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究竟是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心理學家這樣說

究竟是人之初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心理學家這樣說

孔子認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卻稱:「人之初,性本惡」。在心理學界,洛克提出心靈的「白板說」,指的是人出生時,心靈猶如一塊白板,最後呈現什麼狀態,取決於後天的描繪。

古希臘哲學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人天生的「四氣質說」,分為粘液質、黃膽汁質、黑膽汁質和血液質。

羅馬時期的生理學和心理學家蓋倫,繼續發展希波克拉底的「四氣質說」,分為多血質、粘液質、抑鬱質和膽汁質。

因此,人的心靈本質究竟是善還是惡,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在心理學界沒有定論。

但在近期比較科學的說法是:人是由天生氣質和後天環境共同塑造的。其中,先天氣質沒有善惡之分,只有內向外向之分。

人的本質是社會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系統解釋了關於人類本質的問題,認為人的本質是社會性,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也就是說,人的本質跟隨社會環境能動變化。

其中,重要的點在於社會環境和能動。人不是完全跟隨社會環境變化的,而是通過社會環境和自身思維模式,能動地進行反饋輸出。這也印證了當代心理學最科學的解釋。

心理學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一門學科,因此想要弄懂心理學,必須回歸到哲學界中。另外,現代科學都是從哲學中應運而生的。

由此可見,心理學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科,它來源於現實。心理學的任何現象都必須和現實條件相聯繫。如果單獨理解心理學,就如同天書一般,不免會陷入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

比如常見的登門檻效應,指的是人們可以對他人提出小的請求,後逐漸擴大請求,以此來達到自己的最終目的。教條地理解這個效應,就會弄巧成拙。

首先,小請求中的「小」並沒有明確解釋,究竟多小叫小?其次,逐漸擴大請求中,時間節奏是什麼樣,擴大的範圍是多少?再次,這個效應是任何情況都可以使用嗎?

在心理學中,一般沒有精確的表述,每個人的理解都會有偏差。對於效應的適用條件,也沒有全部梳理清楚。如果這樣來理解人性問題,心理學是不能給出確定答案的。

人性具有同質性

人性是否真的沒有規律而言呢?顯然不是的。雖然現實的情況變化萬千,人們的反應也各不相同,但是通過概率判斷,人性在大趨勢上有同質性。

這個同質性可以用三個點進行概括:一是求存,二是趨利避害,三是種族繁衍。

具體解釋為,人們在面對生存威脅時,道德和法律都會被暫且懸置,只要有條件和機會,任何威脅人們生存的因素都將遭到排斥。

在求存的基礎上,人們的共同性是趨利避害,喜歡得到自己需要的,討厭被強制索取。

這兩點適用於一般情形,如果碰到種族危害,比如當子女、民族、人類受到威脅,在適當的時候,人們也會選擇犧牲。

第一點和第三點都很好理解,第二點需要作出具體說明。

「得到需要、討厭付出」並不能從字面上狹義理解。首先,人類的需要有很多,包括物質、榮耀、存在感、自尊感、被需要感、自我效能感等等,相對應付出也是多樣化的。

在人際交往中,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付出,另一個人恰好需要這份付出,並回饋信任和肯定時,表示雙方處於共贏狀態,互相滿足了自我需求。

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付出,但另一個人並不需要,由於某些原因也給予了「付出者」一些正面回應時,所謂的「付出者」就變成了索取者,他索取了他人的回饋,但沒有滿足他人的需求。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習慣用物質來衡量付出和給予,真正的付出者很多時候被當成索取者。有時候你對一個人越好,他卻越來越討厭你,說明他根本不需要這份好,而你成為了索取者。

一個人被索取了自己不願意付出的東西時,就會產生厭惡。因此,人們得出人心本惡的結論時,大概率是沒有理解人際交往的運作邏輯。

真正滿足他人的需求才能換取回報,自以為是地付出會違背人的同質性。深刻理解求存、趨利避害、種族繁衍,不以善和惡片面定義人類,才能真正摸到人的本質,從而作出正確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所有的憤怒,都源於一個問題
人到中年後,那些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壓力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