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對自己、對世界有清醒認識的人,往往都不喜歡群居

心理學:對自己、對世界有清醒認識的人,往往都不喜歡群居

生活和職場中,你一定見過這樣的人:

1. 走到哪裡都是獨自一人(獨自吃飯、獨自看電影、獨自旅行、獨自逛街、獨自看演唱會)

2. 身邊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隨行的朋友,從來都是形單影隻

3. 為人不苟言笑,表情淡漠單一,偶爾說一句實話能噎死人

4. 做事倒非常正常,有時甚至非常熱心,然後一轉眼就變回冷淡的樣子讓人摸不著頭腦

5. 從來不拍領導馬屁,多說一句話都覺得是罪過,看見別人高聲喧嘩會皺著眉頭走開

6. 可能沒有男女朋友,沒有家庭,沒有婚姻,沒有孩子、沒有交際圈,像是社會隱性人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人危險嗎?有犯罪傾向嗎?是否該與之保持距離?還是客觀公正的以事觀人之後再出結論?

初入社會的年輕人,通常會比較喜歡聚會扎堆兒,堆在一起沒20分鐘就會開始對他人評頭論足。尤其是對以上提及的這種「職場怪人」,大家的好奇心一直都被吊得高高的,也奇怪這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孤僻孤單的人。

這個點大家都還在酒吧在KTV里Happy,而這一類人應該很早就睡了吧,如此人生樂趣何在啊?

事實上,這樣的人並非奇貨可居,而是越來越普遍。

因為,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其實只是不想委屈了自己,不願意在他們認為的無謂無用的社交生活中消耗自己的精力。

對這個世界和他人,他們通常已經抱有一種奇妙的認知和拆解,而以這種清透的認知力為基礎,這一類人除了必要的日常生活延展之外,思維和精神空間已經到了外人難以觸達的程度。

他們獨來獨往,只是認為周圍沒有可以對話、溝通和交流的人。

他們的做法,類似於做一個隱身於地球的外星人。

人的群居性——為什麼人們喜歡群聚在一起?

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曾經說過,人天生就是社會性動物,人只有在集體中時,才能完美體現作為人的價值,而一個脫離了群眾的人,往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韋伯這番話的意思是:

所謂正常的人就應該積極主動融入社會生活,這是人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

越是關心公共事務、熱心公益活動的人,獲得的社會認同感越多

一個人如果想要扮演好自身角色,就需要處理好與周圍人及環境的關係

韋伯的啟發是啟發,但可能對部分對路的人才有效。

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人的確是天生就有群居群聚的需求。

一是出於動物屬性歸屬感的需要,二是出於穩定生活的需求(因為群居能使人產生安全感)。三是與集體共同面對社會、自然環境的挑戰和危機,更能激發出人自身所攜帶的勇敢屬性和意志力。

四是群聚在一起的人們,往往容易碰撞出火花,從而創造出更深層次的生存意義和價值。

在《社會性動物》這本書中,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艾略特·阿倫森 (Elliot Aronson)這樣說道:

一個人之所以是人,乃是因為生活在文明社會中的人類,時時刻刻都在遭受他人對自身的影響。如果一個人把外界影響全都扔掉,不再與外界人與物發生任何聯繫和影響,那麼這個人其實可能已經算不上人類這一物種了,他也許已經在精神層面進化到了另一個高度。

總是獨來獨往的人,也許擁有非一般的精神世界與智識

現實生活中,社會的複雜性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並且這種複雜性在持續的對我們的行為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

所以,通常情況下我們一邊被動適應,一邊也會抱怨社會為什麼這麼複雜。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這種社會學生物無法逃避的宿命:生來群居而活,擁有生存能力之後才能擁有自我。

而這一過程往往就是人的一生,有些人一生都找不到自我,永遠群居著。

所以歸根結底,群居在一起的人類,其實就是身上長滿了刺的刺蝟,無論人對群居生活有多麼渴望和需要,都無法全然擁抱彼此,因為沒有辦法穿越過每個人身上堅硬而叢生的硬刺。

所以,時刻保持適當距離,才是正確的相融方式,也只有距離可以讓個體的自我空間需求得到最大滿足。

喜歡群居的人,為了獲得集體力量和依賴感,不自覺的就會剪掉自己身上的硬刺,閹割掉自己的個性,委屈自己容納別人的各種刁難或挑剔,以此為代價成為所謂的正常的「社會人」,換取一些社會生存機會、財富、榮耀。

所以這種群居生活方式雖然維繫社會人的日常生活軌跡和狀態,卻也衍生出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人從眾。

人人從眾,以求安心安全。從現實的角度看從眾沒什麼不好,生存是第一位的,從眾也是人自己的選擇。然而解決掉生存危機之後呢?

有人曾說:「人不能完全靠吃米活著。」物質之外,還有精神、意識、個體獨立、自我價值的實現等等諸如此類看似不重要,卻比物質更能萬古流芳的虛。

所以,回到《社會性動物》一書中的內容,作者艾略特·阿倫森除了說過,社會外環境對人造成影響之外,還存在另一種可能,即:給個人的私密度越大,人出現從眾機率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一個獨來獨者始終保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內心具備豐富的知識和洞察力,那麼你將很難看到他/她輕易跟隨社會大流,人云亦云。

如此一來,不僅周圍的人沒辦法跟獨來獨往者形成互助與了解,獨來獨往者內心也稍有困頓:既然總也遇不到能懂我的,獨善自身就好了。

因為無法與周邊產生靈魂的共鳴,所以獨來獨往,也許是保持自我清醒和認知的最佳選項。

這就好比一些自我空間需求比較大的人,他/她會希望獨自擁有一個房子,裡面只住著他/她自己,而自己對這房子和空間,是有掌控權的,這掌控權神聖不可侵犯。

說得更直白一些那就是:獨來獨往很好,因為我只想讓真實而震撼的自己完整的、毫無顧忌的呈現出來,不委屈生命的每一幀畫面。

這些獨來獨往者,他們通常具有如下特徵:

內向特徵居多

性格敏感細膩

有自己獨特的看問題的角度和思維

讀很多書很多專業領域的書

整個人看起來較為淡漠、平和、冷靜

話不多,說了就一針見血,簡短有力

幾乎沒有人際關係,對誰都一個態度不偏不倚

頭腦清醒,思維敏捷,幾乎不做錯事、不衝動行事

獨來獨往的人,80%都以敏感內向者居多。

如前文曾經提及的,內向者神經系統較為敏感,稍微有所刺激,就會變得非常興奮,而通常為了避免興奮刺激並保持身體能量,他們寧可選擇獨自一人,獨來獨往。

除了內向者的可能性之外,一些對世界和社會有著自己敏銳觀察和洞察力的人,也喜歡獨自生活,離群索居。

這是因為敏銳的洞察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實現的,它需要沉澱、思考、積累。

而這過程恰好最需要的就是安靜、有序,與其在嘈雜中五色亂目,倒不如一個人待著,不因無效社交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

凡此種種,我們可分析出很多原因。

而在諸多原因中,只有一個原因需要特彆強調一下,那就是:獨來獨往者往往都是有想法和觀點的人,他們不輕易從眾,也絕不委屈自己的心。

因為,在他們看來,一個內心獨立的人,才稱得上是一個真正的人。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1]Weinstein, N., Przybylski, A. K., Ryan, R. M. (2012). The index of autonomous functioning: Development of a scale of human autonom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4), 397-413.

[2] Eisenkraft, N., Elfenbein, H. A. (2010). The Way You Make Me Fee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4), 505–51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內向的人為什麼混不好,關鍵是三「不敢」,早改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