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香港:千人千面,喧囂港島

香港:千人千面,喧囂港島

這篇遊記以照片為主,拍攝器材:索尼a7m3相機|騰龍FE 28-75mm F2.8鏡頭。

去過三次香港,從第一次的新奇,到現在的有些習以為常,總的來說,對香港這個地方感覺熟悉又陌生。這個地方的一個獨特之處就是你很難完全看清它的所有面。小小的地方包羅萬象,這是一個充滿煙火氣息的地方,從白天到黑夜,永遠人聲鼎沸,永不停歇。

廣深港高鐵於2018年9月23日通車運營,這是我第一次坐高鐵去香港,雖說是高鐵,但更像是地鐵,因為香港寸土寸金,列車行車基本都在地下。從深圳北到西九龍只需要二十分鐘,西九龍站內可以一站兩檢通關,非常方便。

目前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公布的疫情防控措施,香港西九龍站及紅磡車站口岸已關閉,往來內地與香港間的列車暫停跨境運營。

對香港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TVB電視劇還有港片中的計程車了。在1995年的時候,香港普及了豐田皇冠計程車,距離現在也已經有了20多年了,這種計程車已經成為了經典。目前香港計程車分為三個類型,分別是市區、新界和大嶼山計程車。這種紅的是市區計程車,收費最貴,新界的是綠色的,收費次之,大嶼山為藍色的,收費最為便宜。

由於我出發前往的時間在下午,抵港後已將近夕陽西下,選擇直奔維多利亞港觀看落日:

「張保仔」是香港上世紀最有名的海盜名字,這艘被命名為「張保仔」號的帆船是一艘手工造帆船,擁有香港中西融合特色,船型復古,在維多利亞港上非常顯眼,不自覺地就被其吸引。

第一次去香港的時候是2016年的6月份,朋友在港科大讀研。住在了他租的房子里,6月的香港實在太熱太曬了,我在武漢待了四年都覺得武漢的夏天也比香港涼快。港科在山上,去市區還得輾轉坐小巴,我就趁著晚上稍微涼快些,爬了爬太平山,其餘時間都在出租房裡吹空調,看了五天的《好先生》電視劇....

中環地區,這裡代表著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一面,到處都是高聳入雲的寫字樓,樓裡衣裝筆挺的商務精英步履匆匆。我覺得中環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它是香港最繁華的地段,更在於從市井小巷到繁華CBD無縫銜接的如此不違和。

我去一個城市旅行非常喜歡去大街小巷閑逛,相對於高樓大廈,我更喜歡街頭小巷一些,在我看來街頭小巷更加有市井氣息,浸染多年,是風土人情的積澱。在香港這裡的小巷裡,霓虹燈招牌和小店鋪隨處可見,白天旅遊者絡繹不絕,這裡充滿激情與新鮮感,擁擠而吵鬧。

無論大街還是小巷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種膚色的,不同國籍的,穿著打扮各異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他們或她們在你眼前、身邊、挨過去擠過去,有的甚至是跑過去的。從人不同行走的速度你就可以分辯出他們是港人還是遊客。

每一個城市當中都會有大大小小的菜市場,而在這菜市場當中也是盡顯了民間的民生百態。在菜市場當中,人們不會刻意的隱瞞什麼,而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表達出來。走在這一條擁擠的小街上你會發現這裡的物價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貴,有些農產品比我們城市當中還要便宜一些,讓人感覺回到了小時候,從而忘卻了這一個快節奏的發展時代。現在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在為生活奔波,像我這樣的社畜有時候也是會對生活感到失望。但是當來到這樣一個接地氣的菜市場當中的話,融入市井,看到大家都過的那麼認真,自己的壓力也得到了放鬆。

天橋兩邊躺著一排排的菲佣,恰好拍攝這天是周六。菲佣一般每周會放一天假,大部分人要求周六或周日,如果不給放假就要支付加班費,一天一百多。放假的話她們大多數會和朋友聚會,在街邊鋪點紙皮,就坐在地上,或者去公園、商場、地鐵站,聊天、聚餐、唱歌、跳舞賣東西等等。

沒有人在香港能夠超掉一輛小巴,即使你開的是GTR。

紅色小巴是香港最有味道的交通工具,在紅色小巴上,八達通失去了作用,普通話同樣也失去了作用。不會粵語的坐小巴上不亞於一場災難,沒人會給你報站,也沒人告訴你要下車。你只能聽天由命了,不少人坐著相反方向的小巴,看著蒼茫的鄉下,遠離市區,雖然他們二十分鐘前是想去往更繁華的地方。聽說小巴都是環線,最差的結果不過是坐回來而已。

我之前坐小巴還是港科讀研的小康同學帶我坐的,聽他用粵語報的地名,我只聽懂了一個「彩虹」。

作為一名數碼愛好者,走著走著就走到了電子廣場。

香港又一城商場:

買完後突然發現了香港城市大學。

這個學校居然連正門都沒有,居然真的在商場里,又一城商場真的大,大到裡面裝了所大學。

開始返回深圳:

照片到這裡就要結束這段行程了,謝謝觀看。

最後再次感謝我的朋友閆小康在深圳和香港給予我的幫助。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女孩怎麼了?咱也有夢想的電腦桌面·鴨
秋天趕路人:理光 GR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