入簡的過程,由繁入簡併非是技術倒退了,反而因為對船和帆的理解更加深入的原因。船帆的形狀更加簡單合理、桅杆數量減少的同時,也降低了操作難度,對風力的利用率也更大了。
帆的發展受統治者的意願左右
1.我國古人發展帆船並非出於遠航目的
相對於歐洲人希望尋找新土地、新大陸的迫切目的,我國古代並沒有這方面的動力。國內土地肥沃,雖然在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大一統狀態,但漢民族與草原民族、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或者漢民族內部的矛盾也使得國家處於分分合合之中。
即便是明朝初期鄭和七下西洋為中國古代的航海史留下了濃厚的一筆,但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況且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並非出於開拓領土和發現新大陸,而是以威服四海、與遠方的國家取得聯繫為主。
鄭和下西洋國內的帆船主要以運輸為目的,在商品經濟最為發達的宋代船運業也處於鼎盛時期。在《清明上河圖》中的很多船雖然沒有掛帆,那由於是在開封城,沒必要用帆,但從船上的桅杆可以看出帆船是其中的一大類。
連北宋的文人都用船表達自己的豪情壯志,蘇軾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寫道:「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其中「檣」指的是搖船的槳,而「櫓」指的就是掛帆所用的桅杆。這也從側面可以得知三國時期的戰船就是以槳和帆結合的動力類型了。
明代就不用多說了,鄭和七下西洋時所用的船隻在世界上都處於領先水平。《明史·鄭和傳》中記載,63艘寶船分上下四層,每條船上有9根桅杆,可以掛12張帆。
船錨重幾千斤,需要兩百人同時操作才能夠起航,每艘船可容納上千人。《明史·兵志》中就記載這種寶船「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我國古人雖然沒有向歐洲人一樣熱衷於遠航尋找資源,但古代的造船技術並不落後。從船的體積、船帆的數量、武器裝備、航海技術上我國古人並不落後於國外,甚至在很多方面都全面勝出。
從「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可以看出,他們利用船隻運輸貨物、與海外國家貿易,並非以征服海外國家為目的。
2.明清時期的閉關鎖國使中國帆船日漸衰落
雖然明初造船技術幾乎達到古代的巔峰,但由於中後期倭寇禍患嚴重,因此皇帝實施海禁的政策用以防止倭寇騷擾。
但事實證明海禁嚴重阻礙了與周邊國家的商業貿易,中央財政收入大幅降低,直至倭寇禍患解決後才解觸海禁。
清代的海禁更加頻繁,曾經五次發布禁海令,甚至不準建造超過28人承載能力的船隻,並對船的梁頭高度都做出了限制。
在嚴苛的禁令之下,船運發展逐漸萎縮。更加嚴重的是,由於「閉關鎖國」政策的長期實行,中國與處於工業革命時期的外界幾乎完全斷絕了聯繫。以致於無論是在文化上、經濟上、政治上,還是在科技水平、社會制度方面都無法與世界接軌,「閉關鎖國」是中國近代落後挨打的主要原因之一。
古代的船隻建造並沒有設計圖紙,而是依靠船工們提前做出的船模放大製造而成。長時間的造船禁令也導致船模大量損壞或者流失,造船技術和其他的生產技術一樣,一旦斷代就很難還原。
很多在古代較為先進的造船工藝和技術就因長期的造船禁令而難以尋回。這也是清代末期在海戰中屢屢輸給外國戰船的重要原因。
海戰結語:帆的發展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與百姓和國家息息相關
帆的發展歷史是伴隨著船的發展而進步的,在古代里經濟最為富裕的唐、宋、明三個朝代,都是對外貿易繁榮的朝代。
自隋唐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取代「陸上絲綢之路」,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以後,帆船就對中國與海外的貿易有著關鍵的影響。
宋代發達的出口貿易也同樣離不開帆船的支持,至明代海上絲綢之路已幾乎擴展至全球。中國特殊的地形決定了在對外的交往中,海路是與國外交流的最大橋樑。
工業革命以前,帆船是最為省力和得心應手的動力方式。帆的發明和發展是古人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它既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使國家的整體實力得到加強,「閉關鎖國」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對於整體發展而言無異於「因噎廢食」、自廢武功,阻礙整個國家的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釋名·釋船》
2.《南州異物志》
3.《念奴嬌·赤壁懷古》
4.《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