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何圓融「不共戴天之仇」與「殺父母亦不得報」?

如何圓融「不共戴天之仇」與「殺父母亦不得報」?

舉 不 避 仇

——《世間善法》系列 73

舉 不 避 仇

「舉」就是薦舉賢人,不迴避仇人。文昌帝君說,他有一世在周厲王的時候,他的父親叫張無忌,他叫張孝友,又叫張仲。張無忌之所以被天子周厲王所流放,是由於他父親有一個同僚叫南風成,說了他的壞話。說了他父親的壞話,這才使得他父親遭受了流放之苦。因此在流放的過程當中,他父親就去世了。這是整個朝廷上下都知道的事情。那麼對於作為兒子的文昌帝君來說,這就是不共戴天之仇——父親的仇人。「終天之恨,予未之忘」,他也不忘。後來南風成去世了,他有一個兒子叫溫叔。溫叔,很賢良,而且很有才能,用現在的話就是德才兼備。

南風成生了一個很好的兒子。這個韋師氏——韋師氏就是前面講的韋仲將,他是文昌帝君的同僚好友,常常對文昌帝君說,南風成的兒子,「好學無厭」——很刻苦好學,不斷進取,所說出的語言非常言之有據,能夠成為大家的法度,在朝中貴族子弟當中真的是非常難得的人才。而且非常感慨天道難知,真想不到南風成還有這麼好的一個兒子,意思就是說他的父親不怎麼地,是一個不怎麼道德的人,然而他的兒子卻這麼優秀。

文昌帝君雖然對他父親的仇人,有不共戴天的心懷,但是聽到他兒子的善行後心裡也很高興,也很羨慕。你看這個胸懷!等到文昌帝君的官位又被提升了一級成為大夫的時候,他自己原來的那個官位就留出了一個空缺,空缺就得要有人補上去。文昌帝君就把溫叔推薦上去了,做保氏的官位。保氏這個官位就是教育朝廷貴族子弟,匡正君主,也屬於諫官的範圍。溫叔在這個崗位上做得很好,非常稱職。

古聖先賢在對待仇人時的胸懷,我們在這裡一定要學習。可不要恨之欲之死——「恨屋及烏」,這都不能搞牽連的。比如鯀雖然被虞舜誅殺了,但是虞舜並沒有由於大禹是鯀的兒子而有偏見,在發現禹有能力後就把他提拔起來繼續完成他父親未成的治水事業,最終大禹成功了。

在周朝剛開始的時候,在周武王去世不久周成王剛剛上來的時候,周成王年紀還小,周公攝政,管叔和蔡叔就跟殷——跟商紂王的後代(武庚)聯手,一起進行了一個反叛行為。反叛行為最後被平叛了,管叔和武庚都被殺了。那麼管叔、蔡叔是誰呢?管叔是周公的長兄,蔡叔是周公的弟弟,就等於他的兄長和弟弟都被周成王下令殺了。但是周公並沒有由於他的兄長被殺而起不忠誠的心,還是忠心耿耿地輔佐周成王。所以文昌帝君不由於他父親的仇恨故,而使國家失去一個良好的人才,讓那些賢士被放在一個下僚的位置上,可見他是善用其孝。文昌帝君肯定是孝順他的父親,但是沒有由於這個小孝而妨礙讓一個國家得到一個優秀的人才。這就是胸懷,這就是「容人之過」。

安士居士再討論一個問題,他說:「我讀《禮記》,書中有句話叫做『父之仇,不與共戴天』。」就是父親被人害了這樣的仇,那一定要去報的,不能跟仇人共同在這個天下站立——不共戴天。「但是緊接著去看內典——看佛經,佛經卻說『一切怨仇,皆不得報』。」就是父母的仇也不能去報。那麼儒家的典籍和佛家典籍這兩種說法似乎是相反的、矛盾的,但其實各有各的至真的道理存在。為什麼呢?因為儒家是世間的善法,按現在這一世而論,儒家是講孝的,以孝建立道德的根本——百行孝為先,孝是從父母開始的,如果在以孝為根本的文化當中,你不報父親的仇,這就是忘親。所以不跟仇人共同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天底下,這樣的心就是孝的一種表達。所以,不共戴天之仇要報,這是正確的。

而佛法是包含著世間法的出世間法,它是講三世因果的,它不是在現世這一世而論的,它是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種全方位立體去看的。於是他就會見到不僅僅這一世的父母了,而是數量龐大的多生多劫以來的父母。那麼多生多劫的父母,他們之間的恩怨關係都是錯綜複雜的。原來的父母之間,他們相互的恩怨數量也很多,就是父母當中的自相為仇的數量也很多。那你說不共戴天,你跟誰去不共戴天哪?你能一一地去報嗎?所以把這個眼光一擴大到三世,才知道為什麼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無不從之受生」了。

何況從因果的關係來說,今天你的父親被人害了,你再去報仇,你多了一個仇殺的冤業。實際上你今生的父母被人害了,這裡有他的一種業力的因果關係。他原來前輩子殺了人,今生被人殺,本來一報還一報就這樣拉平了還清了。還清了也就算了,現在由於你不明白這道理,又為了你的父親再殺了一個人。你這個殺業又算到你父親身上,你父親下輩子又要償還這樣的殺業,那不是徒然地使父母又增加了一個仇人嗎?所以佛教的智慧看透了這樣一種夢幻的善惡緣的錯綜複雜的報應關係,所以才能夠深心地忍得下來不去報仇,這種不報實際上就是孝的表達。所以這裡面兩方面都是正確的。

再比如周武王伐紂。周武王伐紂在那個時代來看,實際上他是出師無名的。因為商紂王再怎麼樣都是天子,周武王是一個臣,這是以臣伐君的行為。但是由於商紂王是暴虐到極點,他失去了人心,也就失去了天心,這時候去伐他就轉為不是伐天子,而是誅一夫了。它的概念、它的性質在改變。但是從一般的名分上來說,這裡面它是有很微妙的關係的。

姜太公是很有智慧、很有謀略的人,是周文王把他請出來輔佐周朝的。姜太公知道這是一場正義的戰爭,順應民心的戰爭,所以「負戟從征」。姜太公幫助周武王伐紂,但是就在這個大軍經過一座山的時候,伯夷、叔齊下來了。伯夷、叔齊是什麼人呢?他們是那個時代德高望重的人哪!

孟子稱他們是「天下之大老」。他們原來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互相推讓國君的位置,因而都逃出了孤竹國。孤竹君可能是覺得小兒子比較優秀一點,就想把國位傳給小兒子。但是小兒子覺得自己的哥哥還在上面,他就不當了。伯夷為了讓自己的弟弟能夠順利地當國君,他就離開國家,跑出來了。這個弟弟看到他跑了,自己也跑了。這是兩個這樣的人。他們看到周武王大軍過來時,跑下來擋著周武王的馬車,跪下來勸諫,說:「你們不能這樣去做。」

「叩馬強諫」是什麼?這是站在名教的角度:你是臣子,你不能去伐君主,不能伐天子,這樣是不對的。這是站在道德的角度去談的。姜太公是德高望重的人,伯夷、叔齊也是德高望重的人,他們在武王伐紂上竟然有兩種不同的行為,難道這兩種不同的行為就是水火不相容嗎?也不是。這裡面沒有優劣的差異。所以孟子對姜太公以及伯夷、叔齊都給予了正面的評價,都是天下之大老,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在道德,在人品方面,沒有誰高誰低。但是這種行為的不同是由於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站在哪個角度看都是對的,是這麼一種情況。所以看待事情是需要智慧的。

所以儒家和佛家在對一些問題上有著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對於這種不同的地方,一定要有這麼一種態度去看待它。因為對一個事情的看法,第一角度不一樣,第二面不一樣,第三目標不一樣,但是其出發點,它的那種聖賢心都是相同的。所以,一般我們閱讀佛教的書籍,就更能理解儒家的義理,而且會理解得更深刻。儒、佛為什麼同源哪?如果我們在佛教的心性之學上有著深刻的理解,那麼對儒家的心性之學就會把握得更准。所以這裡面儒、佛之間有辨證關係,越讀佛書越能理解儒家,換句話說,你不弘揚儒家,也就很難弘揚佛教。

所以儒家從現世講的不共戴天之仇和佛教的不報父母之仇,這兩者的層面、角度是不一樣,但它的立論都是正確的。所以文昌帝君為什麼後面談到要廣泛地行持三教?儒、道、釋三教都要去行持,正是用意在這個地方。它的出發點不一樣,它針對的目標不一樣,它的面——時空態不一樣,所以這三教一定要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樣才是非常正確的一種文化。只強調儒教,而不強調佛教,它就不全,不完美。但你只強調佛教的那種出世間法,你對世間的倫不去講,也會跟人情世故有很大的隔離。這裡面都得要真諦和俗諦圓融,才能夠事理雙備。真俗圓融才是一個很好的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安法師講凈土 的精彩文章:

凈宗緣起 教起所因 世尊冥加,令選安養
每一個凈業行人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