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PC-98和東方Project:90年代日本的電腦之王

PC-98和東方Project:90年代日本的電腦之王

點擊上邊的「機核」關注我們,這裡不止是遊戲

聲明: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機核平台立場

文章目錄:

IBM PC與改變世界

日本解決方案與NEC電腦

改進,優越性和限制

文字遊戲革命

東方Project :PC-98的數據寶藏

愛普生:從手錶到PC-98兼容機

PC-98發布與相關事件時間表

PC-9821 系列與部分主機一覽

結語:大家的努力

IBM PC與改變世界

80年代最大的事情,對未來影響最為深刻的事情可能有不少,但是IBM在1981年8月的時候推出世界上第一台IBM PC——IBM 5150這個事件,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最早的時候,各種電腦其實規格不統一,很多還是訂製品。比如最著名的Apple I主機,其實就是高度定製的產品,只是它很合適的出現在了合適的位置。

PC其實在一開始不是IBM提出的,只是IBM PC結構經過各家的推崇,逐漸成為世界標準,因此我們常說的PC就指的是IBM PC了。統一的電源規格,磁碟介面,擴展介面,內存介面等等,這些都是PC的特徵——通用性。

如今PC遍布各處,成為人們最常用的,也最適合電腦這一代稱的機器系統之一。特別在亞洲範圍內,PC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更不用說更早部署網路,有著更多廠商以及供應鏈供應商的歐美地區了。

日本解決方案與NEC電腦

1980-1990年時候,日本本土的硬體實力大增,得益於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台灣半導體,日本電子,中國英特網都在同步發展。而以索尼為代表的日本企業,也都提出各種高度集成的電子設備。

正值80年代初期,IBM作為先起之秀,已經讓PC遍地開花,但是美國人做的電腦自然有些不適合亞洲人的地方,價格高,不支持亞洲國家的字元。

( Commodore PET 2001 )

NEC全名為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作為跨國技術集團,主要提供信息化相關的服務比如通信,電腦硬體,IT方案等等。因為是集團所以旗下的產業非常多,在專業顯示器這一塊和EIZO、三菱是平分秋色的,很多朋友了解這個牌子也許是從找作圖顯示器時候聽說到。

NEC在20世紀70年代推出過PC-8001和PC-8801計算機,並且他們都獲得了成功,1982年,在研究了IBM開放的資料後,推出了本土的IBM PC,即IBM兼容機PC-98。

此後,PC98就開始成為日本最常用的電腦之一,在市場上一度成為統治地位,與原版的IBM電腦不是均分日本市場的關係,而是碾壓IBM兼容機的程度。因為本地化(日文顯示支持)的力量就是強。

但是到這裡可能會覺得有個奇怪的地方,就是為什麼僅僅是日本?早期的時候PC上各類軟體也沒有漢化類型,在這種情況下加上貨運以及交通,還有電源供電電壓不同等不方便因素,所以這一電腦最終只是在日本本土發售而沒有將其銷售業務擴展到國外。

也因此你會看到奇怪的現象,日拍上低價的PC-98到了美國Ebay價格能翻番,即使出一個90年代末期的顯示器也可以超過300美元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80年代時候,並沒有PC兼容機可以兼容亞洲字元,這導致很多信息化軟體無法跑在IBM PC和其他歐美計算機上面。

這一次就要來詳細的說一說NEC PC-98這一產品,它,如何改變日本。

改進,優越性和限制

1982年,也就是IBM PC發售的第二年,NEC推出了PC-98。

PC-98最大的改進之處也是其霸佔市場的理由,就是它設置了兩個圖像處理器,一個用於輸出基本圖形,一個用於讀取主板上的字型檔,輸出日文字元。

(NEC展示的字型檔)

在1985年的時候,NEC在第二代的PC-98的上面搭載了自己的CPU——NEC V30,這一個處理器相比較時下流行的Intel 8086來說性能會更好一點。當然按那會的營銷策略來說,用戶也可以選擇8086處理器。

而到了1989年時候,NEC在新的PC-98上又用回了Intel處理器,開始使用286,386等處理器,不過一些架構依然是NEC自家的,就像是現在採用酷睿或者至強的MAC一樣。

PC-98在早期時候也就是80年代那會運行的是NEC自家的一個操作系統,這一個操作系統是一個日文操作系統,非常適合日本市場和日本用戶。

PC-98蘊含了NEC自己的新鮮舉措,比如90年代的PC-98,採用的是自己的分區表IPL,這個分區表設計使得PC-98可以同時擁有雙系統,而這一個功能在90年代的IBM PC上是無法實現的。

但是也有一些缺點,PC-98不兼容除了日文系統以外的系統,也就是你只能安裝日文的Win95,Win98以及DOS/V一類的。

因為GPU性能不行,1997年更新的NEC PC-9821系列才能裝上Win95和後面的Win98。然而Win95之所以叫Win95就是因為1995年發售,這都過兩年了。

IPL雖然感覺很先進,但是PC98的BIOS卻不支持設置啟動順序,PC98主機啟動時候只能依照軟碟機----NT內核操作系統----NEC操作系統的順序來啟動。

PC-98的限制最大一點就是性能,特別是圖形性能。90年代末期的PC-98完全陷入困境,很大因素就是擴展性有限,因為只是PC的兼容機,所以並不是所有配件都能用PC的。而一些板載的硬體比如GPU,性能完全比不上同期的獨顯PC,1994年就有ATI Mach 64了。

文字遊戲革命

80年代最成功的的遊戲機FC,還有後面的SFC,N64等遊戲機有著相比電腦來說更低價的特點,這使得許多的普通人可以在家享受電子娛樂。但實際上對於廠家來說,任天堂其實並不「良心」。

為了擇選優秀廠商,任天堂在80-90年代時候,故意把遊戲機的開發機的價格定得相當昂貴。單台FC開發機大約三百五十萬日元,而SFC則為七百萬日元,而廠商隨便採購就需要多台

(NES測試機)

在90年代,PC-98和IBM PC兼容機們進入386處理器的時代,這就好玩了,遊戲機上發遊戲要經受Nintendo審查,還要買昂貴的開發機,測試機和繳納授權費,但是給電腦開發遊戲用電腦就可以,IBM和NEC也不會過來要授權費。

(NEC也有自己的遊戲機,但沒火)

因為PC-98價格合理,加上本來也是為日本市場專門開發的。所以,日本的廠家就考慮在PC上發售能最大化體現PC性能和廠家想法的遊戲了,這些遊戲自產自銷,也沒有想著全球發售或怎麼樣。

然後,90年代,文字遊戲就像是井噴一樣爆發了。

NEC PC-98還有EPSON PC-98電腦,這一堆電腦價格比IBM PC的均價更低一點,而性能並沒有很大差異。加上有遊戲玩,所以在那會為了打遊戲買電腦的玩家就有很多,90年代日本電腦依然昂貴,不過玩電腦遊戲的人還有電腦軟體和玩家都在指數上升。

(愛普生PC-486NOTE AV)

90年代最具有革命性的是什麼?文字遊戲!在那個時候興起的文字遊戲中,出名的幾乎都是成人遊戲,因為PC-9821的畫面達到640*480,用於展示這些圖形可以說非常的不錯,所以我們可以聽說許多90年代的黃油,例如《同級生》、《BE-YOND》、《臭作》等等等等。

甚至在那個年代就有文本配音,比如D.O的《虜》,這也是在PC-98上可以實現的。所以稱呼PC-9821為黃油機可能也可以?

這些針對年輕人的文字遊戲,主要特點非常明顯,各家都有各家的特色,想法多樣,劇情和系統做的也不錯。畫面精細度和如今相比也沒有什麼差別,甚至全語音都有了。

文字遊戲用電腦來玩是最佳的一個選擇,並且滑鼠和鍵盤還有PC的性能,可以很好的發揮以多媒體信息為主的文字遊戲。

Kanako(1994)

在PC-9821模擬器的啟動面也可以看到,這台機器對日本老玩家和其他國家的老玩家來說,主要用途就是推那些精美的GALGAME。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KONAMI 1994年在PC-98上發布過一款極為優秀的作品《宇宙騎警》(Policenauts)。這一部作品定位雖說一樣是文字遊戲,但是過場找了找了最優秀的動畫公司來做,加上鏡頭設計優秀,所以頗受好評。

當然,當把KONAMI和90年代放一起,任何人都會聯想到他,沒錯,《宇宙騎警》是由小島秀夫編寫和導演的。

除了文字遊戲,其他遊戲在PC-98上面的表現也同樣優秀,PC-98的2D性能不錯,也因此精細的畫面得以在玩家的面前呈現。

東方Project :PC-98的數據寶藏

作為日本同人的一霸,東方Project的原生態表現形式應該是遊戲,而PC-98上一共有五部東方Project的作品,通常也稱呼為東方舊作。

按推出時間順序,從1996年開始分別是《東方靈異傳》、《東方封魔錄》、《東方夢時空》、《東方幻想鄉》、《東方怪綺談》。

作者ZUN在PC-98上最先推出的《東方靈異傳》,這是東方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東方Project整個文化以及延伸的開端,不過和之後作品比較,這一款是唯一的一個打磚塊遊戲,但是玩法上加入了射擊和衝刺等元素,主角和之後Windows時期的主角靈夢基本樣貌一樣。

到了第二作《東方封魔錄》,這一系列作品的基本玩法才算是定下了。當然主角依然是紫色頭髮的巫女形象。

畫面元素大幅度增加,不過到這裡可以看出來界面也已經定型,在位置擺放上和十年後的東方作品無太大差別,只是這時候還沒有出現擦彈設定以及低速移動模式,BOSS血條也沒有。

為什麼要把PC-98和東方Project聯繫起來?主要是因為從東方舊作上可以看出技術演進,也能看到PC98的性能表現,包括但不限於高幀數,半透明圓形繪製等。

第三部作品《東方夢時空》,這一部作品有一兩位沿用到後面的角色,比如魔理莎。

玩家可控的自機數量也是幾個舊作中最多的,每個角色都設定了不同的技能和符卡。

在《東方夢時空》中創新性的設計了對戰這種遊戲形式,而人物也有蓄力發出不同技能的設定,一定程度來說是很先進了,同期沒有採用了同樣系統的遊戲作品。

到了東方舊作第四部《東方幻想鄉》,兩大主角徹底確立,人設也和後面的沒有明顯差別。

遊戲的玩法上回歸到第二作傳統的STG玩法,並且這一部作品加入了慢速擦彈模式和擦彈的設定,到這裡東方作品在基本系統上就確立了。

人物半身像的加入,和BOSS的對話。

還有BOSS血條,到了第四作後除了畫面以外其他部分與現在沒有很大區別。

並且第四作中有一首非常熟悉的原曲,對我來說是一聽就懂的那種。

第五作《東方怪綺談》是PC-98平台的最後作品,角色增加到4個,在第三作出現的Mina也和風見幽香、魔理莎等作為本作品中可操控的自機。

因為此時1997年了,ZUN也差不多轉戰到有更高性能以及更優秀開發環境的Windows平台,所以第五部作品在系統上和上一部差別不大,主要增加了擊破音效。PC-98這一個沒有3D性能的電腦已經發揮到極限。

東方Project的幾部作品在音樂這塊都有發揮了PC-98的特性,展示出多通道音源的優秀效果,MIDI音效應用的很好,從這裡也可以看到東方Project第五作調用了FM音源多達5個通道,但實際上用於PC-9801的YM2203僅僅有3個。

所以神主在製作第七作時候使用的應該是1995年以後的型號進行開發,或者安裝了更新的音源卡,粗略的講也可以叫音效卡不過有點不一樣。

PC-98如果裝有高型號的雅馬哈YM2612,那麼最高可以有6個FM通道和3個SSG通道,神主只用到了其中5個FM和1個SSG。

從文件以及文件的歷史上,可以看出來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說我運行的這一個副本,應該是在14年左右被整理的,而《東方怪綺談》的發售時間看樣子應該是在1997-1998年左右。不過這個副本中除去14年和20年外,還有99年的修改記錄,KAIKI101實際指的是《東方怪綺談》主程序V1.01版本 。

這一個時間記錄與ZUN發售這個作品的這個V1.01補丁的時間是一致的,也就是貢獻這一個副本的作者,通過某種方式更新了這個線上發布的補丁。

從這些作品中能看出來的缺陷也是有的,我提及多次PC-98的圖形性能乏力,同樣在東方作品中也出現了,所有作品都是採用網點或者柵格來展現出一個漸變效果,還有近似半透明效果。

東方舊作是神主ZUN自產自銷的,包括載體,封面,燒錄等等,也因此,如今這些存世的軟體副本極為稀有,也因為東方系列的知名程度,所以有著很驚人的價格。

當然即使再貴也依然有硬核(有錢)粉絲購買並用於收藏,畢竟這些載體所搭載的不是遊戲,更多像是無法被替代的輝煌歷史。

在尋找東方舊作的時候,我其實遇到個問題就是PC-98的軟體似乎有大量的流失的情況,這個流失情況遠遠比DOS平台來的嚴重。不知道有沒有來整理和保護一下這些數據遺產。

在BING搜PC-98,除文字遊戲,就是東方的作品。

愛普生:從手錶到PC-98兼容機

既然有IBM PC兼容機那麼自然會有PC-98兼容機,也就是不是由NEC生產的PC-98,這就是愛普生在同期做的事情。

愛普生(Seiko Epson),這一家公司目前來看主要業務是印表機與印刷行業,家用商業和工業級都有,它的前身是1942年成立的精工,其中賣手錶的精工儀錶就是在做幾十年前的老業務。

那麼,一個做手錶的是怎麼開始做印表機和電腦?

在1961年的時候,精工擴展業務,成立了一個公司用於製造手錶基本零件,然後這個公司好巧不巧的中標了1964年的奧運會計時器,於是就開始開發電子印表機,正式從做鐘錶延伸到做計算機周邊。

1968年時候向市場提供了微型印表機,就是這種像是熱敏印表機一樣的裝置,這種裝置大受歡迎。同期不少計算器都有裝配,包括卡西歐等。而愛普生就向製造電腦的行業又近了一步。

1982年7月,Epson發售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提電腦HX-20,這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筆記本電腦,因為早期其他的一些提箱式電腦並不具備電池供電,不用外接設備就能使用的特點。

(這一台能從磁帶讀取軟體,還有一個熱敏印表機)

(IBM的「可攜帶」電腦)

並且,HX-20的重量只有驚人的1.6Kg,這甚至只有同期的彩色顯示器重量的1/2,當然它的性能和同期台式機比起來會差一點,用了兩個日立 6301處理器。

當然,我認為HX-20的意義是提供給全世界一個想法,這感覺就像是蘋果在2007年發售了iPhone一樣。所以一段時間內這類攜帶型的筆記本電腦出現了不少。

(Epson PX-8,1986年產)

除了日本本土,其他國家的廠商也設計出一些類似的,可以運行BASIC語言程序,具有磁帶讀寫與印表機功能的計算機。

自此,就是Epson從做手錶到做電腦的路途。那為什麼又會做到PC-98?其實在1984年之前,是有研發過自己的台式機的。然而IBM PC和NEC PC-98來勢洶洶,根本沒有愛普生的位置,從市場角度來看,愛普生自研電腦全部失敗了。

(IBM ?convertible 5140)

1984年,愛普生出於生計被迫開始研發IBM PC兼容機,這讓公司內部出現了一些「愛國「分歧,日本國產的東西做不好,就去抄美國人的產品?在1986年初轉機出現了,Epson領導層一拍腦袋,宣布研發能兼容PC-98的電腦,這下員工心態和市場問題都能一併解決了。

但是,兼容機講白了還是天下一大抄,NEC那邊本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Epson這邊到1987年時候,要發布一個名稱為Nikkei的PC-98兼容機,並且瞞著NEC。本來就是放任你們搞一搞結果越搞越大?NEC不高興了,直接跳出來指Epson的電腦和PC-98有很多相似之處,並且存在版權問題。

比如Epson要發售的PC-286 1-4這台電腦用的是Intel 80286,而NEC PC-98那邊也用同款CPU,後面調查還發現Epson的BIOS有一部分代碼和NEC PC-9801的一樣,簡直不能再明顯了。

愛普生甚至連音源都用和PC-9801一樣的,這也使得愛普生的電腦確實很好的兼容了PC-98的各類軟體。

所以,目前來看Epson做的是PC-98兼容機,但這個卻並不是和NEC合作產物,沒有那麼正大光明,這些PC-98兼容機很大可能是逆向NEC的軟體和硬體設計並進行修改,最終生產出的」Epson電腦」。

PC-98發布與相關事件時間表

1981年8月:IBM PC引入到亞洲。

1982年:NEC推出PC-9801架構,兼容PC但並不是IBM PC架構,298,000日元起,約同年的1200美元,低於同期IBM PC的1565美元起。

1983年:推出改進的PC-9801E,採用的是性能更好的8086-2。

1985年:PC-9801VM裝有性能比同期Intel更好的NEC V30處理器。

1986年:NEC推出裝有80286的PC-9801VX。

1990年:IBM推出Dos/V 日文操作系統,使得更多IBM PC兼容機可以支持日語,PC-98的市場地位開始動搖。同年PC-9821推出,這個架構所裝配的處理器從386一直延伸到奔騰2。

1995年:微軟發布Windows 95,對日文軟體兼容性大增,PC-9801 因性能不足無法使用這一系統。

1997年:NEC PC-98 21NR300,這一台是最後的PC-98筆記本,經過提升的GPU使得這台電腦可以安裝Windows 98和Windows 95,最高支持Windows 2000,同年NEC宣布停產PC-9801模具。

1999年:PC-PTOS 3.4發布,這是NEC的商用系統的最終版本。

2003年:NEC宣布PC-98退出市場,徹底落幕,日本生產的計算機全部採用PC架構。

PC-98 系列與部分主機一覽

PC-9801作為早期的PC-98架構,形態特徵很明顯,龐大的軟碟機,復古(雷同)的外形。

光一個附帶的軟碟機幾乎就有主機本體1/2那麼大,非常的厚實。

而後面推出的NEC的PC-9821是目前留存最多的,這個架構的PC-98依據產品定位分為了Fellow,Mate和Canbe這三個系列。其中Fellow是針對商用的用戶,類似於現在的戴爾、聯想商用台式機等,而Mate則是針對精英用戶和高端商用,像是如今華為的MateBook X的定位這樣。

還有Canbe這一個系列則是家庭電腦,提供給普通家庭購買使用,甚至有一體機,看著有點像同期的蘋果麥金塔。

PC-9821架構的各種模具型號多達83款,當然很多是一些小的修改以及升級,但也能說明那會PC-98的產品線有多麼龐大了。

PC-9821NE2,這一個是那個年代的輕薄本,比同期的其他機型更為的輕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就是小巧,可以看到空格鍵下方電腦側面的滑鼠,感覺並不是一個好的的設計。

PC-9821NE3,相比較NE2,取消了C面的液晶屏而改用LED燈來指示電源,鍵盤,電池等組件的狀態。

PC-9821Nr13,筆記本電腦,內置軟碟機,使用奔騰處理器。

它的體積相比較PC-9801的那些筆記本已經有了明顯的縮減。

PC-9821Xa13,搭載了光碟機的PC-9821。

PC-9821XB10這個是工業電腦的系列之一,工業電腦比較典型的就是有一些串口輸入輸出,然後這一台比較有趣的是我發現它除了支持視頻輸出還支持視頻輸入。

PC-9821RA43,這一台同樣是工業機型,採用了奔騰初代處理器的PC-98主機,算是PC-9821的中期版本了,因為最多也就支持到奔騰II這樣,可以看出來,提供了三個除了PCI插槽以外的擴展口。

PC-9821XC13,硬碟的容量為3.2GB,RAM大小64MB,這時候已經進入Win95時代了,不過這個配置因為內存小了也用不了Win98。

作為97年左右的機型,配備有PC光碟機,配套有Windows95,鍵盤帶有Windows徽標,軟盤尺寸也更改為3.5。

結語:大家的努力

1986年的時候,IBM的PC已經發展許久,而中國也在大張旗鼓的嘗試讓計算機進入到各家各戶,只是因為價格最終使得這個計劃可能未能達成老一輩的想法,但是依然代表了同期大家對於未來的嚮往和期盼。

(國產長城計算機)

微型計算機,在商業上的應用還有普及也開始了,許多先進的企業重視微型計算機的操作,並組織人員學習操作PC。80年代初期,信息部和清華大學聯合發布了中華學習機系列,這個系列產品是兼容Apple IIe這一款1983年發售的較老的計算機。

在科研人員努力下,輔佐上強大的生產能力,擁有原價1395美元的Apple IIe九成功能,採用同樣的6502處理器的中華學習機,僅僅需要900左右人民幣即可擁有。相比較「美國貨」,中國產的電腦在不但優秀而且便宜。

IBM如何讓PC變成全球產品,成為聯想,康柏,NEC,戴爾等各個廠商都能製造的一個架構?其實很簡單,IBM把除了BIOS軟體以外的所有資料,包括尺寸,介面,電路等悉數公開,世界最終變成了我們可以拿Nvidia的顯卡插在Intel的主板上的樣子。

NEC在1970年到1985年之間把資產提升了150%,所憑藉的就是微型計算機的浪潮,在那個計算機開始普及的初期,大家都對於這些非常有熱情。每次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出現,又會感動一批又一批的人們。這種感動將傳遞下去,直到未來。

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核網 的精彩文章:

「Glive」本周讓我們再次進入「火線夜之城」
《軒轅劍柒》封測試玩感受:一種全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