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被「揍」被「罵」,我們是這麼被上一代折磨的

被「揍」被「罵」,我們是這麼被上一代折磨的

作家王朔在《致女兒書》里寫到:

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再後來,一想起他們就心裡難過。

這段不長的文字,寫出了中國式親子關係的痛——缺愛。

王朔成長於軍人家庭,父親給他留下的印象是嚴格與暴力。

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他說:「我父親打我的時候,一直打我打到他打不動。」

這是當年部隊大院流行的教育方式。部隊子弟馬未都在《圓桌派》上也聊過這個問題:那時候哪家不打孩子,都打!別人勸架不是說你別打了,而是「打兩下就行了」。

王朔把這種人們司空見慣的「教育方式」,稱為中國最普遍的「家庭暴力」。

王朔的《致女兒書》,某種意義上是父親寫給女兒的情書。有一部分專門談愛。他希望自己與女兒之間最重要的情緒,不是血緣、不是父慈女孝、不是養育與反哺,而是親密。

以前我小時候,隔壁家,四兄弟,經常能四兄弟一起在那被打的哇哇大叫,他們父親有個特點,一打,就是四個孩子一起打,跪成一排,那個藤條一個一個打下去。也有隻打部分的時候,但老大,一定會被打。

不管誰犯錯了,老大一定被牽連,父親的理由是:沒做好哥哥的樣子,沒起到監督作用。

這樣一直打到初中,老大初中畢業就跑了,去了南方打工,後來慢慢的四兄弟都長大了,沒一個在家,老大在南方安家了,老二弄個車在跑貨運,老三去了鎮上做點小生意,老四後來去當兵了。

也不知道這一家子後來怎麼樣,但他們四兄弟挨打的場面,總是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那時候老師也打人,我不知道古時候的戒尺是個什麼樣子,但那些老師,會有個自己稱手的教鞭,平時他們拿著講課在黑板上指指點點,但那玩意,更多的是會打在我們手心上,有時候他們怒了,也會直接劈頭蓋臉打過來,那不是為了教育,只是為了發泄他們自己的怒火。

我記得我初三的時候,那個班主任也是個暴力分子,有一次晚自習,我在偷看小說,他在窗戶外發現了,進來沒收我小說的時候,我把小說遞給了同學,他找不到小說就氣急敗壞,兩巴掌就打過來了,初三的時候正青春期,哪裡受得了他這樣,我站起來就和他對打起來了,但打不過他,雖然後來以自己失敗而告終,但直到現在,我對他都是充滿仇恨的。

那時候他們信奉棒頭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嚴厲教育可能真會出人才,但另一方面,人格是不健全的,我就一直覺得我有暴力傾向,有時候也會對某些人,某些事,充滿著深深恨意。

父母與子女,最熟悉的陌生人,可能是我們那時候的常態,在傳統的教育管教中,他們會逼著自己孩子成長為自己需要的模樣。孩子的情感缺失,他們是不在意的。

美劇《this is us》里有一句台詞:我們不必假裝關係很好,我們只是血緣關係而已。

親密關係從來不是血緣,這個我們在當代90後00後身上能學到很多,他們沒有那麼多關於血緣的概念,他們要的是:尊重與認可。

一個情感健全的人,一個有愛的人,他不會缺乏安全感,現實生活中,他也不會活的那麼擰巴。

很多時候,父母給孩子一個擁抱,絕對勝過你的棒打與責罵,知乎上有個網友說:「我父母最懂如何傷害我,他們知道我的痛點在哪,於是句句話,都落在我的傷口上。」

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說,父母在家中最重要的責任是傾聽,以及在需要時給予(孩子)鼓勵。

當米歇爾對母親抱怨學校里的老師,母親通常平靜地聽著,偶爾插一句「噢,天哪」或「噢,真的嗎」。

「她並不縱容我的怒火,卻會認真對待我的沮喪。」

「她告訴我,你有權利不喜歡你的老師,只是這位女士腦中的數學知識,你要掌握。」

沒錯,這就是愛。

不是所有的傷害都會被原諒,傷害也很容易變成仇恨的種子,作為已經為人父,為人母的我們,需要不斷去思考,去進步,尊重自己孩子在成長中出現的錯誤,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弦說事 的精彩文章:

所謂的「任性」,有時候足夠摧毀一切
段子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