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喂鷹,你看懂了么
有福之人登彼岸,免受三途難。
無福之人被棄遺,未有出緣期。
努力回心歸善道,地獄無人造。
輪迴煩惱作菩提,生死離阿鼻。
——唐·敦煌曲子
浩浩湯湯的黃河水,周而往複始。
昏昏三界中的人,輪迴也是如此。
佛家講六道輪迴,
生我之前誰是我?
死我之後我是誰?
跳出輪迴,怎麼會容易?
不容易。
古老的壁畫,
包含著歷史與藝術的秘密,
卻不輕易言說。
在敦煌的莫高窟,
有這麼一幅非常有名——
講的是佛陀曾經有一世是國王,
卻割肉貿鴿飼鷹捨身的一段故事。
名稱:「屍毗王割肉貿鴿」壁畫
收藏:敦煌莫高窟第254窟,西壁
年代:北魏
尺寸:縱120cm,橫155cm
取材:據釋迦牟尼佛本生故事創作
壁畫主要表現了五個情節:
鷹追逐鴿;
鴿飛入屍毗王懷中求救;
侍者持刀割肉;
身肉割盡,重量不足,屍毗王舉身坐入秤盤;
屍毗王身肉復原如故,天人眷屬圍繞讚歎。
這幅壁畫,
在結構上使用的是「異時同圖」的傳統手法。
異時而同圖,
創造「心理空間」,
主要是為了表現「故事的連續性」。
從線描圖上,
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楚。
壁畫上的屍毗王,頭戴寶冠,
雙眼下垂,右手托著鴿子,
左手舉在胸前,是一種近似於保護的姿勢。
屍毗王占的畫面比例最大,
他是壁畫的核心,
所有衝突的焦點。
在屍毗王的膝前,
侍者持刀割肉,肉去骨現,
有一人拿著秤稱重。
秤的兩端,一邊是鴿子,一邊是屍毗王,
以此來表現生命的重量是相等的,
也暗示了屍毗王最後的復原。
畫面上的其他人物,
還有漫天旋舞散撒香花的飛天,
讚歎的天人,
屍毗王的臣民。
壁畫的左半部分,
最為醒目的是下首的屍毗王眷屬。
一個人抱著王的腿,似乎在勸阻,
她的悲傷,是最強烈的情緒。
中間一位側著臉,似乎是不忍。
最左邊的雙目直直,似乎是震驚到回不了神。
畫面上的其他人物,
同樣有漫天旋舞散撒香花的飛天,
讚歎的天人。
屍毗王的故事出自《六度集經·菩薩本生》、
《賢愚經·梵天請法六事品》等經典。
屍毗,是來自梵文的音譯詞,
又稱濕鞞王,或屍毗迦王。
他是古印度代鴿捨身喂鷹的聖王,
是佛陀在過去世中修菩薩行時的名字。
根據敦煌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講述屍毗王本生故事的壁畫,
現存的有北涼第275窟,
北魏第254窟,
隋代第302窟,
五代第108、72窟五例。
故事的表現形式有兩種,
一種立體式單幅畫,
有第275、254、302窟;
另一種是屏風畫,
有第108、72窟。
屍毗王割肉救鴿?敦煌莫高窟? 北魏 第275窟
此外,印度的阿旃陀石窟,
新疆的克孜爾石窟,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犍陀羅片岩浮雕,
也都還留存有此一故事的變相圖。
屍毗王割肉貿鴿 大英博物館?犍陀羅浮雕
悲劇的主要的道德作用絕不在情緒的凈化,
而在通過尖銳的矛盾鬥爭場面,
認識到人生世相的深刻方面。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
割肉亡身是人們對慈悲的極限想像。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佛陀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
割肉現骨的情節本身是血腥而殘忍的,
然而表現在美學語言上,
「悲劇」又帶來「崇高感」,
使人為這種悲劇性的美所折服。
屍毗王在痛楚中神態沉靜自若,
表現的是佛陀超乎常人的精神世界。
華美的宮殿,
日常的飲食,
匍匐的臣民,
嬌妻與愛子。
在日光下鋪展開的一切熱熱鬧鬧的生活,
不得不面對一個終結。
那就是當命運的鴿子飛向屍毗王,
當生與死的抉擇擺在面前,
他憑著對佛法正道的深切願心,
以性命交換性命,
舉身入秤盤。
而一切有報,
屍毗王終究成就佛道。
南普陀寺弘法部 弘媒中心·出品
文字|鄭瑟
圖片|敦煌研究院 各大石窟及博物館館藏
編輯|鄭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