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來自克虜伯的日軍三八式15厘米榴彈炮,經歷兩次大戰的老爺裝備

來自克虜伯的日軍三八式15厘米榴彈炮,經歷兩次大戰的老爺裝備

日俄戰爭之所以被稱為一戰的預演,是因為這場戰鬥的進行方式幾乎與一戰的塹壕戰一模一樣,雙方都大量依靠機槍和重炮,也正是這場戰鬥讓日軍意識到了自己在重炮方面的不足,遂努力改變這種窘境。

不過當時的日本陸軍在和海軍的資源爭奪中處於下風,加上日本自身陸炮技術實力還不足,只能眼睜睜看著海軍開啟一輪輪造艦計劃。既然自研之路很漫長,那麼就通過軍購短時間裡獲得實力的增長也未嘗不可。

三八式15厘米榴彈炮

日軍瞄準的是克虜伯於1905年設計的150厘米榴彈炮,嚴格來說火炮口徑並非15厘米,而是149.1毫米。因為1905年是明治天皇38年,因此這款火炮被稱為三八式十五厘榴彈炮。日本最初直接購買成品,到1911年時開始進行自產,誰也沒想到這樣一款一戰前服役的重炮,在日軍手中竟然陰差陽錯地使用到了二戰結束時。

38式雖然是一戰前近十年才設計的重炮,不過該炮在當時還算不錯,設計中規中矩,用上了液壓彈簧後坐力系統這樣的新技術。設計之初預計使用8匹馬拖曳行軍,不過這個標準顯然更適合擁有優良馬匹的歐洲。

三八式15厘米榴彈炮

這款榴彈炮重2.25噸,採用11倍徑身管,長1.64米,可以發射高爆彈、燃燒彈、煙霧彈等彈藥,後來還增加了破甲彈,炮管俯仰角度0°~42°,方向調整隻有5°,火炮炮口初速度290米每秒,最大射程只有5900米。

作為一種早期的榴彈炮,38式在一戰前期仍然具有合格的性能,在一戰中後期則與一流水準拉開差距,但日軍周邊並沒有太強的作戰對手,38式仍不失為日本陸軍的主力重裝備之一。

三八式15厘米榴彈炮

38式參與了30年代爆發的中日戰爭,對於缺少重炮的我國軍隊無疑是一個難纏的對手,但是當38式面對sFH 18式150毫米重炮時,它的射程劣勢立馬凸顯出來,曾在一些重要城市的戰區吃過虧。

1942年,日軍將38式撤離一線戰場,不過38式沒閑多久。東南亞的戰鬥中日軍裝甲部隊遭到對手,連M3斯圖亞特這樣的輕型坦克都能和日軍裝甲主力一較高低,之後走上戰場的M4更是達到了日軍重型坦克的標準。

三八式15厘米榴彈炮

為了加強日軍的重裝備,日本陸軍在1944年7月,向技術本部第四研究所提出用舊式火炮改裝自行火炮的要求,於是三八式榴彈炮被裝上了九七式坦克的底盤,製成了四式自行火炮,使用破甲彈時能擊穿150毫米均質鋼裝甲,對M4也有直接威脅。

不過四式自行火炮本身改裝不算好,缺少裝甲防護,載彈量只有28發,射速過慢,更重要的是數量還很稀少,少量被運用於菲律賓抵抗盟軍,一部分則用於訓練士兵及防守本土。1945年二戰結束後三八式15厘米榴彈炮也退出了歷史,結束了它的服役生涯,雖然二戰中有不少一戰老裝備在二戰中使用,但是如三八式這樣堅持的最後一刻的還是非常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二戰T14突擊坦克,被英國帶偏的設計,美國版的步兵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