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國產手錶的門面也「倒下」了!

國產手錶的門面也「倒下」了!

來源:蔣東文頻道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作為生活中的功能性配飾,手錶一直都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最為常見的一種物品。那麼說到手錶,你知道國內資歷最老的國產手錶是什麼品牌嗎?

是的,它就是——亨得利!

亨得利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其創始人王光祖當時在寧波開出了「二妙春鐘錶店」,此後店鋪生意發展到南京、杭州和上海等地,1915 年,王光祖和應啟霖、庄鴻奎店鋪在上海五馬路開店,取名「亨得利」,名字沿用至今。

但歷經一個多世紀的歲月沉浮,如今的亨得利早已被歲月抹去了它曾經的輝煌!

8月19日亨得利發布了《2020 年中期業績》,根據這份業績表顯示集團上半年虧損嚴重,總營收為651,831,000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2.1%;零售銷售總額為399,959,000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8.7%;股東應占虧損達70,961,000元。

也是因此,在巨大的虧損下,亨得利於9月初對外宣布結束其在中國港澳台地區、東南亞一共有67家店鋪。這也就意味著這67家店鋪會選擇全部關閉。

說起亨得利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另一家同為國產老字號且在名字上僅有一字之差的鐘錶品牌亨達利!

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兩者之間充滿戲劇性的纏鬥也構成了中國近現代鐘錶行一段值得回味的往事。

故事要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說起。

當時,英法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大清帝國發動的戰爭,目的是要中國打開國門,要通商貿易,以獲得他們所需要的茶葉、絲綢和瓷器

於是打輸了的清王朝,被迫打開國門,結束了自明朝以來四百多年的閉關鎖國,開放通商口岸。隨著更多的茶葉絲綢運出國門,交換回來的是西方工業革命的文明碩果,「洋火」,「洋布」,「洋釘子」……

因為外商洋貨的到來,通商口岸的洋人,或是本地人陸續開出了經營國外商品的行店。除了一般的生活用品,「自鳴鐘」自是這期間必不可少的先進西洋貨。

亨得利的創始人王光祖早年間是在老家定海做裁縫生意的,後來因為生意不佳,王光祖放棄了自己的裁縫鋪到外地尋求新的機會。

在當時的洋貨浪潮席捲下,王光祖也萌生了做鐘錶生意的想法。於是在清同治13年,也就是1874年王光祖在寧波開了一家名叫「二妙春」的鐘錶店。

隨著生意越來越好,清末民初=鐘錶行就相繼擴張到了南京、鎮江、上海等地。清末民初亨得利陸續在、杭州、天津、北京等地,並在上海設立總店,負責全國分號的經營管理,自此形成上海為總部,全國連鎖的鐘錶商行,並將鐘錶行取名為「亨得利」,意寓「萬事亨通得利」、「生意亨通,利市百倍」。

亨得利一路的擴張都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但在上海店開張的時候,王光祖卻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中國人常說「一山不容二虎」,但隨著亨得利進入上海市場,卻觸動了「鐘錶大王」孫梅堂的利益

孫梅堂也算得上是中國鐘錶行業的第一批開創者。1902年孫梅堂從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接下了父親孫廷源手中的上海美華利鐘錶行。

為了能造出當時國內最好的鐘錶,接過鐘錶行後孫梅堂花重金聘請了很多著名的工匠打造了國內第一批國產的時鐘,憑藉考究的做工和製作精美,創造了國產鐘錶的奇蹟。

也是因此,1915年孫梅堂製造的手錶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了金質獎章,從而也獲得了「鐘錶大王」的稱號,享譽整個上海灘。

1917年,孫梅堂又以重金買下了由法國人霍普於1864年創建「亨達利」洋行開始專營鐘錶眼鏡。因為與洋商的特殊關係,再加上美華利的銷售渠道,亨達利的貨源充沛,聲勢之盛為同業所望塵莫及,號稱遠東第一。

所以,亨得利的這個本就與亨達利一字之差且都是做鐘錶生意的鐘錶行進入上海市場,明顯就是和孫梅堂來搶市場來了。

作為「鐘錶大王」孫梅堂哪能就此放任亨得利搶佔自己的市場。於是,孫梅堂便以亨得利侵犯自己的店名權為由,一紙訴狀將亨得利告上了法庭。

至今為止,這場幾經波折的官司都是那些老上海人日常生活中津津樂道的話題,成為上海灘的焦點事件之一。

但最終孫梅堂沒有想到的是亨得利不僅獲得了最後的勝利,還在國民政府農商部完成了正式登記註冊。

這孫梅堂哪能就此罷休。也是因此,從那時起,兩家鐘錶行便開始了長達大半個世紀的明爭暗鬥。不僅在各種廣告上不惜花重金,都稱自己是國產第一手錶,還在工藝、設計上不停的推陳出新搶奪市場。

但有意思的是這場長達半個世紀的較量,不僅二者沒有分出勝負,反而因為這種競爭關係,讓二者越做越好,都成為了全國性的知名連鎖鐘錶店。

直到1956年,公私合營改革,工商企業全民所有化,亨得利和亨達利分別劃歸各地方政府所有,與其他同類企業一起成立當地的國營鐘錶眼鏡商店時,兩家鐘錶店才停止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爭鬥。

如今的亨得利和亨達利都隸屬於上海三聯集團。

結語:

作為老字號,雖然亨得利曾經是名震中外的手錶品牌,但在面對現代化的競爭時不得不說亨得利曾經的那份輝煌已經不在了。

實際上,近幾年很多國內的老字號都曾面臨了相同的窘急,比如說北京的全聚德、天津的狗不理,在面對現代化的競爭時,這些老字號的經營管理方式很多都殘留在曾經的輝煌之中,適應不了年輕人對消費升級的不斷需求,最終只能被市場淘汰。

實際上,在很多國人的記憶力,老字號代表的就是一個招牌、一段傳奇。

老字號牌匾上的字更是凝聚了前人的匠心,記錄了時代的繁榮。因此品牌與顧客之間實際上還存在著很深的情感維繫。因此如果轉型得當,老字號實際上更容易抓住消費者的心。

所以,還是那句話,面對現代化的競爭,老字號不僅要在「新」字上下功夫,還要再產品、服務、營銷中強化與用戶的感情維繫,再以高辨識度的氣質底蘊堅守品牌根基,真正做到既能將得出新故事,也能守得住老品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腕錶 的精彩文章:

Grand Seiko推出Spring Drive GMT計時碼錶60周年特別限量版
樂活時尚|「空腕」年代 腕錶們在玩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