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系教育,眾生得解

佛系教育,眾生得解

今天是教師節,於佛弟子而言,為天下師者祈願祝福、禮讚佛陀偉大自是必然,但回顧佛教數千年的發展,「教」,是一個更不容迴避的話題。佛教初傳中國,無所依憑,之所以能在中國紮根生長,並對中國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在於佛教本土化後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基於這個緣起,今天的文章,我們便來談「教」。

一、? 有教無類

中國古代教育的根本原則是「政、教合一」,而教育的主要目的則是培養經國治民的專才,就是所謂「養士」;《周禮》里作為教育理想所規定的主要內容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這是治國、治人的能力。而寺院教育則與之不同,它的目的在於以宗教理想來塑造理想人格,是徹徹底底的有教無類。

《論語?述而》載,「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同樣是講「有教無類」,孔子說,凡是十五歲以上,帶拜師禮(十根肉條)的人,他沒有不收的。就是說符合規定年齡,並達到一定物質基礎,才能拜師孔門。

但是佛教卻不講究這些,一個出家僧眾,無論是出身富家還是貧民,無論年齡大小,在寺院里接受教育的機會都是平等的。

過去,不少僧人年幼出家,多數又來自社會底層,一般都缺少文化知識,甚至不識字。所以培養僧眾具備一定的讀寫能力,達到誦讀經典,熟悉戒律,接受教理、教義是必須的。因此寺院也要擔負起普及教育,讓僧眾識字讀書的責任。

而據敦煌文書記述,五代時佛寺便設有作為「寺學」的義塾,即是由寺院主持的民間教育機構。這種機構在進行宗教教育的同時,也起到民間義務教育的作用。而敦煌俗曲也多有規勸人讀書識字、提高文化的內容。不止於此,「寺學」的興起,也吸引了不少士族子弟前來求學,因此培養了不少既精通佛學,又有經世治國之才的精英人士。

且讓我們來看杜牧為朝廷起草的《敦煌郡僧正慧菀除臨壇大德制》一文:

敕:敦煌管內釋門都監察、僧正兼州學博士僧慧菀:敦煌大藩,久陷戎壘,氣俗自異,果產名僧。彼上人者,生於西土,利根事佛。餘力通儒,悟執迷塵俗之身;譬喻火宅,舉君臣父子之義。教爾青襟,開張法門,顯白三道。遂使悍戾者好空惡殺,義勇者徇國忘家,裨助至多,品地宜峻。領生徒坐於學校,貴服色舉以臨壇。若非出群之才,豈獲兼榮之授。勉宏兩教,用化新邦。可充京城臨壇大德,余如故。

這裡寫的是歸義軍時期的事。這位慧菀既是僧官,又兼州學博士,同時內、外學兼這裡寫的是歸義軍時期的事。這位慧菀既是僧官,又兼州學博士,同時內、外學兼通。他在寺院里教學,教授俗學典籍。即便是張義潮這樣的世族子弟,也曾在寺里就讀過。現存敦煌文書里包含諸多經籍,可窺寺學之興盛。

二、眾生隨類各得解

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視指而不視月,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視月?」此亦如是,語為義指,語非義也。是以故不應依語。

——《大智度論》

俗話說「人生糊塗識字始」。人常常被語言文字所惑,以至最初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把指頭當月亮,就像把鏡中花作真花,未想過理性及語言也會蒙蔽欺騙自己。

可是禪宗卻「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言下即悟,當世成佛」。因為佛教認為,一切事物互相依存,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而事物又是不斷發展,與時俱進的。所以禪宗並不像儒家那樣講究有問必答,且要答得頭頭是道。禪宗強調的是,憑個人的努力,自證自悟,充分地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

《五燈會元集》記載著這樣一組問答:

僧問:「和尚於雲岩處得何指示。」師曰:「雖在彼中,不蒙指示。」曰:「既不蒙指示,又用設齋作什麼。」師曰:「爭敢違背他。」曰:「和尚初見南泉,為什麼卻與雲岩設齋。」師曰:「我不重先師道德佛法。只重他不為我說破。」

這裡禪師以「不為說破」作為說教的基本原則,始終沒有直接回答問者,告予禪理。因為對於沒有直接體驗禪悟的人來說,說了也無非是對牛彈琴。直接「說破」雖易,但卻代人做了功課,且將他者自我體驗的可能扼殺於搖籃里,這樣做毫無意義。這就好比對一位先天盲人描述何為五顏六色——無論如何描繪比擬,盲人終歸還是會渾然不知,因為任何人事都無法代替他者的自我體驗。

所以後面諸多的禪門公案,細究起來愈發答非所問,以至令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們且來看《續傳燈錄》的一則公案:

僧問趙州從諗禪師:「如何是趙州?」州云:「東門西門南門北門。」

趙州禪師以平常心是道,開悟心地。參訪諸方,行腳不停,想必不會不明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道理。這裡作答東西南北,是在講佛法四通八達的意思。因為後面的人,修行少,道心又淺,聽到大師一句話,就立刻覺得自己大徹大悟了,於是便不再努力,繼續進修了。也有些缺少點慧根,索性思考都不思考,直接放棄掉。我們上面談過,佛教是講究有教無類的。佛陀慈悲,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所以類似這樣「公案」的作答才多了起來。

雖然後世對此褒貶不一,但不容置否,禪宗確實豐富了教學教法,給人多了種啟悟的方式。

三、菩提本心

佛陀否認有恆常不變的人格存在。他認為,執持一個神聖且不增不減的自我核心,是「不善」的幻相,會障礙證悟。因而佛陀的弟子和他並沒有多大的差別,他們都被描述為未來的佛。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樹無台,即心為佛。禪隨心緣,佛陀及菩薩實則在信者心中。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一切眾生,都是成佛種子,佛教教育,正是以此為基礎,極其尊重身為個體的人,有教無類,各隨其解,從而教化人心,紹隆佛種,利他濟世。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佛教,教之不易,辛苦維艱,繼往開來更難。漁夫好比弘法者,釣魚可作證道的過程,千尺絲綸,則象徵著「道」的幽微難求。波瀾翻覆,魚不食餌,恰恰說明證道途中的艱難反覆。值此教師節,惟願禪入人心,育人行善的教師們節日快樂,祝願全國教師團隊及佛教同仁滿載月歸。

南普陀寺弘法部 弘媒中心·出品

文字|流淥

圖片|閩南佛學院

編輯|流淥

南普陀寺微信矩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一個短暫美好的清涼節氣,請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