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T14突擊坦克,被英國帶偏的設計,美國版的步兵坦克

二戰T14突擊坦克,被英國帶偏的設計,美國版的步兵坦克

二戰爆發後,美國的坦克工業與歐洲幾個大國相比除了產能不落後,不管是戰術思想還是設計想都完全不在一個層級,憑藉著美國龐大的工業體系以及沒有逼近國門的戰爭威脅,美國完全有時間和精力去試錯,以此找到一條合適的發展路線。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不僅從實戰中摸索學習,也向好隊友英國學習,T14突擊坦克就是兩國合作的案例。

T14突擊坦克

1941年秋,對戰爭具有重大影響力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誕生,並在次年開始大規模服役,不過一款坦克的成功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1942年3月,美國與英國展開了一次關於坦克設計的討論,其中英國仍然堅持步兵坦克+巡洋坦克的思路,雙方達成了設計建造重型突擊坦克T14的想法,其實就是一種更加先進的步兵坦克。

鑒於英國已經深陷戰爭泥潭,而且現有的馬蒂爾達、丘吉爾步兵坦克不能讓美軍滿意,也許是擔心T14會步丘吉爾步兵坦克後塵,美國要在本土設計坦克,而且新坦克也應該與美國現有的坦克體系相融合,這樣對開闢生產線和裝備使用都有好處。

T14突擊坦克

英國也沒有再糾結,反正以當時英國的產能而言,也沒有實力完成美國那樣動不動就上萬的坦克產量,不過英國提出了購買8500輛T14的想法,算是給項目的發展打了一劑強心針。

T14這個正式名字在1942年5月確定,但是研製工作進展並不順利,2輛原型車於1943年7月在阿伯丁試驗場進行測試,1944年其中一輛被送往英國測試。

T14突擊坦克

T14的設計結合了英、美兩國的風特點,當然它其實更像美國坦克。坦克底盤與M4相似,動力為520馬力的福特GAZ V8發動機,行走裝置和M6相似,為HVSS懸掛,採用主動輪前置的方案,不過鋼製履帶板寬度增加到65毫米,可以降低地面壓強,最大行駛速度28千米每小時。

既然是突擊坦克,裝甲防護就是坦克的重點強化對象。坦克車體採用焊接鋼裝甲,炮塔為鑄造結構。車體正面首上部分為60°傾斜角的2英寸(約50毫米)鋼裝甲,車首圓弧過渡處的裝甲厚4英寸(約100毫米),首下也為2英寸厚;車體側面為30°傾斜角的2英寸裝甲,同時履帶外側有0.5英寸厚的裙甲保護,提升對破甲彈的防護。

T14突擊坦克

鑄造的炮塔防護力較好,側後厚度均為4英寸,正面為30°傾斜角的3英寸(約76毫米)裝甲,這種結構並不是要放棄正面裝甲,而是考慮到還有2英寸厚的炮盾,如果過多強化正面裝甲,加上火炮的重量會造成炮塔重心不平衡的情況。

在武器裝備上,最初計劃使用與M4一樣的M3式75毫米炮,或者英制6磅炮,另外也有計劃安裝105毫米榴彈炮,不過樣車上安裝的是M3。輔助武器為2挺M1919式7.62毫米機槍,分別為車體右前方一挺航向機槍,炮塔一挺並列機槍,炮塔頂部也可以安裝M2重機槍,這是當時美製坦克一貫的模式。

T14突擊坦克

T14重約42.6噸,長6.19米,寬3.17米,高2.99米,是一款很緊湊的坦克,對比一下重量為41.9噸的M26,後者的長寬高分別為:8.65、3.15和2.87。過於緊湊的車體帶來的問題也不少。

在測試中發現T14除了可靠性不達標之外,行駛速度等性能也不如人意,車體裙甲拆解不便,不利於坦克的維修保養,緊湊的車體也難以進行升級改裝。另外英、美兩國都有了各自的新式坦克,美國的M26在1944年已經快要完成設計,英國的百夫長坦克也八九不離十。1944年年底T14項目正式結束。

T14突擊坦克

T14突擊坦克的失敗不是偶然,它身上帶有步兵坦克的落後理念,同時使用的一些設計如動力後置+主動輪前置的方案、保守的懸掛等也落後於同時時代的新式坦克;當然它並非一無是處,在它的身上可以明顯感覺到設計師對傾斜裝甲的考慮,這也是很明顯的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需要趴著開的坦克,二戰英國螳螂坦克,擁有可升降戰鬥部
與加特林機槍同時代的咖啡磨機槍,槍管都能融化掉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