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前的法國G1坦克計劃,企圖打造世界最先進坦克

二戰前的法國G1坦克計劃,企圖打造世界最先進坦克

1936年,法國開啟了一項新的坦克研製計劃,要為摩托化步兵師打造一種全新的中型坦克,當時法軍已經擁有了B2重型坦克和R35等輕型坦克,唯獨D2中型坦克性能不好,步兵師無法接受這種騎兵部隊使用的坦克。

這種新坦克被命名為G1(Char G1),起初要求坦克重約20噸,擁有60毫米厚的正面裝甲,安裝47毫米坦克炮,同時要達到50千米的最大時速,另外還有防毒氣、安裝無線電設備(當時法國大部分坦克都沒有無線電設備)。之所以如此要求,是陸軍希望為摩托化步兵師打造師屬坦克部隊,考慮到法國當時眾多的橋樑、鐵路、運河船隻的承載能力有限,不能因為它們拖慢摩步師的行軍速度。

雖然這個指標和R35輕型坦克有相似之處,不過在軟配置如人員分工、無線電通信等方面更加合理,畢竟當時法國的坦克基本都是單人炮塔,已經有將領意識到這種結構的不足。應該說G1坦克初步的設想已經有點二戰前中期中型坦克的影子,除了不太實際的20噸重量約束,其他指標還是跟上了時代發展,並且提出了新式的摩托化步兵師結構,也看得出少部分法軍將領的軍事改革思想。

不過20噸的基礎上要實現那麼高的要求,這很明顯就是不可能完成的。在1937年中旬之前,共有7家公司拿出了自己的初步設計,大部分的設計要麼不夠具體,要麼技術上沒有與舊式坦克實現脫離。其中SEAM公司與雷諾公司的設計比較具有發展優勢,一方面是這兩個本身技術實力強,另一方面是兩個公司通過人際關係,提前獲得了一些信息做了準備工作。

不過這種小聰明並沒有為兩個公司迎來勝利,因為當年標準又變了,這次要求坦克必須安裝75毫米炮,鑒於更大尺寸的火炮要求,坦克超重已經是在所難免的事情,而原來的設計尺寸太小,幾乎家家都需要大改設計圖。

不過這次雷諾公司走在了前面,公司一方面賄賂有關人員為自己說好話,另一方面與當時其他設計將75毫米炮裝在車體上不一樣,雷諾公司直接將75毫米炮當成主炮裝在炮塔內,這樣不僅節省了47毫米炮,還擴展了坦克的攻擊力,如果實現的話,攻擊力將超過B1重型坦克。

在這種優勢下,雷諾公司的目的達到了,軍方顯然認同了安裝75毫米主炮的想法,其他幾家公司瞬間傻眼,這意味著他們需要重新設計炮塔、內部彈藥存放結構等,耗費的時間導致延期交付,只能眼睜睜看著雷諾公司「遙遙領先」。

1938年春天,新的坦克技術指標出現,確定了將32倍徑的75毫米炮作為主炮,坦克重量放寬至35噸,對於各種「暗箱操作」以及不斷大改的技術指標,其他幾家公司已經不勝其煩,大有退出的意思。可能有關部門也覺得不太好意思,派出了工程師前往各公司指導工作,或者說是監督更合理。不過有關部門也放鬆了樣車的品質,例如裝甲防護不一定要按照設計一板一眼地來,樣車可以用替代材料臨時湊合。

按照1938年的新標準,坦克戰鬥重量約為32噸,炮塔內安裝75毫米主炮,並且炮塔上方有防空機槍,車內攜帶100發主炮炮彈;裝甲防護仍然是要求正面60毫米,能夠抵禦當時普遍裝備37、47毫米反坦克炮的攻擊;機動性上要求坦克能達到40前面的最大時速,越野時速20前面,最大行程200千米,能夠爬上85°的硬面斜坡(這個要求有點高);其他方面還有一些尺寸要求等。

以當時的法國技術實力,能夠給出足夠多時間的話,G1坦克完全可以有成果,至少如雷諾、SEAM這樣的實力派公司能夠在1940~1941年左右拿出比較可靠的設計。從二戰前期的技術水平來看,坦克的整體實力全面碾壓三號這樣的中型坦克,與T-34早期型號也能一比高低。只不過當時法國已經沒有時間,1939年二戰爆發後研製計劃基本上就停頓了;至於1940年,國都沒有了還研製坦克幹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義大利TL37輕型拖車,義大利版的威利斯吉普
二戰德國娃娃炮,不太靠譜的反坦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