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何理解佛在《金剛經》中所說的三個「如是」?

如何理解佛在《金剛經》中所說的三個「如是」?

《金剛經》,以金剛比喻智慧之銳利、頑強、堅固,能斷一切煩惱,故名。

此經採用對話體形式,說一切世間事物空幻不實,實相者即是非相。主張認識離一切諸相而無所住,即放棄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和追求,以般若智慧契證空性,破除一切名相,從而達到不執著於任何一物而體認諸法實相的境地。

在《金剛經》中,佛所說的「法」,指的是客觀的一切存在;所說的「相」指的是凡存在者皆是心生之幻象。「不生法相」所強調的是修行之人心中不再生出「法相」,如何不生呢?

其實不是不生,而是不住。不住於「法相」,也就是不住於所見所感所知的萬物。因此,我們在《金剛經》中看到,佛告訴須菩提如何才能「不生法相」,佛用了三個「如是」來說明,為了方便解讀,特抄寫原文如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如何理解佛所說的這三個「如是」呢?

其實經文中的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的意義都是並不多,但這三個詞連用連說,意義卻是大不一樣,因此,我們在解經的同時,不能不求甚解,就此忽略而過,更不能認為經文言語重複。

所謂的如是知,在佛教中指的是世諦智,說的是比量。佛經有「奢摩他」之說,奢摩他說的是止。止者,定也。智從定出,稱之為知。得定則萬緣俱息,不再起念,了了證知,這就是知。

所謂的如是見,在佛教中指的是第一諦智,說的是現量。佛經中有「毗體舍那」之說,也就是觀。觀者,慧也。智從慧出,稱之為見。慧則差別事相,無所不見,無不洞見,這就是見。

所謂的如是信解,說的是三摩提,就是等持,也是定慧均等之意,這就是信解。因此,解由定慧而出。那為什麼又要信又要解呢?所說的信其實就是入道之門,功德之母,也就是說沒有信,你連學佛的門檻都進不了。另外,信還有契合之意,因其契合如是,才能知如是,見如是。

因此,佛陀覺悟成佛以後,廣說佛法,發最上等願,行度眾生之廣行,其目的是讓眾生不取於法或非法之相,以至不心不住,得果不住,最終達到佛所說的「通達無我」,這就是知見信解的意思,也是佛所說的「不生法相」,必須要經過三個「如是」的真正原因。

插播一個與《金剛經》有關的小故事

明朝蘇州洞庭山某寺,有唐朝白樂天所寫的《金剛經》鎮寺之寶。

嘉靖四十三年,東南發生饑荒,該寺缺乏糧食,住持不得已用這本經向山塘的王宦質押借了五十石的米,王宦施米後卻將原經送還。

住持運米回去,經過一座大湖,一直稱讚王宦的功德。船上的人提議打開經來看,剛打開,忽然吹來一陣風,把經前的數頁吹到空中的雲層去了,住持十分懊悔。

三年後,有一位大官,知道該寺有這本經,於是故意陷害住持,把他關入監獄,逼他獻出此經。這位官員看到這本缺了幾頁的經,認為並不珍貴,便把他釋放,並把經還他。

住持攜經乘船過湖,又遇到大風,湖面一片昏黑,只好移船靠岸,進入村莊避風。當他走進一個老漁戶的家中時,竟發現牆壁上正貼著以前所遺失的那幾頁,而且完好如初。

那位漁戶姓姚,住持問他何以有這些字紙?漁戶說:「三年前的某天看到一道火光掉落在田裡,仔細一看原來是字紙,就將它貼在牆壁上。」

住持悲泣頂禮,稱頌韋馱護法之功,並向漁戶描述這件事情的始末,「要不是先前那陣神風,這部經就會落入豪門手中。若不是這次的神風,這部經就無法恢復完整了。」

姚姓漁戶也因此感悟而改行,並拿出很多錢來將這本經重新裝訂,送還該寺。

南普陀寺弘法部 弘媒中心·出品

圖片|鄭瑟 胖虎

編輯|鄭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地藏月,誦持《地藏經》的N個疑問
一個短暫美好的清涼節氣,請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