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這些讓世界驚艷的技藝,出自這群大山裡的女人

這些讓世界驚艷的技藝,出自這群大山裡的女人

6 年來,

一條做過很多關於非遺的深度報道。

我們相信它是「民族記憶的背影」,

需要一直回望、守護。

非遺龍泉青瓷

非遺摺扇傳承人

杭州小伙在家裡建的非遺館

從關注非遺作品,

堅守非遺技藝的傳承人,

再到傳播非遺的普通人。

我們深知,

非遺重煥活力魅力的每一步,

都離不開傳承和傳播。

我們也深感興奮,

因為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和品牌,

正加入到非遺保護的隊伍中去。

作為記錄者去講述非遺的傳承故事,

作為傳播者去點亮非遺煥發的新火花。

點擊視頻,走進山裡的無價之姐

這一次,民生信用卡就將目光投向了一群在大山中守護非遺的「無價之姐」——綉娘。

走進大山,走近這 4 位中國傳統刺繡(羌綉、壯綉、黎錦、苗綉)傳承人,我們發現了和她們刺繡一樣精彩的背後故事。

她們之中有拯救了地震中瀕危刺繡技藝的長者;也有一生堅守刺繡,傳業百餘人的師者;

有將傳統刺繡推上國際舞台、暢銷海外的大師;也有推動家鄉發展,將家鄉的美景都用刺繡表達的「藝術家」。

她拯救地震中被毀的羌綉,大牌爭相找她出品

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有一個叫楊華珍的霸氣女人。

她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羌族刺繡傳承人。

2008 年汶川地震,楊華珍 51 歲。那一年,她所居住的古老羌寨和祖先留下的藏羌文化因為地震毀於一旦。

看著滿目瘡痍的家鄉,楊華珍很不甘心。

她說,自己不想讓有著 3000 年歷史的羌綉消失。

楊華珍出生在一個刺繡世家。

羌族人總會唱一句民謠?「外婆教給阿媽,阿媽再教給女兒 」??。

楊華珍早早就傳承了母親的技藝,成為小有名氣的羌綉高手。她也發自內心崇敬著這門技藝:

羌綉之中既蘊藏著藏羌人對於自然的崇敬,又飽含當地的一方水土人情。

羌繡的代表:云云鞋

羌綉在日常服飾中的運用

為了不讓最古老的羌綉——這份 「藏羌文化的根基」 失傳,楊華珍在地震後,立刻組織災區婦女開展藏羌織綉文化遺產的收集整理,先後成立了多個藏羌綉機構。

羌綉也在 2008 年正式進入非遺名錄,楊華珍更帶著這門技藝走向世界的舞台,先後與植村秀、星巴克等國際大牌合作。

楊華珍知道,像她這樣,傳承、堅守、發揚著一方非遺技藝的綉娘,還有很多,遍布在祖國的大江南北。

但她們就如視頻中呈現的那樣,穿著傳統的服飾,堅守著傳統的技藝,卻鮮少有人聽說過她們動人的故事。

她一生堅守壯綉,授業百餘人

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刺繡傳承人,非遺姐妹花陸蘭珍和陸蘭春,從 20 來歲起,就在大山中從事壯族傳統彩繡的傳承工作。

她們說,壯綉在一個女人心中非常重要,自己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它。

陸蘭珍在 43 年刺繡生涯中,不僅總結出了具有壯族特色的彩綉技藝方法?(處理土布、綉色搭配、服飾設計、產品製作等方面),更先後授技 200 多人,師帶徒 9 人,將壯綉這門非遺傳承給了更多人。

她斬獲多個大獎,將黎錦推向世界舞台

在中國的最南邊,海南五指山市人劉香蘭,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黎族織錦技藝的傳承人。

她說,黎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黎錦。

深知黎錦是文化傳遞者的劉香蘭,13 歲向母親學習,15 歲獨立織錦,而後更是多次斬獲大獎。

她編織的黎錦作品成為了黎族的一張名片,暢銷國內外,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異彩!

她 6 歲習苗綉,將家鄉的故事用針線訴說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刺繡傳承人龍明花,是貴州凱里人。

她說,苗綉里有她們走過的山,走過的水。

在凱里大山中長大的龍明花 6 歲起就和外婆學習苗綉。

從小,她就會將家鄉的植物、花卉、動物紋樣等運用在刺繡作品中,將苗繡的艷麗色彩和繁多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些綉娘們手中握的針線,不僅守著一門工藝,更守護著家鄉的故事;

她們手中護著的這些非遺瑰寶,書寫著民族的文化,更傳承著中華民族千年的歷史。

「守藝人」是她們當之無愧的稱號。

走出大山,

如今也有一個殘忍的現實擺在我們眼前,

這些非遺和它們背後的傳承人,

正在消逝

通過民生信用卡的鏡頭,我們看到了非遺另一種處境:

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手藝人,不得不離開家鄉去外謀生。

她們沒有時間與精力繼續傳承祖輩的技藝,她們開始扮演另一種身份,與祖輩漸行漸遠。

民生信用卡通過兩支影片的對比,向大眾拋出了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

如何才能讓非遺被重視、留住守藝人?如何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如何創造性地轉化和創新發展非遺?

如民生信用卡所說:我們不僅要「綉」出來,更要「秀」出去。傳承和傳播,是非遺保護的兩隻翅膀。

只有當越來越多人被普及,自主地去傳播,中國那些散落在大山大河裡的珍寶,才會被更好地銘記與傳遞;那些守藝人才能與我們普通人共傳承,沉澱千百年的民族文化。

中國非遺分類

*公開資料,艾瑞諮詢研究院繪製

當今社會,很多人對於非遺的認知仍舊是非常淺顯的。何為非遺,為何保護,它與普通人的關係又是什麼?

我們首先需要打破偏見,認清非遺的兩面性。

一方面非遺是古老的,它凝聚著祖輩的智慧,傳承著民族文化的根脈。另一方面它更應該是鮮活的,它是傳統文化在當代生活中的體現,既反映了世代相傳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又在時代變遷和自身的傳承中不斷豐富。

非遺不是距離我們很遙遠的,更不是生長在博物館、古籍中的。它是有溫度的、是活著的。

認識和行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國的非遺保護也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

從 21 世紀初開始起步,到如今躍上一個的新台階。從最初的文化報刊、電視綜藝普及,再到越來越多的網路媒體矩陣、品牌共同發聲。

越來越多的人認清了非遺在歲月變遷中的意義,更一步步學會:活態地去傳承非遺,在創新中去發展非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 的精彩文章:

疲憊時喝的「QQ治癒奶昔」,好喝不長胖,一瓶甩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