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盼了20年,它終於能上中國院線了

盼了20年,它終於能上中國院線了

9月25日,

《菊次郎的夏天》即將登陸院線,

這部二十年前問世的經典電影,

終於在大銀幕上和國內觀眾見面。

片子講述一老一少跌跌撞撞的夏日之旅,

和北野武最具代表性的黑幫電影不同,

本片充滿了童真與純凈,

彷彿是一段溫馨的暑假記憶。

電影根據北野武自己的真實童年經歷改編,

「菊次郎」就是他父親的名字,

片子里的菊次郎總是拙於言辭,鬱鬱寡歡,

他和片中小孩的關係正是北野武自己和父親關係的縮影。

北野武出生時,父親已經年過五十,

父親去世後,北野武的事業才開始踏上正軌。

1999年,北野武拍出紀念父子之情的《菊次郎的夏天》,

橫掃當年國際各大電影節獎項提名,

這時他的父親已經去世整整二十年。

兩年前,我們在東京朝日電視台,

採訪了當時71歲的北野武,

他說,「菊次郎」這個男人既沒用、又總是酗酒,

但《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

「卻是我對父親的原諒和自我救贖。」

自述北野武編輯宋遠程、yali

《菊次郎的夏天》看起來像一部溫情的兒童電影,但實際上可以說是北野武的集大成之作。影片曾入圍1999年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且是當年的《電影旬報》年度十佳之一。

在國內,它也是導演本人最廣為人知的作品,豆瓣評分高達8.8,在Top250中牢牢佔據一席。本片中,北野武的種種個人特徵,諸如剪輯風格、繪畫元素、無事可做的角色們以及孤寂而宏大的空間等等 ,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菊次郎的夏天》也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描述了一段純凈動人的旅程。九歲少年正男從小失去了父親,母親也早早離開,他平日里與年邁的祖母在東京相依為命。暑假到了,正男決定按母親的通信地址,去豐橋找媽媽。

正男的鄰居是遊手好閒的菊次郎(北野武 飾)。為了幫正男完成心愿,菊次郎被妻子要求與正男同行。一老一少就這麼結為搭檔,踏上了尋母的旅途。

一路上,不著調的菊次郎屢屢惹事生非,但更多時候還是一個盡職盡責的保護者。當正男最後得知母親早已改嫁、情緒無比低落時,菊次郎拉上三個在旅途中認識的年輕人,想出各種奇特的玩法,試圖用遊戲讓正男從悲傷中走出來。

在影片結尾處,菊次郎與心情平復的正男道別。此時,正男的背包上已經長出了一對天使的翅膀。顯然,他是受天使保護和祝福的人,而「天使」正是陪伴他嬉戲、同行的菊次郎和三位路人。

「菊次郎」實際上是北野武父親的名字,「這部電影是在向我父親致意。」影片內外的兩個「菊次郎」,都是不善表達,感情上非常笨拙的人。片中的菊次郎最終成了守護正男的天使,而影片之外則象徵著北野武與記憶中的父親達成和解。

北野武的父親是一個平凡的粉刷匠,每天勤勤懇懇工作,下班了就去酒館喝酒,然後醉醺醺地回來。在北野武的記憶中,他和父親之間幾乎沒有像樣的交談。「我老爸是個內向的男人,非常悶,冷漠到近乎粗暴的地步」,像是一個「恐怖的暴君」。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劇照

關於父親唯一一段美好的記憶,是小時候他帶自己去江之島看海。小北野武第一次來到海邊,海水冰冷,波浪閃爍,海平面一望無際。這是他真正跟父親在一起共享的片刻。因此,北野武一直保留著對於大海的印象,「大海」也作為最重要的環境要素,屢屢出現在他的電影里。

《菊次郎的夏天》總共分為十個章節,每個章節都有獨立的小標題。在北野武看來,它好比一本相簿,讓我們如同翻頁一樣一路看下去,就像是在追憶自己的童年。

在寫作劇本之前,北野武就已經構思了本片幾個重要的瞬間,比如菊次郎牽著正男的背影。當他腦海中有了那些畫面後,才會去創作情節、編寫場景,在畫面之間創設關聯,而故事幾乎只是個借口。「我的電影與其說是一個個想法,不如說是一幅幅畫面。?」

青少年時,北野武曾酷愛西洋繪畫。1994年,他遭遇了一場慘烈的車禍,這也導致了嚴重的面部後遺症。在漫長的七個月康復期里,他必須找到一件事來打發時間。於是,想要素描、畫畫的渴望再次虜獲了他。那場意外後,他重新開始大量作畫。

從此,在他的作品序列中,繪畫便成為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花火》中出現了大量他本人的創作,《阿基里斯與龜》直接講了一個畫家的故事。《菊次郎的夏天》 一開頭,也是北野武親筆所畫、 一幅筆觸略顯感傷的天使圖。

父親去世時,北野武已經進入漫才行業,這也是他斑斕人生的起點。他和搭檔兼子二郎組成「雙拍」 (Two Beats),出道不久便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漫才組合。而《菊次郎的夏天》里不僅融入了漫才的表演風格,甚至還拉上了他原先在劇場的夥伴們。

實際上,海外觀眾很晚才得知,北野武出道時其實是淺草脫衣舞場的低級漫才表演者,現在則是個小熒屏上紅得發紫的搞笑藝人。即使到今天,北野武職業生涯中花在電影上的時間亦遠不及電視主持人身份。

相較而言,人們或許更寧願自作多情地把北野武想像成一個真正的黑幫大佬,就像他在《凶暴的男人》《大佬》里那些冷酷無情的角色。據說,英國電影協會會長因接機出了意外,甚至擔心真的被北野武一怒之下殺死。

在電影里,很多人認為菊次郎也是一個已經隱退的黑幫成員,可事實並非如此。片中,一時逞強的菊次郎曾試圖和一群暴力團伙硬碰硬,結果反被揍得半死。而真正可以拯救正男的,卻是後來充滿童趣的遊戲。北野武想強調的是,「在這部講述日常生活某些殘酷面的電影里,暴力並沒有用武之地。」

正如他的那些充滿血漿的黑幫片,其中打動人的反倒是暴力和溫柔的反差。有人說,北野武是殘忍而又現實的,他讓我們感受著生命中的不甘與絕望,但同時也不斷傳遞他內心溫柔善良的一面。彷彿「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洋」。

冷酷又不失溫情、戲謔又不乏細膩,極具個性的北野武也影響了很多中國年輕導演的創作之路。《米花之味》導演鵬飛「冷麵喜劇」的風格即承襲於他,而《綉春刀》導演路陽高中時看了《花火》後,「覺得拍電影一定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並由此埋下了拍電影的種子。

從暴力美學、古典藝術到青春電影、公路片,北野武所涉足過的題材包羅萬象,我們無法用單個標籤去形容他本人,正如我們很難去用三兩個詞去概括他拍的那些電影。

「我拍電影首先是為自己而拍。它就像我把玩的一個奇妙的玩具盒一樣。當然這個玩具盒非常昂貴,因為太好玩了,有時候我都似乎有點兒羞愧。」

以下是北野武的自述:

你如果看過我的電影,可能就會發現,我喜歡畫畫。

《菊次郎的夏天》我也是先有了畫面,再有了劇本。

我扮演的人物(菊次郎)沿著海灘漫步,那個小孩從他後面跑過來,牽住他的手。這樣一幅畫面,連同其他幾幅畫面,就是我拍攝這部影片的理由。

?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但真正認真起來畫畫,是在1994年的那場車禍之後。

那時我都快要50歲啦,因為車禍,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半邊臉癱掉,實在太無聊啦,就開始畫畫,只是為了好玩。

後來我的好幾部電影里,都出現過我的畫。

沒注意到吧?電影《花火》、《阿基里斯與龜》中出現的北野武繪畫作品

我畫畫只是為了好玩。如果人們看了我的畫,覺得喜歡,那我自然會很高興,但說實在,我的水平還不如小學生啊,全憑感覺隨便畫畫,完全談不上技術。

年紀大了,會更想用鮮艷的顏色來畫畫。

如果別人以為我的畫是小孩畫的,我會很開心。

只有孩子才會用黑色、紅色來畫人的臉,很自由,我就想保持孩子一樣的自由。

因為一旦變成了社會人,畫人臉的時候,就免不了會塗成普通人類的膚色,我會注意不要像那樣。

最希望大家覺得好笑

不管畫畫也好,做節目也好,我最喜歡的是能讓大家笑。

笑也分很多種類,我曾經做過正兒八經的喜劇演員,會順帶點評一些社會風氣什麼的,大家聽了會覺得很好笑。

兼子二郎(左一)、グレート義太夫(左二)、井手らっきょ(左三)

我最早是說漫才的(日本相聲),因此我的表演風格里有漫才的元素。而《菊次郎》里的胖子(グレート義太夫? 飾)和禿子(井手らっきょ? 飾)都是搞笑藝人團體「北野武軍團」的成員,也是我的弟子。

1973年,和我的搭檔兼子二郎組成相聲小組,叫「雙拍」 (Two Beats),從此以後,「拍子武」 (Best Takeshi)就成了我的藝名。兼子本人也在《菊次郎》里有客串。

後來,我主持各種各樣的綜藝節目,拍自己的電影,也都是想逗笑大家。有些人看了我的畫,覺得有趣,我最希望大家看了我的畫,然後會心一笑吧。

我們家是我媽撐起一片天,我爸是個廢人

說回我自己。我是貧民區長大的孩子,好像永遠都低人一等。

我媽媽不是個一般人,年輕的時候,她就教育我們兄弟幾個,有多少錢吃就吃多好,要想吃得更好,就必須努力賺錢,不要既沒有錢又想吃高級的東西。

還有就是買東西不要貪便宜。我媽最討厭「因為便宜啊,所以就買啦」這樣的說法。

好東西不需要打折降價,標價合理就會買。

她絕對不會要求別人給她打折。(雖然便宜賣給我們,我還是會很高興)

北野武和母親

小時候媽媽安排我去上補習班,學英語,我每次假裝乖乖去上課,其實都跑去附近的公園或朋友家玩,等差不多時候再回家。

有一次,一回到家,老媽迎面就問:"Hello, how are you? "

我一臉懵逼,回答不出來,結果挨了一頓打。

「你沒去上課吧,要說『I am fine』,混蛋!」

啊,不寒而慄。她怎麼會說那些英語的?不會是和美國大兵談戀愛了吧?我的補習費可能是美國人出的?太令人不安了。

其實她是為了我,硬學會了那幾句。

《菊次郎的夏天》 劇照

小時候,我在學校里老被人欺負。男孩子們喜歡捉弄我,嘲笑我家窮,還有我爸爸的粉刷匠工作。

他們老叫是我「粉刷匠的兒子」,我爸是個沒用的人,每天喝得醉醺醺的,我們家都不把爸爸當人看。

他經常因為賭博輸光了錢,在夜裡逃走,丟下我們一家子。我們只和母親在一起生活,兄弟姐妹都是母親一人帶大的,家裡等於沒有父親。

《菊次郎的夏天》劇照

我在書里寫過,什麼親子感情和睦,我覺得太矯情啦,讓人很受不了。父親怎麼可以討好小孩呢?這到頭來只是為了裝可愛吧。父親可以是小孩生命中的第一個絆腳石。

我的藝術展覽,名字就叫「畫家的孩子」。「畫家」的英文和「粉刷匠」是一樣的,都是「Painter」嘛。我爸爸就是粉刷匠。

有人說,《菊次郎的夏天》這部電影,就是我對父親的原諒和自我救贖。順便說一句,我的爸爸名字就叫菊次郎 : )

《壞孩子的天空》劇照

年輕人都放棄自己了

小孩:「我以後想當醫生。」

父母:「別做夢了。」

小孩:「我想買一副新手套。」

父母:「不行,我們家沒錢。」

父母其實是在用這種話,讓孩子學會忍耐,可能也是一種教育吧。

現在的父母,喜歡說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然後逼著小孩去做很多事情,凡是做不到的,就說是沒努力。

日本的年輕人,被叫作「寬鬆世代」(類似於千禧一代這樣的說法),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不滿,但實際上就是放棄自己的一代人。

我是窮人家的小孩,如果想吃到好吃的,想和那個人一樣開豪車,就只能拚命工作。

但現在的孩子,好像已經放棄努力了。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過著不錯的生活,沒什麼太大的追求,即便是有所追求也僅僅是對車、手錶、藝術狂熱,或是沉迷上網。

這種「寬鬆」的環境,可能反而限制了自己的行動範圍。年輕人應該多嘗試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71歲,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

人的頭腦中,一定要有兩個聲音、兩個自己:一個人拚命努力往前沖,另一個聲音說「啊這樣要緊嗎」。

我並不是教大家要精神分裂哦,而是必須要有另一個人在旁觀察全情投入的自己。

回到我的本行,用電影來打比方,如果說到演員的表演技巧,在表演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另一個自己」從導演的位置上來觀察自己。所以我喜歡自導自演作品。

最近在努力寫小說,把自己學藝時期、童年時期和大紅大紫之前的經歷寫成三部曲,回憶了很多年輕時的往事,和早年在演藝圈的遭遇。

還想再拍一部能夠完全打破常規的電影,一部特效感十足的大片,不過預算不太夠啊。

現在電影產業的風氣變了,大家為了吸引足夠多的觀眾,拚命砸錢拍片,這實在讓我有些失落。

其實我最想做的是拿諾貝爾獎,雖然不可能實現,但夢想還是要有的。

坊間都在傳我說的那句「無聊的人生我死都不要」,好像我是個很作死的老人家一樣。

其實,人怎麼能活得不無聊,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自己,不要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活。在別人看來,你過了精彩的一生,但如果你自己覺得無聊的話,那就是沒意思。

所以,取決於你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如果自己覺得人生過得有意思,那即便是身無分文,只要有地方住,有飯吃,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生活下去,這樣也就足夠了。

我好像活得很精彩,人人都說我牛逼,幹啥都像開了掛。但回望我自己的一生,我反而覺得好苦啊......

如果真的有神靈的話,不知道哪裡得罪神了,老是讓給我遭報應。我都這把年紀了,差不多可以寬恕我了,拜託請別再讓我經歷那些事情了。

北野武小詩一首:

《進步》

你離開我,已經過了幾天呢?

是因為寂寞嗎,我對許多事情產生了興趣

至今完全無感的,繪畫、小說、音樂、電影等

我的腦袋好像比以前靈光

這都是你的功勞

不過如果你要回來,我可以再變回笨蛋

選自《北野武詩集:我變成了笨蛋》

圖片來源: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北野武工作室

部分劇照及海報來源於網路

部分圖文攝影:KimiWo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 的精彩文章:

日本人做了個「電動沙發」:按摩+發熱,雙重享受,爽到靈魂出竅
「偽素顏」心機美白粉,白天晚上都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