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全民共享科學紅利!我國科普事業乘風起航

全民共享科學紅利!我國科普事業乘風起航

◎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王爍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給科普工作出了一道加試題。口罩該怎麼戴?手該怎麼洗?最細微的問題飽含著最急切的渴望。與未知戰鬥、與謠言賽跑,全社會都在期盼著科學的聲音。

實體科技館閉館,線上科普卻如火如荼。「健康守護——抗擊新型肺炎志願服務行動」36期直播訪問量超1億次、「科普中國」新冠肺炎答題活動參與量超過1億人次、全國116家科技館打造全天候開放的線上科普平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疫情應急科普工作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十三五」期間,科普方式、科普對象、科普思維等要素的全方位轉變提升正不斷豐滿著創新發展的科普之翼。

夯基壘台:科普氛圍更濃厚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要建設科學的中國,第一步是要使得中國人個個都知道科學,要使個個人對於科學上發生興趣。

2015年8月,中國作家劉慈欣攜作品《三體》登上了雨果獎的領獎台。這是中國作品第一次獲得科幻界的諾貝爾獎。時隔一年,《北京摺疊》再次摘得雨果獎桂冠。2019年,首檔天文科幻科普節目《從地球出發》在江蘇衛視播出,開啟了科幻劇形式普及科學知識的先河。

「十三五」期間,科普圖書創作熱度持續走高,市場需求不斷擴大。《中國科普統計2018》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出版科普圖書14059種,比前一年增加2122種,總發行量達1.12億冊;全國科普期刊出版種數和總冊數分別為1252種和1.25億冊;2019年,科幻電影票房佔國內總票房的比例超出了「十三五」規劃預期的15%。

形式更多樣、思考更深刻、故事更動人。優秀科普作品百花齊放,展示著五年來科普原創力、研發力、傳播力上的飛躍,也帶動著全民科學素養提升。

科學素養現狀,數字最有說服力。據最新發布的《國家科普能力發展報告(2019)》顯示,2006年—2017年,國家科普能力發展指數年平均增速為8.08%,2018年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8.47%。

飛速攀升的數字背後是全社會日益高漲的科學熱情。「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和改變著社會的方方面面,特別是重大的科學突破和發現對這個階段的中國人有著前所未有的吸引力,比如前段時間引起現象級反響的引力波和黑洞照片,這在以前是不曾有過的。」2019年6月,劉慈欣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評價。

立柱架梁:科普保障更健全

2020年9月,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在中國科技館內,孩子們可以搭上「科學」號考察船乘風破浪;千里之外的雲南麗江寧蒗彝族自治縣,在一片山間空地上,新星小學的孩子們也可以通過科普大篷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很希望今天參加這場活動的孩子們,未來能有人成為科學家」,從小在北京長大的中國科技館館員馮曉菁對媒體說。

從科技館到大篷車,中國科普搭建起一套跨越萬水千山、覆蓋全國的科普基礎設施體系。

據中國科協於2020年6月公布的2019年度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各級科協擁有所有權或使用權的科技館978個,全年接待參觀人數7479.4萬人;流動科技館1773個次;科普大篷車1057輛,全年下鄉次數3.5萬次,行駛里程737.8萬公里,受益人數1834.3萬人次。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回望2016年6月底,科普信息化建設累計科普信息資源只有5TB,科普中國總瀏覽量和傳播量累計36.02億人次;短短8個月後,僅「科普中國」網站累計生產內容近12TB,累計瀏覽和傳播量達到84.5億人次。

截至2019年底,5.6萬個科普活動站、176.7萬平方米科普畫廊、1384個科普傳播類網站、118個科普App、1909個科普微信公眾號、579個科普微博,牢牢把握信息化時代脈搏,科普基礎設施發展一日千里。

成事之要,關鍵在人。

「我們的歌曲是一種科普文化」,「青光眼樂隊」成員吳舟橋這樣認為。自2014年成立以來,這支由北京大學醫學院「85後」醫學博士組成的樂隊發行了《精神分裂》《甲亢》《全身麻醉》等專輯,把醫學知識唱進了歌詞里,把科學的種子播撒向普通人心中。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關注科普,投身科普。

時光回溯到2012年春天,中國首批6家高校開始了科普相關專業招生試點工作,2018年全國各高校已有500多名「科普碩士」順利畢業;2019年5月北京市人力資源保障局與北京市科協聯合公布《北京市圖書資料系列(科學傳播)專業技術資格評價試行辦法》,為科普工作者職稱評定打開通路。2020年7月,北京市75名科普工作者成為中國首批擁有高級職稱的科學傳播專業人才。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志之所為,則無不成也。」2017年7月,中國科協、財政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互聯網 基層科普服務」、創新眾籌、眾包、眾扶等基層科普服務新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基層科普公共服務供給新模式,為形成社會廣泛參與基層科普服務的生動局面指明了方向。

2017年7月,兩位「世界旅遊小姐」在中廣核大亞灣核電基地網路直播,吸引500萬網友圍觀互動;2019年,中廣核發起「尋找中國最科幻少年」活動,網路總話題閱讀量突破1.7億人次。

政府、企業、個人、社會組織,科普正在成為一項全民參與的工作。

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白希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要在21世紀中期把我國公民的科學素質提高到發達國家水平,必須實現由政府向全社會,由事業向產業化轉變。

成果惠民:科普紅利更廣泛

2020年9月28日召開的第二十七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上,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孟慶海指出,當代中國社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偉大社會實踐,中國特色的科普實踐,尤其是在基層實踐中出現了許多新變化、新舉措、新經驗。

以「面向未來的科學素質建設」為主題的第二十七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9月28日在北京召開。大會同期對中國科普研究所最新6項優秀學術成果進行集群發布。中國科普研究所供圖

「加快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特別關注少數民族、貧窮、邊緣、落後地區群眾科學素質提升,縮小城鄉和區域差別」,五年前《「十三五」國家科普和創新文化建設規劃》的高瞻遠矚如今已落地開花結果。

2020年10月11日下午,廣東湛江市界炮鎮聖女果基地里,「廣東百萬農民線上免費培訓工程」正式開課,短短兩個小時的直播課程吸引了超過345萬人次觀看。

在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暨大灣區電商節開幕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說:「現代農業的建設,需要一批高素質的農民,只有依靠他們,才能把農業建設得更強。」

2018年以來,在農村成立全國科普惠農鄉村e站聯盟、實施「新技術新產品下鄉,優質農產品返城」雙向服務;在城市,社區e站搭載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手段豐富著城鎮居民的科普體驗活動;針對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環保、健康、法律常識及相關職業培訓;針對留守兒童、農村婦女等基層弱勢群體開展專項工作。

2018年9月,首屆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舉行,來自全世界的科技、教育專家匯聚中國首都,交流提高全人類科學素質的經驗與思考。

從2018年開始,中國流動科技館就走進緬甸、柬埔寨等國家。2019年9月,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手蓄電池」「跳舞回形針」「磁懸浮燈泡」等科普項目吸引了眾多觀眾。

享受科學紅利,環球同此涼熱。正如中國科協黨組書記懷進鵬在首屆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上說:「提升公眾科學素質,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心愿。」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宋慈(實習)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福奇:白宮出現了「超級傳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