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機會在前,蔣介石卻多次下令暫停進攻,徹底葬送了局勢

機會在前,蔣介石卻多次下令暫停進攻,徹底葬送了局勢

淞滬會戰期間,原本佔據優勢的中國軍隊,最終因為蔣介石的操作而陷入困境,導致此後的局勢一發不可收拾,如果蔣介石能夠不心存幻想,那麼,抗戰是否會是另一種局面?

在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後,蔣介石一直心存僥倖,將希望寄托在國際調解方面,最終結果我們知道,調解無果,沒有取得任何成效。本來此時的蔣介石就應該認識到日本侵略成性,尤其是在揚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叫囂中猛然醒悟,拼盡全力,全面抗戰的。

事實上,蔣介石也確實認識到了日軍侵略的腳步不能停止,但是在已經認定戰爭全面開打,沒有任何後退餘地的情況下,蔣介石此前犯下的錯誤再一次在淞滬會戰中上演了,俗話說一個地方不能跌倒兩回,蔣介石在上海又跌倒了好幾回。

根據當時國民政府的戰略部署,上海地區一直被預定為日軍東進的首要戰場,因此國民政府對其非常重視,早在1936年,蔣介石就派遣張治中奔赴上海,負責上海的防禦及軍事部署,並在周邊修建了大量的防禦工事。

七七事變發生後,上海作戰已經基本成為事實,蔣介石當即下令調派馮玉祥、顧祝同與張治中負責前線戰事,而全國各地的軍隊也紛紛奔赴戰場,如張發奎、王敬久、孫元良等都率先抵達上海地區。

當時上海地區的中國軍隊方面地面作戰部隊約5萬人,戰艦10艘,空軍250架;日軍方面則有作戰人員1.5萬,作戰飛機百餘架,艦艇30餘艘。從力量對比來看,中國軍隊佔據優勢,但是在作戰人員素質、武器先進程度上,日軍佔據優勢。

按照此前的作戰部署,中國軍隊應該是要首先發起進攻的,以突襲的手段尋求迅速殲滅上海之敵,在敵人增援部隊到來之前,完全控制上海,讓日軍後續部隊不能登陸上海。

然而,就在千鈞一髮之際,蔣介石卻傳來了暫停進攻的命令,導致日本有了喘息布置時機。戰鬥打響後,中國軍隊面對已經有所準備的日軍,打得非常的艱難,但是仍舊有希望殲滅全部之敵人,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蔣介石此時卻還對調停心存僥倖,以至於屢屢叫停前線攻擊,讓日本人徹底掙脫了牢籠。

戰爭開打的前六天,蔣介石就3次發出了暫停進攻的命令,這直接打亂了張治中的前線作戰部署,更為日本人迎來了增援部隊到來的時間。日軍大部隊的增援,直接徹底扼殺了淞滬會戰中國軍隊獲勝的可能性。

可以說,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在已經吃過調停的虧的情況下,蔣介石仍舊對英法等國的調停抱有幻想,在戰鬥進行時,蔣介石還試圖以停戰來獲取在國際上的正面形象,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戰爭比的是誰拳頭硬,誰更能打,而不是比的誰口號響亮,誰值得同情,豈不知戰爭這頭鋼鐵巨獸是冷冰冰的殺戮機器,是要喝血吃肉的,是毫無感情可言的。[震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浪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