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被割裂的教育,我們跟「天才」差在哪?

被割裂的教育,我們跟「天才」差在哪?

在中國的教育產業鏈里,不同學校總習慣排出個名次,比如國內「雙一流」高校排行榜等。

無論如何,在某些人的認知里,名校里的「名校生」就是站在鄙視鏈頂端的一群存在,他們時常讓自己的同齡人仰望。

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別人該上高中的年紀就已經上了名校,遠遠甩開同齡人一大截,是他們重新定義了「鄙視鏈」。

「今年清華最小本科新生15歲,而清華最小博士只有17歲"、「更有少年班的學生們,平均入學年齡不到15歲」。

對於這樣一群「神仙」,媒體們每年都會在開學期間不厭其煩地報道此類新聞。

年紀輕輕就考上了大學的這批人,他們長大之后里面出現了世界500強CEO、院士等各領域的頂尖人物。

在驚嘆他們的年齡和成就之餘,我們也不禁想問:天才們是怎麼被選出來的呢?


少年班"天才",不到15歲的清華北大er

這群年紀輕輕就上了頂尖名校的人,普遍被人們稱為——天才。

相關資料顯示,天才研究最早來自西方,1979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教授朱利安斯坦利創辦了約翰霍普金斯天才教育中心 .該中心後來發展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天才教育實踐機構 ,迄今為止共培養了超過165,000名天才青少年 ,包括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 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數學菲爾茲獎得主陶哲軒等許多卓有成就的科技企業家和科學家。

我國也在1978年時開創了中國大陸的少年班,成果斐然,不乏出現百度聯合創始人、常青藤名校的院士等一眾風雲人物。

少年班中的代表-中科大少年班的篩選標準,經百度百科查詢顯示如下: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15歲以下出生的優秀高二(含)以下學生在當地按高考要求參加全國統一高考,根據考生高考成績,確定複試人選,結合高考與複試成績擇優錄取。

可以見得,名校把一群可以考上清華北大的好苗子提前招來培養以保證更優質的生源質量。少年班給予到的最好資源加上天才們生來的天賦,再付諸個人的努力,似乎理所當然地能從中走出很多傑出人才。

▲少年班第一神童寧鉑

可是「天才們」只是少數人,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應該怎麼做呢?一二線城市的家長們似乎給出了答案。

學區房與補課班,鄉村與城市割裂的教育

如果你生活在一個小城市裡,可能很少看見從重點大學畢業回老家工作的年輕人,因為985、211畢業生們大都留在了一線城市,有人是為了高薪崗位,有人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和理想。

而在一線城市由於人才眾多,有人戲謔地描述這種現象為」985遍地走,211不如狗「。

對於城市裡的家長們說,買房難,買學區房難上加難,但學區房是家長們躲不過的問題。

精英中的精英才可能在一線城市定居,這群人是極其稀少的,好不容易在城市買房落戶的來自外地的名校畢業精英們,又怎麼會甘於讓自己的孩子上一所比自己差的學校呢?

雖然城市的教育資源比鄉村的教育資源要好得多,但是隨之而來的競爭也異常激烈。

單說四川,四川高考看似是省內競爭,實際上四川綿陽和成都以十幾萬考生的數量,就獲得了清北分給四川省70%以上的名額和一半的一本名額。單算這兩個地區的錄取率,和四川的其他城市沒有可比性。

即使在綿陽,仍然是最強的幾個超級中學佔據了大多數的升學名額,而在城市定居的「學二代」們就在這個舞台上進行更激烈的競爭,但有限的資源註定使他們其中半數以上考不上他們父母畢業的學校。

(2015年四川各市州高考升學數據表)圖源網路

城市家長們面對這種激烈的教育競爭的時候,為了給競爭中增加點優勢,總會私下給孩子們進行一些提前教育,例如自行輔導、請家教等。

"而當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一個中學的師資力量是有限的,招來的學生也有限,所以城市家長們對下一代的教育正式地變成了一場」戰爭「。

而在這個時候,大多數鄉鎮家長還在想著不要給孩子們太多壓力,讓他們快樂的玩耍,讓孩子們可以擁有一個美好童年。

但城市家長們已經開始給孩子從頭到腳的安排,真正意義上的流水線化精英教育,甚至還出了攻略。

比如在2019年,中信建投證券發布了2019年上海地區升學體系及升學政策研究,全面闡述了要想在上海地區考到一個985、211,從高中到學區房的全面策劃。

(上海高中通過非零志願進入清北入圍情況)

當然對於城市普通家庭而言,買學區房這種策劃只是對孩子教育的開始,除了天價的學區房還有一系列補課班,特長班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等待著。

然而很多人不理解這群「瘋狂」的城市家長,覺得投入產出比完全靠運氣。萬一孩子不喜歡學習或者運氣不好,不就是變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了嗎?


排名前1%的高中生,天賦,努力還是學習習慣?

我們中國關於教育有這樣一種說法叫做,天賦決定上限,努力決定下限。

人們往往用天賦異稟來解釋那些考上頂尖名校的學生,尤其是在解釋寒門子弟考入名校的時候更具有說服力。

但天賦從何而來呢?

其實對於學習這件事來說,穿了本質就是記憶,剩下的是對記憶的應用。但過目不忘在醫學上被稱作一種病,名稱叫做超憶症。

學習這件事就好比一台電腦,電腦的基礎構造差不多,即使相差一些,電腦仍可以正常運行,可是如果沒有安裝對應的軟體,確實」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學習習慣就是軟體,天賦就是電腦配置,同一型號的電腦即使配置差一些,window系統使用起來一樣順利,而沒有window系統的各科軟體運行得一定不通暢。

學習習慣這件事不神秘,它來源於我們的過往經驗,是有加速度的:一個詞你知道或不知道,在一開始可能只是很小的差別,但是時間長了認識N多個詞之後,詞與詞會關聯在一起。

(腦子裡知識的積累)

同樣一個習慣也是,比如預習,複習這樣的學習習慣的差距在經歷了無數個知識點的記憶與遺忘後,最終體現在分數上就會滾雪球一般變成了巨大的鴻溝。

這也就是學神和學渣之間的區別,也許是他在三歲讀書的時候每天都會學習的幾個小時,在六歲的時候他被一門學科的理論深深打動,在十歲的時候已經考了很多次滿分,建立起了完善的學習習慣體系以及信心,在十二歲的時候參加一門競賽掌握了如何超前學習的方法,所有的一切一切加起來,所以成為了」學神「。

這種差距也會出現在城市和鄉鎮里:

一個城市家庭的孩子他們大概率有更好的環境,從小習慣這種低刺激的學習;

一個鄉鎮家庭的孩子更大概率從小沉迷於遊戲,習慣這種高強度刺激的遊戲,讓他們坐下學習兩小時也學不下去。

所謂的好學習習慣和差學習習慣最後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鴻溝,架在不同層次的教育上,成為了所謂的階層差距。而跨越這個山峰對於學渣們來說難入上青天。

教育上的層級分化就在孩子們之間這麼產生了。


圈子與層級,教育改變命運

英國BBC曾經拍了一個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該記錄片挑選不同階層的幾個孩子,從他們的七歲開始做訪談,每隔七年就再做一次。結果出生在寒門家庭里的幾個孩子里只有一個叫NICK的孩子考上了牛津大學,成為了一所大學的教授從而改變了命運,其餘的孩子們都繼續呆在各自的階層里。

如今教育這條能改變階層的路已經非常擁堵了,但機會仍然零零散散的分布在這片紅海上的各處。

每個階層的孩子都有勝出的方法,人大附中出狀元,衡水中學也能出狀元。狀元們在糾結去哪個學校的時候,也有些考生們在糾結要上大學還是技校。

每一個人在教育的分流中走向各自未知的命運,他們共同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底色。

李華考上了北京大學,張萍上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的孩子都有光明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才 的精彩文章:

四本玄幻小說,獲得神奇丹術,狂虐各種天才,踏破蒼穹,撼動諸天
揭露「天才」背後的真相,別驚訝,「天才=興趣 刻意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