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釣魚技巧】野釣大物的「風水寶地」大魚拉到手疼!

【釣魚技巧】野釣大物的「風水寶地」大魚拉到手疼!

野外垂釣,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連帶著魚的質量也比魚塘中好了無數倍,但是野外釣魚卻有一個很尷尬的問題,那就是很容易空軍!特別是對於那些剛學習釣魚的新手釣友,如果不會選擇釣位主動尋魚,打白板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接下來橙子就來給大家圖解野釣的黃金釣位,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一、大面積草灘

夏季烈日高照,水面蒸發量大,靜水中由於水分蒸發而溫度上升,含氧量減少,水變稠厚,魚兒很不適應,不是浮頭就是避入深水,尋找新水。流水多數是雨水降到陸地再流入河湖,新水含氧豐富,清澈無雜質,少浮游生物,但帶有陸地植物莖葉和昆蟲等食物。魚兒喜愛在活水中享受清涼,吞噬食物,因此釣者在流水口下鉤魚獲一般都很好。

水流處水質清新、食物豐富、溶氧量充足、水溫適宜,魚兒活躍。所以在水流處兩側附近,選擇水流速緩慢的水草旁、亂石處拋竿下鉤,定能取得好成績。然而靜水中因為水體沒有運動,因此水中的溶氧量非常低,可以稱之為死水區,很容易造成魚兒缺氧,魚兒肯定不喜歡在這種水域待著。

二、入水口

入水口這種釣位能聚魚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水的流動使水中含氧量增高,容易聚魚;二是流水會將上游的很多東西沖刷下來,成為下游魚兒的餌料,這樣的就會形成天然的魚窩,在這樣的位置釣魚,想空軍比登天還難!

三、水下坎

水下坎釣位在野釣中也非常常見,多是因為水位漲高後淹沒了之前的壩邊而形成的,這種釣位下面都會形成一排的石縫,極易吸納鯽魚鯉魚藏匿其中,同時很多大草魚也喜歡沿著壩邊尋找食物,這樣的釣位也是釣魚人必選的釣位之一!

四、鏵尖

魚進食的時候需要到淺水進食,因為深水中基本沒有食物,所以魚的覓食路線通常是距離岸邊一定的距離。而鏵尖由於伸到水中,就成了魚巡遊覓食的必經之路,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魚道。這裡還有個比較冷門的知識,說是北半球的魚類受到地球磁場的影響,喜歡在水域中逆時針覓食,有一定的科學原理。後來還專門去研究了下,北半球洋流方向是順時針,可能是因為魚喜歡逆流而上,所以喜歡逆時針覓食。水庫中的水,據說看似平靜,其實也是順時針非常緩慢流動的,這個具體是咋回事,等待科學家去解決。但是民間從來都有鏵尖釣左不釣右的說法,因為魚是逆時針覓食,左邊自然魚多,而且是卡主魚的覓食路線的,這樣右邊的魚會少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海釣魚 的精彩文章:

【釣魚技巧】浮釣草魚如何打窩,實戰建議拒絕空軍!
【黑坑釣魚】黑坑釣魚下竿之前要做到「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