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菩提薩埵」?
「菩提薩埵」是梵語音譯,略稱「菩薩」。
在姚秦以前,也即鳩摩羅什大師之前的翻譯,一般都稱為舊譯,翻譯為「大道心眾生」或者叫「道眾生」。「菩提」是「道」的意思,「薩埵」是「眾生」的意思,合起來是「求道之大心人」,凡是求涅槃之道、求佛道的發了大心的人,即為菩薩。從這一個層面來看,以大道心來成就眾生的修行人,都可以稱為菩薩,這是舊譯的範疇。
新譯階段,「菩提」翻譯為「覺」,由此「菩薩」最終翻譯成「覺有情」或者「大覺有情」。「菩提」是佛道的一個名稱,「薩埵」在梵語里是眾生的意思,從新譯的層面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生起這種大願心的人,才能算是菩薩。
從「覺」和「有情」來看,「覺」是和我們的智慧相應的,因為有了智慧,才能夠覺悟,才能夠斷除煩惱,才能夠了脫生死,進而要讓一切有情眾生也跟隨我們邁入覺悟的大路,這就是「悲」,慈悲的象徵。所以從「覺有情」翻譯來看,它本身便是具備了「悲智雙運」的一個過程。
《華嚴經大疏鈔》第一卷里對「菩提薩埵」有三重解釋:
第一,「菩提是所求佛果,薩埵是所化眾生」。站在修行者本位上來說,每一個修行者所追求的不外乎都是了生死、得涅槃,最終證得佛果。得佛果,成就聖位之後,就要度化眾生。從修行者角度而言,「菩提薩埵」是悲智結合的一個合稱。佛果與眾生都是修行者悲智所緣之境,從所緣境而立名為菩薩。從這個角度看,完完全全是自己之外,又可以去求一個佛果,又可以去度化眾生。
第二,「菩提是所求果,薩埵是能求人」。「菩提」和前面一樣,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也即成就佛果。「薩埵」解釋為「能求之人」,薩埵是眾生的意思。其實我們自己在求佛果這個當下,表示我們還沒有證到佛果,從這一個角度,我們自己現在還在眾生的範疇,所以我們也是薩埵的一部分,我們也是能求之人。第一點全部是講所得,而第二點是有能也有所,從能所相合的這一個層面而言叫菩薩。
第三,薩埵又翻譯成「勇猛」的意思。勇猛地去追求大菩提之道,這種人叫菩薩,完全回歸到自身,因為菩薩要「上求佛果,下化眾生」,最終得益更大的其實是自己。你在度化眾生的時候,眾生能夠接受多少,那得看眾生的根器,得看他的善根,但最大的收穫還是歸到自身。所以凡是勇猛去求佛果的修行人都稱為菩薩。
從功用上來說,勇猛去追求菩提道的人,最終所得到的利益是最多的。很多時候在利他的同時,恰恰也在自利。這兩者從事相上來說是分開的,實際上他本身是一不是二,沒有分別。拿簡單的布施來說,表面上看,是把我們的財物等等給了人家,實際上獲得最大利益的還是自己,因為憑著布施的因,當來的話,可以感召富貴的果。其次在布施的當下,我們克服了自己的貪心,降服了自己的煩惱,終究得利益最大的還是自己。
南普陀寺弘法部 弘媒中心·出品
文字|據了瑞法師《阿彌陀經》整理
圖片|陳鵬程
編輯|陳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