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大區域戰略齊頭並進 亮點頻現

重大區域戰略齊頭並進 亮點頻現

「十三五」進入收官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十三五"期間,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呈現了諸多變化。尤其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區域亮點頻現,多個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齊頭並進,區域發展空間不斷優化,區域協調發展動力不斷增強。

區域亮點頻現 構建三大創新動力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我國沿海地區由於外貿出口受阻,很多產業也轉移到內陸地區,東部沿海地區進入到轉型升級階段,經濟增速隨之放緩。受此影響,我國區域經濟增速總體呈現西高東低的走勢,中西部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十三五"時期持續了這種態勢,長江中上游地區的表現尤為突出。

從增速上看,2019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經濟均發展較快,從在全國的位次看,貴州(第1位)、雲南(第2位)、江西(第4位)、湖南(第5位)、安徽(第7位)、湖北(第7位)、四川(第7位)等7省經濟增速位居全國前十。

長江上游的貴州、雲南等地表現十分突出。在貴州,近年來大數據產業發展相當突出。貴州省通信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貴州省互聯網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互聯網企業數量達到360家。從全國來看,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數為76,僅次於北京和廣東,位列全國第三位。

在長江中游地區,江西、安徽等地也承接了大量的產業轉移。今年1-8月,江西外貿進出口2711.2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3.9%,進出口增速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肖鷂飛對第一財經分析,相對長三角、珠三角和福建,江西的綜合成本包括勞動力、土地成本都比較低,而且距離沿海不遠,現在運達速度都比較快。因此這些地方有很多產業轉移到江西落地,江西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隨著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綜合成本的抬升,不少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中西部地區最具優勢的就是長江中上游地區,這些地方土地、勞動力、水資源等都豐富,承接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大量的產業轉移,因此這些地方發展也比較快。

對沿海發達地區來說,在不少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同時,這些地區加速自身產業升級,新興產業、高新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廣東、江蘇、北京、浙江和上海也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科創實力最為突出的省份。

數據顯示,到今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一周年,科創板掛牌企業140家。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從省份來看,江蘇、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科創板企業數量排名前五,分別有28家、25家、22家、19家、11家。從正在排隊的企業來看,北京、廣東、江蘇、上海、浙江位列前五。可見,研發投入最多的5個省份,也恰恰是我國科創產業最為突出、科創板掛牌公司最多的5個省份。

尤其是,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已經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動力源。去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完善區域政策和空間布局,發揮各地比較優勢,構建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和增長極。

圖:深圳後海? 林小昭/攝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高校院所集中、科研水平最高、人才最為集聚的地方,同時,這三個地方的製造業最為集聚,金融也最為發達,要素集聚在這三個地方最為突出,因此以這三個地方為龍頭,打造世界級創新平台和增長極,對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將發揮十分重要的龍頭引領作用。

區域空間格局優化 多個重大區域戰略齊頭並進

「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提出,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十三五"時期,多個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齊頭並進。其中,根據「十三五」規劃,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輻射帶動環渤海地區和北方腹地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深入。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持續提升。測算結果顯示,2019年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為167.72,比上年提高7.59個點。

京津冀之外,長江經濟帶橫跨中國東中西三大區域。2016年9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確立了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發展新格局。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時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提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要打造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去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發揮上海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所長,加強跨區域協調互動,提升都市圈一體化水平,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構建區域聯動協作、城鄉融合發展、優勢充分發揮的協調發展新格局。

今年1月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高度重視解決突出重大問題。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立足於全流域和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會議還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丁長發分析,這些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都是通過一些增長極,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比如長江經濟帶通過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中心城市,帶動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通過大灣區的一體化,帶動整個泛珠地區的發展。多個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出台和實施,以及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等重大戰略深入實施,使得我國發展空間布局在不斷優化,區域協調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

丁長發認為,區域的均衡發展主要是指人均GDP、人均收入的均衡,而不是總量的均衡。因此區域的發展要允許資本、勞動力等要素自由流動,比如一些欠發達地區的大量人口流入到珠三角、長三角等地,這些欠發地區的人均資源、要素稟賦就改善了,這也有利於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全球創新指數升至14,科技成果「上天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