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火燒慶功樓一事,究竟是真是假?百分之百是清廷信口開河

朱元璋火燒慶功樓一事,究竟是真是假?百分之百是清廷信口開河

據說南京鼓樓崗有個山坡,山坡上曾經有座功臣樓,慶功樓里有無數冤魂,冤魂都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手下為他打江山出生入死的大臣的。俗話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那些開國皇帝,最樂此不疲的就是這一口。他們為什麼要殺死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大臣呢?

除了說明他們擁有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這種通用特質,也說明這些皇帝群體的心虛,他們害怕大臣超越自己,威脅到自己或者後代的江山,說白了就是嚴重不自信,所以才要過河拆橋,做不仁不義之事。

真正自信的皇帝,還要說是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他們這老哥幾個。

皇帝殺功臣,也是要動一番腦子的,要羅織各種罪名,比如貪污、瀆職、謀反。其中謀反是用的最多的罪名,也最能激起民憤。

但是用腳指頭想想,就知道這套說辭漏洞百出,根本不具備可能性。

什麼是武將謀反的最佳時機,當然是自己的主公還沒有建立江山的時候。而歷史上的「謀逆」大臣,如韓信、藍玉、吳三桂等,都是在主子已經坐穩皇位,權力空前鞏固的時候「造反」,這套理論在邏輯上站不住腳。

那些久經沙場的大臣智商不比誰差,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時候搞政變風險最大,成功率最低嗎?

這就好比一座房子要推翻它,是在它沒有建築好的時候,等主體工程竣工了,混凝土凝固了,穩如泰山了去推翻,費時費工費力,事倍功半,純屬費力不討好。

要說皇帝殺大臣,也是一個技術活,要給人定罪,把假的說成真的,要無懈可擊,蒙蔽天下人。而且殺大臣也有風險,大將們都不是善茬,打不死老虎也會被虎傷。

朱元璋不願意也不屑於那樣做,不想按照套路出牌,人家懶得動腦子給大臣一項項羅織罪名,分批拔除,乾脆就一起動刀,做暴風驟雨般的大手術。你們有實力,這本身就是一種隨時能惹惱我的原罪。

在故事中,朱元璋就想低成本,低風險,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於是在建國之初,這棟樓就開始動工修建了。

對外宣傳的時候,當然不能說是要用來火焚的,而是說為了感謝大臣,用來慶功的。

聽到朱元璋造慶功樓,大家非常感動,還是老朱好,沒有跟錯主子,大家熱淚縱橫地異口同聲高呼:吾皇聖明。

可是大家都在喊口號,只有一個人悶悶不樂,面帶愁容,他就是有"活諸葛"之稱的,大明第一軍師劉伯溫。

劉伯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怎麼能不知道朱元璋葫蘆里賣的什麼葯,於是他來到朱元璋,拿出一張醫生的診斷證明,說自己體弱多病,醫生要自己回鄉下無污染的環境中療養。

朱元璋再三挽留,劉伯溫堅決要走,無奈之下,朱元璋就恩准了。

劉伯溫出了皇宮,遇到大將軍徐達,徐達看他憂心忡忡的樣子就關心地詢問,得知老劉要回老家,非常不解,再三追問,劉伯溫閃爍其詞,只是反覆交代:"功臣樓慶宴之日,不要多喝酒,要你緊跟我們的皇上,寸步不離。"

功臣樓很快竣工,就坐落在鼓樓崗的山坡上,叫人奇怪的是,樓身不是高大雄偉,而是又低又矮;也不是寬敞明亮,而是幾乎沒有窗戶,窗戶還很小。

但是大家覺得又很正常,一來此樓是慶功的,是個臨時性建築;二來或許咱家皇帝出身平民,了解民間疾苦,不想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這一天,夕陽西下,晚風習習,功臣樓里鼓樂齊鳴,燈燭輝煌。赴宴的功臣們歡聚一堂,回憶崢嶸歲月,盛讚皇帝恩德。這是太祖駕到,朱元璋致詞,感謝大家為朱明江山出生入死,希望大家開懷暢飲,不要拘束。

朱元璋話音剛落,群臣早已迫不及待,開始,推杯換盞,歡聲笑語,盛況空前。只有徐達謹記著劉伯溫的話,假裝喝酒,其實都倒進寬大的袖口裡。

徐達全神貫注盯著朱元璋的一舉一動,大家正在狂飲,朱元璋忽然站起身來,假裝腳步踉蹌著向後門走去。徐達亦步亦趨、連忙隨後跟上。

朱元璋發覺之後,很不高興地質問徐達,"愛卿為何離席?"徐達說:"臣前來保駕。"朱元璋說:"不用不用,大喜日子,愛卿應該不醉不歸。"

徐達動情地跪下了:"皇上真的一個也不留嗎?"朱元璋大驚失色,心說:這廝太狡猾,莫非看穿了俺老朱的陰謀?徐達見皇上猶豫,就補充說:"皇上臣子去喝酒了,臣的妻兒老母還望皇上垂憐"。說畢,轉身作勢欲回。

朱元璋急忙擺手:"愛卿休走,給朕護駕。"

他倆剛到山腳下,突然"轟隆隆"一聲震天巨響,慶功樓火光衝天,哀嚎不斷,可憐滿樓功臣,悉數葬身火海。

徐達雖然從慶功樓死裡逃生,但受到驚嚇,驚魂未定,患了背瘡,從此卧床不起,形容枯槁。

忽一日,兩名太監送上御賜公鵝一隻,也不多說,轉身就走。

徐達一看面如土色,淚如雨下,他明白皇上還是沒有放過自己。

因為自己患的是背瘡,最怕發物,而公鵝恰恰就是發物,吃下公鵝,命懸一線,朝不保夕。

以上種種「火焚慶功樓」的傳說,說的有鼻子有眼,聽起來還蠻合情合理。

朱元璋的確是封建帝制史上最心狠手辣的皇帝之一,也的確將很多功臣斬盡殺絕,而且要斬草除根,誅滅九族,這一點沒冤枉他。

但按照各種歷史記錄,他手下的功臣除了「胡惟庸案」、「藍玉案」、「空印案」、「郭桓案」等幾場大案,沒有一鍋端的,而是一個個殺的。

宰相胡惟庸,被害於洪武十三年;韓國公李善長,被害於洪武二十三年;涼國公藍玉,被害於洪武二十六年;穎國公傅友德,被害於洪武二十七年;宋國公馮勝,被害於洪武二十八年。

"火燒慶功樓"這件事最早出自清朝民間流傳的《英烈傳》評書中,既沒有出現在明史中,也沒有出現在張廷玉操刀的清編明史中,因此幾乎不具備真實性,只是清廷對朱元璋的醜化處理太過奏效,痛快淋漓地表達出了民間藝人對朱元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做法的痛恨,然而,這種藝術加工並不符合歷史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來現實 的精彩文章:

《三十而已》c位女主顧佳:最迷人的不是她的全能,而是她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