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雪地巡洋艦,二戰打得正慘它卻在南極科考,最後長眠雪地

美國雪地巡洋艦,二戰打得正慘它卻在南極科考,最後長眠雪地

南極科考是一件危險係數很高的事,從人類開展系統性的科考至今,有不少的科學家因為各種原因在那片冰原上凍餓而死,在累積了前輩們的經驗之後,人類也曾設計製造多種多樣的現代化設備,輔助相關人員執行任務,美國在二戰前就設計製造了一輛「雪地巡洋艦」,這是一種大型的輪式科考車輛。

上世紀30年代,美國政府為南極科考斥資15萬美元,用來為科考隊伍準備相關的設備,其中雪地巡洋艦是Thomas Poulter帶領的團隊從1937年開始設計的大型裝備,這輛車也被稱為「企鵝」或者「烏龜」。

這輛大型車在1939年才開始建造,在當年10月24日出廠前往波士頓,計劃在那裡的碼頭與「北極星」號貨船回合,一起前往南極。

雪地巡洋艦長17米,寬6.06米,車輪伸展出來高度4.9米,收起車輪高3.7米,滿載全重34噸,使用電傳動動力系統,2台150馬力的6缸直列柴油機,各自驅動一台發電機,然後再驅動4台電機,每台電機能輸出75馬力。

四隻大型橡膠輪是它的行走裝置,外徑達3米,寬0.85米,車輪表面光滑沒有紋路,這是避免結冰;車輪可以向上收起,同時用發動機的高溫廢氣進行加熱,避免橡膠因為低溫被凍裂。

車輛內部從前到後依次是駕駛室、機修艙、廚房和儲物艙、燃料箱、食物儲存室,以及後方的2隻備用輪胎,燃料箱可以存放9500升燃油,可供車輛行駛8000千米,最大行駛速度為48千米每小時。

雪地巡洋艦還能攜帶一架為南極設計的雙翼機,該機採用雪橇起落架,可以用來拓展考察範圍,飛機一般用雪地巡洋艦背部的絞盤拖上去固定,車背上還會攜帶3800升的飛機用燃油。

1940年1月,雪地巡洋艦抵達南極鯨魚灣,並在那裡從貨船上被釋放,船員們用木板搭建了一個坡道,不過等雪地巡洋艦抵達陸地後,這條臨時通道仍然被壓得破爛不堪。

之後在4名成員的操作下,雪地巡洋艦展開了十餘個月的科考工作,該車儼然成了一輛移動科考站,期間也曾更換輪胎等零配件,成員們對這輛車很滿意,尤其是人們擔心的南極低溫問題,成員們反映在車內睡覺只需要蓋上毯子就足夠了,車內相對來說非常溫暖。

不過進入冬季後,雪地巡洋艦在厚厚的鬆軟雪地上無法正常行駛,它的光滑車輪沒有足夠的抓地力,儘管成員們給它套上雪地鏈條也無濟於事,成員們還發現車輛倒車比往前開更有力,於是倒車行駛了幾十英里,之後仍然被風雪困住,成了一座「固定式科考站」。

在無法堅守的情況下,人員撤離了雪地巡洋艦,在之後的多次科考中,人們還發現了雪地巡洋艦的身影,它孤零零的被冰凍在雪原上,目前該車已經沒了蹤影,人們估計它遭遇了冰層斷裂隨著冰架移動到了海面上,或許已經沉入某處海底了。

雪地巡洋艦是一次非常大膽的技術嘗試,該車證明了相關的大型設備在南極科考中的價值,它的許多設計經驗也可成為後世的借鑒,美國科考隊伍依靠它完成了大量的南極科考工作,該小組曾經計划到南極鑽取冰芯,以尋找塵埃、探索遠古時期宇宙射線等秘密,雖然美國隨後將重心放在二戰身上,但對身處南極的科考隊伍影響不算很大,至於他們的研究成果到底如何,只有美國自己知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來自克虜伯的日軍三八式15厘米榴彈炮,經歷兩次大戰的老爺裝備
法國Reibel 1931機槍,隨坦克一起銷往世界各地的「著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