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名人輩出,誰能入選「中國豪傑」?這名日籍華裔作家選了十六位

中國歷史名人輩出,誰能入選「中國豪傑」?這名日籍華裔作家選了十六位

中國歷史名人輩出,評一份「中國豪傑」名單,誰能入選?這份名單難也不難,難在如繁星般閃爍的豪傑們令人難以抉擇,不難在如果有一個清晰的標準,便知道如何篩選。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各不相同的名單。日籍華裔歷史作家陳舜臣從漫長的中國歷史中挑選了十六位「英雄豪傑」,寫成傳記《中國豪傑》。

作者:陳夢溪

《中國豪傑》 【日】陳舜臣 著 梁適雨 譯 北京出版社

陳舜臣的中國豪傑名單是:范蠡,子貢,呂不韋,張良,漢宣帝,曹操,苻堅,張說,馮道,王安石,耶律楚材,劉基,鄭和,順治,左宗棠,黃興。陳舜臣不願說什麼高深的道理,只說:「歷史上有很多這種人,而我要從中國歷史中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選十六人來寫。若要說這種選擇有什麼標準的話,只能說是我個人的偏好。」

陳舜臣特意在劉基一篇中解釋為什麼沒選朱元璋一樣一樣「任性」:「筆者本人對明太祖怎樣也喜歡不起來,實在不願意把明太祖歸為英傑之列」,而且「明朝絕對不是個光明的朝代」。他在文中列舉了種種明清時人詬病朱元璋的文章並加以分析,自圓其說。不過,這個「不光明的朝代」中竟有兩人(劉基和鄭和)入選,可見他也並不是對明代抱有偏見。對另一位皇帝永樂皇帝朱棣,他便對許多歷史學家的批評不屑一顧,他看來,朱棣雖然在位期間也有大量朱元璋時期的冤獄和肅清,但只動搖了達官貴人的利益,平民百姓還是過著太平日子的。

細細讀來,我們會發現陳舜臣閱讀歷史後獨立思考,有著清晰的價值觀,那就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用白話說就是,以人民的利益為判斷標準,不被史官的記載所誤解。

被前人寫「壞」了的歷史人物首推曹操,《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膾炙人口,令大眾對曹操抱有「亂世奸雄」的刻板印象,陳舜臣卻為這位梟雄打抱不平。「曹操是法家中怪物一般的存在。」一句話概括了曹操的諸多爭議。評價歷史人物看重什麼?是名聲還是文義?陳舜臣給出的答案是十分現實主義的——看是否有利於人民。

曹操的殘忍、多疑是他最大的污點,但陳舜臣敏銳地察覺到,三國史書中的曹操未必是真實的曹操,曹操的反派形象很有可能是後世牽強附會、以訛傳訛。他舉了一個例子,《三國演義》中有個著名的故事,說曹操逃亡途中借宿呂伯奢家中,聽到磨刀的聲音,就殺害了呂伯奢一家。事實上,書中講述了大量曹操因為重用人才而網開一面的事例,曹操的確敏感記仇,但同時又寬容愛才,希望天下英才為其所用。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固然感人,但曹操有著更多不為人知的敬重人才的事迹——兩相比較,劉備與孫權手下的人才儲備,其實根本不如曹操,只是關羽張飛的名氣更大。

曹操是個實用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做事只計算利害得失,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士族門閥政治佔據主導,但曹操不看重出身。「那些家世顯赫、行為端正,然而讓他做事卻辦不好的人,曹操是相當討厭的。」陳舜臣寫道,曹操信奉能力至上主義,比如他重用的人有山賊出身的許褚、任俠出身的典韋。陳舜臣還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曹操的文學成就,他看來,曹操正因為處理政治時異常冷靜,壓抑了個人情感,他的感情才會在詩歌上噴薄出來。

緊接著一章的苻堅,卻描寫了與曹操完全不同的一位理想主義者。苻堅是「五胡十六國」中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權的皇帝,但他在大眾眼中並不那麼知名。陳舜臣從歷史的沙灘中挑揀出這枚珍珠,他看來,這位少數民族政權皇帝的一生可歌可嘆,代表了亂世中理想主義者悲劇的宿命。

名人如群星閃耀的唐代,陳舜臣只選出一位「豪傑」,那就是武則天、李隆基朝的宰相張說。我想,作者是想通過張說,將初唐與盛唐串聯起來。張說出身微寒,在唐朝前期貴族統治國家的局面下,這樣家世的人幾乎不可能身居高位,但他趕上了武則天執政時期對人才不拘一格的錄用,武則天雖然在歷史上飽受史家抨擊,但陳舜臣認為她的執政是有邏輯的,並引用了明朝李卓吾的評價「有專以愛養人才為心,安民為念」。陳舜臣寫到,「張說深受門閥的嫉妒與憎惡,曾數次被貶,卻無數次奪回權力」,這樣精彩的一生,或許就是他選擇張說的最好理由。

另一位有爭議的人物是馮道,他在五代十國時期曾侍奉過五個王朝、十一個君主,司馬光在資治通鑒里評價說,他只有「小善」,而沒有「大節」,就像旅行社老闆一樣,他當宰相,皇帝彷彿住店的客人,是個投機主義者。中國古代推崇忠貞,所謂「忠臣不事二君」,每次馮道帶著百官恭候新君主的景象,都刺痛了後世文人。但陳舜臣卻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觀點,他認為馮道是個務實的人,並不奴顏屈膝,他曾為了老百姓的生計多次冒死進諫,他的「投降」也是不想亂世再添戰爭,百姓再遭屠城。作者看來,安頓百姓、拯救人民不是「小善」是「大節」,這是孟子重社稷,輕君王的最高原則。

陳舜臣在寫文章時清醒犀利,同時充滿感情。讀歷史時他時常淚流滿面,比如讀到司馬遷寫給任少卿的書信,諸葛孔明寫的《出師表》等,我想,每一個被選中的人物,一定是觸動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感情。陳舜臣在後記中寫道:「在每次寫作過程中,筆者都有與這些人物相識相知的感覺。」

陳舜臣被譽為「日本中國歷史題材大師」,具備深厚的中國史學養,他的評判標準反映了他本人清爽的歷史偏好和對人性、宿命與歷史抉擇的獨特思考。

與《中國豪傑》一起出版的還有《中國詩人》《中國畸人》《中國妖怪》三部。「我有時會停下筆來,想想這個人要是生在和平年代的話,他會度過怎樣的人生呢?」陳舜臣說,「這些豪傑們其實是生在不幸的時代里的有著宿命的人物。不用向他們學習,反而才是一種幸運。」

(原標題:意料之外的「中國豪傑」)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2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代十國名人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