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到莫斯科戰役德軍已經消滅了幾百萬蘇軍,為什麼蘇軍還能反攻

到莫斯科戰役德軍已經消滅了幾百萬蘇軍,為什麼蘇軍還能反攻

因為,這是一場總體戰!

早在19世紀後期,西方的一些有識之士就開始有了總體戰的思想。

總體戰的本質是需要民族在戰爭中發揮一個最大的力量,進而導致政府要對民眾在各個生活領域,包括精神領域達到政府的需求。

這樣的戰爭是對一個民族生存的最大負擔,但也能儘可能多是挖出一個民族的戰爭潛力,包括軍隊的動員極限。

軍隊是由民眾所組成,民眾是軍隊的來源,充分的將民眾動員起來就能給政府帶來源源不斷的兵源。

蘇聯特殊的體制,讓他非常適合戰爭動員,效率也是當時世界頂尖。

所以,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後的第3天,蘇聯就已經成立了戰爭動員委員會,準備和德國打一場史無前例的傾國之戰。

在德軍前進的時候,蘇聯一方面命令前線的數百萬的軍隊奮起抵抗,爭取時間,另一方面破壞掉德軍可能佔領的工廠、礦井,甚至是公路和田地,讓德國人無法利用這些資源為戰爭服務。然後,蘇聯自己儘可能將西部精華地區的人口、機器等運輸到大後方。

在這個過程中,蘇聯還儘可能多的動員民眾參軍,保障前線有足夠的部隊。

所以,雖然在三個月的時間裡蘇軍就損失了戰前2/3的兵力,可是隨著全國總動員的進行也不斷有新兵補充進來。

到1941年10月1號,蘇軍作戰部隊仍然有213個步兵師,30個騎兵師,5個坦克師和2個摩托化師,另18個步兵旅,37個坦克旅,7個空降旅,總兵力201萬人。並且,有坦克2100輛,各種火炮21,000門,飛機1490架。

此時,在戰場上德軍攻城略地接連獲勝,但由於蘇軍的頑強抵抗,德軍的損失也非常慘重,雖然殲滅了幾百萬蘇軍,但德軍也已經損失了蘇德戰場上16.2%的陸軍,1719輛坦克,1603架飛機,總兵力僅剩252.2萬人,雖然相對於蘇軍兵力上佔有巨大的優勢,可是隨著蘇軍向後方撤退,已經逐漸攥起了拳頭,德國軍隊卻不得不向四麵攤開,而且還要派出大量的兵馬在後方維持治安,真正在前線的軍隊並不具備優勢。

雖然蘇軍的兵力沒有優勢,本土作戰讓他可以動員交戰區域內的民眾參戰。

早在1941年6月底,莫斯科老百姓就開始組織武裝,隨時準備和到來的侵略者作戰了,三天的時間就收到了31萬份申請,組建了12個民兵師。1941年9月底,德軍在莫斯科方向集中了100多萬軍隊,雖然他們面對的是80萬蘇軍,但是如果加上當地的民兵雙方的兵力是差不多的。

再加上當時為了打贏莫斯科會戰,蘇聯已經在莫斯科周圍修建了大量的溝渠和反坦克壕溝,挖走了300萬立方米的泥土,讓莫斯科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要塞。

所以,德軍雖然進攻兇猛,在對莫斯科頭20天的攻擊中就傷亡了15.5萬人,損失坦克800輛以及大量的火炮和飛機,導致德軍閃電戰計劃的破產。

並且,在莫斯科方向上集中的德軍減少到80多萬。

蘇聯的動員讓蘇軍兵力開始在戰場上佔據優勢,到12月初蘇軍就已經相比於10月初翻了一倍,達到了420萬人,在莫斯科方向上的蘇軍,僅正規軍就已經超過110萬人,形成了對德軍的兵力優勢。

於是,12月初蘇軍開始反攻。

截止到1942年初,莫斯科保衛戰取得勝利,德軍損失高達31.6萬人。

莫斯科保衛戰讓蘇聯有一戰之力一個因素是永遠繞不開的,那就是蘇聯當時是歐洲人口第一大國。

1939年,蘇聯人口就高達1.6億人,在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等地之後人口則高達1.8億。

雖然蘇聯人主要生活在歐洲部分,在戰爭開始之後歐洲地區的大面積淪喪讓蘇聯兵力出現了捉襟見肘的情況,但是畢竟當時蘇聯仍然掌握著超過1億人口,可以保證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動員超過1,000萬大軍,這才保證了在莫斯科保衛戰開始之前蘇軍在兵力上處於太大的劣勢,而且,蘇聯動員的深入,反而讓他的兵力在後方大量人口的支持下翻了一倍,形成了兵力對比的轉變。

隨著蘇軍的反擊,大量淪陷區的人口被解放,蘇聯的兵力就更充沛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物百科知識 的精彩文章:

雍正王朝:太子復立後倒行逆施,是何用意,不怕康熙問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