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現今社會,能一次性拿出10萬的家庭多嗎?沒錢真的結不了婚?

現今社會,能一次性拿出10萬的家庭多嗎?沒錢真的結不了婚?

一千塊的T恤不算貴,但10塊錢的油費不行。20塊的外賣太貴了,人均200的火鍋隔三差五。

上千萬的aj說買就買,十五塊的視頻會員到處去借。曾幾何時90後的消費觀,那絕對是該花花,該省省,及時行樂最重要。

可是只有退潮了才能知道誰在裸泳,2020年的一場疫情,長達半年的歇業,很多年輕人學會了存錢。

最近央視財經發布了《2019-2020中國青年消費報告》,數據顯示55.8%的年輕人消費時更傾向於只買生活必需品,40.2%的年輕人選擇少買點、買好點,39.6%的年輕人認為購買決定比之前更慎重。

經歷過此次疫情,年輕人的消費觀實現了理智的更迭。但即便如此,大部分90後經濟狀態依舊不是很樂觀,尤其是那些已經成家的90後夫妻。

很多家庭並沒有什麼積蓄,開著幾十萬的車,住著幾百萬的房,兜里的錢加起來也不過幾萬塊,連個整數都湊不夠。真要遇到什麼生老病死的意外,未必能夠扛得住。

其實90後家庭能不能拿出十萬塊是另說,更嚴峻的問題是,當代的年輕人大多處於負債狀態,導致他們走到這一步的原因有很多。

消費主義的大肆宣揚首當其衝,我們父母那一輩生活條件艱苦,強烈的憂患意識使得他們熱衷於儲蓄。我們總能聽到生活節儉的某個老人,有數額巨大的存款。

到了我們這一代,生活安穩,物質豐富,消費觀念衝擊,讓不少年輕人早早的走上了超前消費的道路。對於很多經濟能力並不優越的年輕人,商家想出了新的對策,花唄、信貸,各種洗腦戳痛點的廣告。

年輕人漸漸相信自己可以花著明天的錢,造著今天的夢想。

但除了一些富二代,大部分年輕人其實並沒有特別優秀的賺錢能力,若不加以節制,負債的數字只會越來越大。

就拿朋友辦公室同事來說,四個90後,三個80後。

80後的經濟狀況和家庭財產配置普遍要比90後的完備,而90後的三個男孩,只有一個是無負債狀態有明晰的存錢計劃,其餘兩個都是負債狀態,負債數額高達2萬。

這對月薪7千的他們來說其實並不是個小數字,疫情沒來前兩人依舊我行我素,泡吧蹦迪瀟洒快樂。

疫情的來臨摧毀了表面的快樂,復工以後再沒見過兩人神采飛揚的去酒吧。

一天朋友揶揄他的同事,怎麼不去及時行樂了?

同事給算了筆賬,月薪7000,每月吃飯1500,房租1000,交通費500,日用品500,花唄還1000,信用卡還1000,其他開銷500,一個月就剩1000塊,還要保證不會生病,有朋友結婚需要隨份子。這樣下去什麼時候娶媳婦啊?

娶媳婦當然是玩笑話,但認識到了儲蓄的重要性,憂患意識覺醒倒是不假。

年輕一代人由於生活環境的穩定,普遍缺少憂患意識。從心理學上說,就是在安全的時候不會思考危險,行事不懂克制,當下能享受多少快樂便享受多少。

疫情打破了我們原本穩定的生活狀態,原本穩定的工資、工作、還花唄突然不穩定了,很多人由於之前的大肆消費,賬戶上沒有足夠的現金流來對抗風險,以至於在疫情中,惶惶不可終日。

經歷過這次的疫情,我們對上一輩人的儲蓄行為有了更多的體會,原本生活在幻象里的年輕人,也趨向於理性消費。

雖然現在很多90後新家庭的經濟狀況依舊不容樂觀,但至少我們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只要努力並配合精準的行為,結果一定會得到改善。

理性消費的同時,也可以嘗試開源。

那些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年輕人大多都是斜杠,他們的收入不止一項。如果說要把某事做到極致成為行業天花板,那自然伴隨著高額收入,但大部分人並沒有那種天賦,且那需要漫長的過程。

作為普通人還是老老實實多學兩項技能,在工作之餘賺點外快。且在這個過程中還能收穫到自身領域以外的知識,一箭雙鵰。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符合人的天性執著,這條路悠長又沒有盡頭。

或許你負債纍纍、或許你成家多年卻連10萬塊都湊不齊,但意識到問題就是改變的開始,合理的規劃,沉住氣,努力總能實現財務自己的,總比渾渾噩噩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殘酷事實:90%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正在過著低配的人生
如果你覺得生活被工作填滿、開始懷疑人生,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