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不願意與你溝通?三個辦法教會你如何重塑親子關係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代溝是大部分中國孩子和家長都存在的問題——兩代人在思想方法、價值觀念、生活態度、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的心理距離和隔閡。
但在我看來「代溝」是未被理解的愛,是零溝通釀成的失望絕望。孩子不是長大了才拒絕和家長溝通,而是大部分父母和孩子根本就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我是你爸爸,所以你得聽我的。」
「你要好好學習,長大好好孝順我。」
「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不聽話的不是好孩子。」
這些話語熟悉嗎?大概九成以上的中國孩子都聽過類似的表述吧。
很多家長就是如此和孩子溝通的,其實這根本不算溝通,這只是指令的發出。
溝通是兩個平等主體之間才能進行的,本質上是對對方內心的想法的探尋。但是中國父母習慣性地把自己擺在絕對權威者的位置,沒有能力反抗的孩子除了遵從別無他法。
他們幾乎不聽孩子說什麼,更別說探尋孩子的內心了,只要孩子成績好,沒有生理疾病的活著,他們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合格的父母。
可是孩子天生是敏感的,你對他的內心感不感興趣,哪怕你不說他也是能感受到的。孩子只有在感受到舒適、溫馨時,才會願意將自己的內心世界打開給你看。
所以他們在經歷多次的被忽視、被冷落之後,開啟了自己的防禦機制拒絕溝通。只要拒絕溝通他們就不用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情感傷害。
切斷溝通橋樑是他們對自己的保護,而這個橋樑一旦斷裂很難恢復。
每一個生病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生病的父母,與其糾結於孩子有什麼問題,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有什麼問題。
你是否在孩子渴望認同時處處打壓?
當孩子一身泥濘回到家,滿是驕傲的對你說今天踢球拿了第一名時,你是否滿臉不屑的說:「體育運動而已,有本事數學考試拿第一啊?」
當孩子拿著97分的卷子來到你面前,乞求誇獎時,你又是否挑釁道:「你們班最高分是多少?比你優秀的人多的是,有什麼好驕傲的?」
孩子的內心情感需求總是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他們就不會再向父母開口請求什麼了。
你是否總是敷衍孩子的傾訴?
成年人每天都要面對一攤子無邊無際的麻煩事,無心應付熊孩子的嘰嘰喳喳其實也能理解。當然如果你敷衍孩子,那就不要怪孩子成年以後敷衍你,甚至刻意逃避你。
因果輪迴,如果從孩子很小的時候你就對他疏於陪伴溝通,又憑什麼在自己年老的時候要求孩子陪伴自己。
你對孩子說過的那些走開,別吵了,終有一天會以同樣的方式回饋到你身上。
《正面管教》里說:父母不願意傾聽、理解孩子最終可能會喪失傾聽的機會,到最後孩子什麼都不願意和父母說了。
孩子拒絕和父母溝通,或許只是因為,他真正的感受從未被父母看見。
太多父母把子女視作自己的私有物品,儘管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的付出著,但子女並不領情,因為出發點不對。
紀伯倫在詩歌《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里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只有改變出發點,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於你的個體來對待,才是改善這一狀況的最佳方法。
如果孩子能在和父母的溝通中感受到理解、包容、接納、鼓勵、支持、力量等積極的情緒,那麼孩子是不會拒絕和父母溝通的。
如何改善和孩子的溝通問題?
一、嘗試看見孩子
渴望被看見,是人類極為本質的需求,而只有高質量的深度關係,才能滿足這一需求。
父母子女關係天然的具有緊密性,雖然很多父母后天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孩子推得越來越遠,但若能放下強烈的自我意識,讓孩子相信自己是被理解的,和孩子產生情感聯結並不困難。
重點在於你想不想?
二、傳遞積極的情緒
很多孩子對父母都是報喜不報憂,因為每次說到不開心的事情時,父母的情緒比自己還激烈,自己情緒都過去了父母還沉浸其中。
比如工作受委屈了,父母通常都會說別幹了回來吧。和同事吵架了,父母會說,是不是你冒犯了別人?
總之他們總是在傳遞一些消極的訊息,讓你覺得自己好失敗。很多時候傾訴並不是為了得到解決方案,它就只是純粹的傾訴。
如果對方只是傾聽,並對我們表達了理解,那這就夠了。
如果父母一遇到問題每次都是情緒失控,孩子又怎麼敢隨意的父母溝通,他可不是一句「挺好的」就概括所有嘛。
三、塑造自己的靈魂
很多家長自己平平無奇,卻要求孩子必須是成功人士。
在影片《天倫之旅》中佛蘭克只是一名電線工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可他卻要求孩子們必須出眾,無形中孩子們和他越來越疏遠。
所以與其把期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不如從自己著手開始,豐富自己的靈魂,讓自己變得有趣有內涵,孩子們會在無形中接收到你的影響。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你若想召喚另一個靈魂,首先你個靈魂得有一定的說服力,不然平白無故事態為什麼要向好的方向發展。
任何一種人際關係都需要我們用心的去經營,就像樹木只有經過修剪才能長得茂盛,什麼都不做,只會雜亂無章。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1]Ryan, R. M., Deci, E. L. (2004). Autonomy is no illusion.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xistential psychology, 455-481.
[2] 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3] Anthony, E. J. (1987). Risk,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n overview. The invulnerable child,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