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俄媒述評:揭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增長的「密碼」

俄媒述評:揭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增長的「密碼」

參考消息網10月3日報道塔斯社北京9月30日發表題為《疫情下的中國經濟:一枝獨秀增長的「秘密」》的報道,報道稱儘管某些經濟學家曾給出悲觀預期,但北京在今年第二季度便實現了3.2%的經濟增長。它是如何戰勝困難,讓全球再度見證「中國奇蹟」的?在它的國家戰略中,是否隱藏著增長密碼?報道指出,中國官員及專家給出了詳盡而明晰的解答。全文摘編如下:

嚴控疫情保復甦

卓有成效的疫情應對戰略是中國經濟得以迅速復甦的前提。中國國家衛健委人士告訴塔斯社,政府的政策始終如一,對疫情暴發地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倘若某地的確診人數過多,中央政府會對它們進行封閉。集中力量控制重點地區的疫情非常重要且奏效。這意味著高風險區的所有機構、公共設施、大多數工貿企業都要暫時關門,民眾大多數時間必須居家不能外出,警察和大量志願者負責監督隔離制度的落實。

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層半年多來一直重申,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北京認為,國家唯有在取得疫情防控的重大戰略成果之後,經濟才能得到正常發展。

中國專家認為,北京抗擊新冠疫情鬥爭取得成果,首先要歸功於政府的權威,它及時讓民眾進入隔離狀態,後來又開始有計劃地讓處於停工狀態的企業逐步復產。

提早預見定戰略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了疫情之下的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新目標。最高領導層給出了硬性要求,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沖疫情影響。確保中國經濟穩定和可持續增長的戰略基礎就此奠定,它被濃縮成為「六穩」「六保」。

其實,「六穩」「六保」的新構想在遭遇現有難題之前許久便開始醞釀。2018年,華盛頓強化對華施壓,事實上是向中國領導層提出根本不可能的非分要求,企圖迫使北京在制定本國發展戰略時優先單方面考量美國的利益。當時,中國官方越來越頻繁提及「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為降低貿易戰造成的消極影響,北京在制定目標時提出了最重要的六大方面,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這便是所謂的「六穩」。

「六保」的提法出現在5個月前,這不只與保持正增長的必要性相關,也是為了穩住經濟基本盤,防止衰退,首先是保居民就業,而後是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人民日報》的評論員對上述戰略進行了評論,即中國領導層努力提早預見危機,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換言之,中國政府未雨綢繆,努力在不可抗力出現之前消除風險。

自力更生謀發展

在很多東亞國家,自力更生理念早已深入血脈,但這並未妨礙它們向海外市場逐步敞開大門。中國近幾十年來的迅猛發展、民眾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產業結構發達,令它有底氣大幅降低對出口、對海外投資的依賴。官方統計顯示,2019年,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約為58%,投資的貢獻率為31%,凈出口的貢獻率僅為11%。

在外貿總量不斷下降的背景下,政府不得不推出將部分出口商品轉內銷的政策。9月9日至10月8日,在中國傳統的消費旺季期間,「全國消費促進月」閃亮登場,全國179個重點城市參加,覆蓋了10萬餘家企業。

多數中國經濟學家認為,除刺激內需外,中國還應當奉行深化與他國經貿往來的靈活的長期戰略。

早在2013年,為釋放中國的金融和經濟實力,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主要目標之一便是打造與其他國家發展互利互惠關係的完整體系。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今年前7個月,雖然中國對外投資總額下降了2.1%,但同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卻增長了28.9%。如此一來,北京為自己打造出「救援緩衝器」,召集了某種意義上的「夥伴俱樂部」。

換言之,中國非常鮮明地展現了它在疫情條件下,利用在上述倡議框架內建立的緊密關係往來將損失降至最低的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