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7 歲成為華為副總裁,天才李一男的「不歸路」

27 歲成為華為副總裁,天才李一男的「不歸路」

9 月 28 日,據 36 氪報道,小牛電動創始人李一男已投身新能源汽車創業陣營,該項目已啟動一年多,在上海等地設立了研發中心,團隊規模有一百多人,目前項目已經進入樣車階段。

15 歲以 " 天才 " 身份出道,27 歲成為華為副總裁,李一男曾被認為是華為內定的接班人,卻兩次從華為離職,兩次站在華為的對立面。

2015 年創辦小牛電動車並擔任 CEO,又在新品發布兩天後被捕,卸任小牛 CEO 並褪去 " 天才 " 的光環後,李一男再次踏上了出行的賽道。

昔承王命生反骨,自執帥印起新師

改革開放之初,李政道曾向小平同志建言,培養高科技人才也要像培養乒乓球冠軍一樣,要從娃娃抓起。於是,國內首個少年班在 1978 年誕生於中國科技大學。

1985 年,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開辦了第一屆少年班,選錄學生的標準是:智商在 130 左右、德智體全面發展、年齡在 15 周歲以下的初高中在校學生。

這年夏天,23 名天才少年來到了華中科技大學,其中就有 15 歲的李一男。

少年班模式從誕生起就深處爭議之中,他們是人才中的人才,神童中的神童,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卻屢屢出現 " 傷仲永 " 的故事。

1996 級少年班學生在 2000 年畢業後,華中科技大學停辦了少年班。十幾期少年班約 500 名學生,本是為了給國家培養最出色的人才,卻大多沒有留下姓名。

20 年後,人們談論起少年班模式的是是非非,率先想起的依然是華中科技大學第一屆少年班的李一男。

時間退回到 1993 年 6 月,李一男研究生畢業正式加入華為,入職不到兩天就被破格提拔為華為工程師,半個月升任主任工程師,半年後提升至中央研究部副總經理,兩年後升至華為公司總工程師兼中央研究部總裁,4 年後成為華為公司常務副總裁。

成為華為副總裁時,李一男只有 27 歲,幾乎是華為甚至行業內最年輕的副總裁。

有人說,任正非將李一男作為接班人來培養,也有人說,這只是華為 " 不拘一格重用人才 " 的旗幟。如果沒有後來的分分合合,或許會有答案。

從研二時以實習生身份加入華為,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李一男全方位主導了從技術層面到管理層面的多項重大決策,先後擔任華為公司產品營銷委員會主任、華為電氣總裁、北京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2000 年,華為在內部鼓勵員工創業,員工可以拿手中股權兌換相應價值的產品,但離職員工必須與華為簽訂一份協議,只能作為華為產品代理商,不能涉及產品研發。

從華為走出的創業者有很多,李一男是當時職位最高的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參加了自己的歡送會才離開華為的。他的創業得到了任正非的支持:" 你們開始創業時,只要不傷害華為,我們是支持和理解的。"

2000 年,李一男帶著從華為拿到的價值 1000 萬元的設備北上,創辦港灣網路。那一年,中國電信行業正面臨寒冬期。

華為的日子難過,港灣作為小公司的日子更艱難。李一男收緊戰線,集中精力搞數據通信業務,將 15% 的收入用於新品研發。

李一男到底是技術天才,2000 年底港灣成立,2001 年底收入 2 億,2002 年底 4.6 億,2003 年底 10 多個億,發展速度極快。

2004 年,港灣收購鈞天直接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線。鈞天是從事光網路產品的公司,而華為的光網路產品據統計佔據了中國運營商市場 70% 左右的分額,港灣收購鈞天,無疑吹響了進軍運營商市場的號角。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任正非下定決心解決港灣問題並成立了 " 打港辦 ",研究對港灣的策略,積极參与港灣競標。

隨著任正非開始收復市場,港灣勢頭放慢並陷入了困境。李一男決定讓港灣上市以解決嚴峻形勢,但是在上市前審核評估中,美國證監會收到一封匿名信件說港灣數據造假,港灣上市計劃落空。

2005 年 9 月,華為將港灣告上法庭,告其侵犯華為知識產權。無奈之下,李一男決定賣掉港灣,可港灣的知識產權糾紛讓很多公司望而卻步。

2006 年,華為以 17 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港灣,收購協議中有一條這樣的要求:李一男要回華為工作兩年。

回歸華為後,李一男的職位是首席科學家兼副總裁,依然是副總裁的身份,但卻沒了實權。他已不再是昔日任正非的 " 乾兒子 ",而是很多人口中的 " 反骨仔 "。

牛軍百萬坡前舞,功成身退囹圄遲

兩年期滿,李一男再次離開華為,開始尋找新的方向。

2008 年 10 月,李一男加入百度,任首席技術官。在他到來之前,百度 CTO 的位置已經空置了一年多。

任職期間,李一男先後主導了百度下一代搜索技術 " 阿拉丁 "、" 框 " 技術和鳳巢等項目的開發。不但李彥宏從美國請回來的舊友、百度首席科學家威廉張向李一男彙報,百度產品副總裁俞軍、高級技術總監郭眈、高級技術總監崔珊珊均向李一男彙報,而李一男則直接向李彥宏彙報。

但 2010 年 1 月,李一男從百度離職,雙方表達了對對方的讚美,卻都沒有真正解釋離職的原因。

離開百度後,李一男加盟 12580 並出任 CEO,而 12580 前任總裁兼 COO 龔宇則在幾乎同時跳槽百度,組建百度視頻公司並出任 CEO。

12580 是中國移動旗下的綜合信息服務門戶,北京無限訊奇信息技術公司是 12580 的獨家合作夥伴,李一男加盟的正是北京無限訊奇信息技術公司,業內一般直稱這家公司為 12580。

12580 是基於語音、互聯網、WAP、簡訊、彩信、位置服務等方式提供綜合信息,兼具電信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特點。對於電信行業出身的李一男而言,12580 很像是個能發揮他技術天賦和管理願望的公司。

2011 年 7 月,又是一年半之後,李一男離開了 12580,並在一個月後以合伙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創投,專註於無線通信和互聯網等領域的投資。

創而優則投,但李一男尚未以創業者的身份證明自己的價值。他又離開了投資圈,以創業者的身份重新開始。

2015 年 4 月,李一男宣布再次創業," 全身心投入 " 智能出行領域,創辦北京牛電科技並擔任 CEO。

李一男要打造最 " 牛 " 的電動車,就叫小牛。他也再次找到了創業的激情,從產品到訂單全部親自上陣。

6 月 1 日,牛電科技首款新品發布。6 月 15 日," 小牛電動智能鋰電電動踏板車 " 登陸京東眾籌,5 分鐘內籌資額破 500 萬,迅速達成項目目標,13 分鐘籌資額順利破千萬,還創造了 15 天眾籌 7200 萬元的眾籌神話。

在當時,電動車是被大多數創業者忽視的賽道,卻也是名副其實的萬億級市場。

《藏在縣城的萬億生意》一文中曾提到,全國 2856 個 " 縣 ",41658 個 " 鄉鎮 ",都是電動車的主力用戶,把視野下沉到鄉鎮,和每人有一部手機一樣,幾乎每人都有一輛電動車;手機的平均壽命是 2-3 年,電動車也一樣。

李一男創辦小牛電動時,國內電動踏板車保有量接近 2 億輛,有超過 2000 家製造商,年產量超過 3000 萬輛,而且絕大部分電動踏板車都是採用鉛蓄電池,小牛電動提出 " 鋰電革命 ",確實有過顛覆整個電動踏板車行業的希望。

將前半生所有高光時刻都留在了華為之後,李一男終於找到了另一個體量相當也同樣精彩的賽道,但當他準備大展身手時,等來的卻是法院的傳票。

就在小牛電動車新品發布會的兩天之後,李一男因涉嫌證券內幕交易,在深圳機場被警方直接帶走。

檢方材料顯示,李一男及其家人在 2014 年對華中數控的內幕交易中,涉及金額達 1148 萬餘元,實際獲利超 700 萬元。

2016 年 1 月下旬,李一男被判有期徒刑 2 年半;2017 年 12 月,李一男刑滿出獄。

此時,小牛電動已經在電動兩輪車市場中站穩了腳跟,銷量和銷售額的市場佔比分別為 26% 和 39.5%。2016 和 2017 年,小牛電動營業收入分別為 3.55 億元和 7.69 億元,虧損金額分別為 2.33 億元和 1.85 億元。

李一男的歸來並未給小牛電動帶來經營層面的顯著改善。2018 年上半年,小牛電動共銷售 12.5 萬輛電動摩托車,相比於 2017 年同期增長 83.01%,但其虧損額也暴增至 3.15 億元,遠超 2017 年全年。

持續虧損的同時,小牛電動賬上資金緊張。從 2015 年至 2018 年,小牛電動進行了 5 筆、總額高達 1.9 億元的短期貸款,這些貸款至 2018 年底就將到期。而截止到 2018 年 6 月底,公司賬上現金僅為 1.56 億元。

為此,小牛電動加快了赴美上市的步伐,但其上市的第一道坎,卻是創始人李一男有了污點的履歷。

2018 年 3 月,李一男宣布加盟梅花天使創投並擔任合伙人職務,而小牛電動的招股書上,高管名單中已經沒有了李一男,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是李彥。

找到了最合適的賽道,卻在無奈之下 " 功成身退 "。

山河依舊旌旗鼓,梅開二度正當時

2015 年,小牛電動車的第一場發布會上,李一男曾說這是他的 "最後一次創業"。顯然,他食言了。

李一男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已啟動一年多,在上海等地設立了研發中心,目前項目已經進入樣車階段。

36 氪的報道中提到,該項目與小牛電動團隊保持相互獨立," 幾乎是重新招了一套人馬。"

不過,從很多方面看,李一男的兩次創業有強烈的延續性。無論是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理念,還是他在創辦小牛時就推崇的差異化與綠色出行觀念。

但從電動車到新能源汽車,又不僅是兩輪變四輪那麼簡單。

當初進入電動車市場時,行業內並沒有互聯網屬性這麼明顯的品牌,小牛電動車自帶光環而來,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降維打擊。

而新能源汽車行業,且不提特斯拉的絕對統治力,剩餘的市場份額也被造車新勢力們瓜分殆盡。

興起於 2014 年的新能源汽車創業潮已經瀕臨尾聲,今年上半年,拜騰、賽麟和博郡等多家造車新勢力走到破產邊緣,蔚來、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和威馬汽車組成了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頭部陣營。

雖然這個陣容並不算鐵板一塊,但其在資金、技術、人才和品牌口碑方面的積累並不能輕視。

蔚來、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都已上市,市值分別達到 249 億美元、132 億美元和 125 億美元。

目前,李一男的造車項目已經啟動了一年,第一款產品將在 2022 年上市。如此緊湊的時間安排,顯然沒有獨立研發底層技術併產品化的安排,至少第一款產品不會搭載太多獨立技術。

因此,李一男的造車項目依然是採用集成化方式,其關鍵就在於他做投資的幾年裡積累了多少產業鏈的資源。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已經證明,供應鏈、生產製造、品牌打造與資金調動能力是造車新勢力求生存的關鍵能力,其中資金是一切的起點,動輒幾十億融資的造車新勢力,很多都沒撐過五年。

而在資金方面,36 氪的報道中提到,有熟悉李一男的投資人認為,現在入局新造車行業並不晚," 如果李一男開放融資,我們會第一批投資。"

但相比於小牛電動近 14 億美元的市值,造車新勢力的頭部玩家幾乎都是約百倍的市值。作為技術天才的李一男,還未在管理和資金層面證明過自己的能力。

2019 年 5 月,華為正式成立了智能車解決方案 BU 部門,從事晶元、硬體、車載操作系統、智能駕駛艙、自動駕駛等方案開發。目前華為在智能車解決方案 BU 的員工也多至 4000 人以上。

2008 年離開華為後,李一男的職業生涯再次與華為產生了交集。

世出天才強極辱,年過半百天命知

天才不世出。15 歲考入少年班成為天才中的天才,27 歲成為華為最年輕的副總裁,如果那時候只能有一個人被稱為天才的話,應該就是李一男。

慧極必傷,強極必辱。前半生高開低走,李一男把所有高光時刻留在了華為,留在了四十歲之前。

1970 年出生的李一男,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究竟是天命難違還是我命由我,且看這 " 最後一次創業 " 後的又一次創業,能否走出一個不一樣的李一男。

來源:FN商業 不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黑色星期五!科技股慘遭血洗,納指收跌逾2%!A50逆市上漲
發布智慧汽車進軍車聯網,小Biu走出第三條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