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圖靈獎得主斯發斯基:實現無人駕駛自主化還需幾十年

圖靈獎得主斯發斯基:實現無人駕駛自主化還需幾十年

自動駕駛技術何時能真正讓人類受益?這是一個讓學界和產業界爭論不休的問題。在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法國圖靈獎得主約瑟夫·斯發基斯(Joseph Sifakis)以及京都獎得主金出武雄等人工智慧領域專家,就無人駕駛何時實現,以及在無人駕駛實現前還有哪些工作要做等問題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採訪。

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京都獎得主金出武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無人駕駛無疑會做得越來越好。我相信未來在5年到10年之間,機器的駕駛能力會無疑會比人類駕駛員更好。」

金出武雄表示,無人駕駛在美國以及中國都開始落地,在中國的廣州和深圳,無人駕駛汽車已經落地,而在美國的一些城市,沒有駕駛員的全無人駕駛汽車也已經在開放道路上進行測試。

他認為,在機器和人類成百上千次的駕駛比較中,機器哪怕只有一次做得不好,也會影響人們對於自動駕駛的印象。「如果有一天通過機器駕駛,完全不會出現交通事故,那麼社會才會真正的接受自動駕駛。」金出武雄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沒有駕駛員的無人駕駛,只有在完全沒有出現交通事故的情況下,才能真正進入大規模應用。」

「未來我們需要去解決一些和在研究中不一樣的問題。比如說在自動駕駛的過程中,機器如果出了問題,責任應該歸咎於誰?我想很多人都會把責任歸咎於機器,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金出武雄表示。

圖靈獎得主約瑟夫·斯發基斯教授提出了「自主系統」的概念。過去五年,斯發斯基教授一直專註於研究自動駕駛汽車。他表示:「如果我們能夠建立自主交通系統,那麼這將為縮小機器和人類智能之間的距離邁出一大步。」

斯發基斯教授提出,自主系統一個重要特徵是它們管理基於系統本身及外部環境的知識,而且自學習能力非常重要。但他認為,真正建立自主系統可能會耗費人類幾十年的時間。

他表示:「這些自主系統通常很關鍵,它與博弈機器人不同,因為它們的目的是代替人類,需要應對非常複雜的網路物理環境,它們必須同時處理許多不同的目標,而且還要跟部分人類合作。」

斯發基斯教授認為,自主系統的開發非常困難,一方面是對環境認知有限,可能因為能見度低或者天氣不好;另一方面是決策的複雜性,並做出實時反應。「汽車是一個網路物理系統,在這樣的系統當中,集成計算機是一個大問題。」他說道。

他認為,多年來人們對自動駕駛的前景過於樂觀,汽車行業大型科技公司為此投資了上千億美元,但人們對於在如何從其他系統向自動駕駛汽車過渡的問題上仍然存在很多誤解。

「有人說自動駕駛汽車是安全的,因為我們已經開行了幾十億英里。事實上,這些觀點是基於一些統計分析,在這裡,如果你知道每英里的故障率,然後設定可信區間,就可以計算出故障所需的英里數。」斯發基斯教授解釋稱。

他特別提出,自動駕駛的發展分為「自動化系統」和「自主系統」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異,自動駕駛是由自動化走向自主化,自動化的階段,人類司機應當負有責任,自主化階段機器將能夠獨立做出決策。

「我們對於自動駕駛的願景是自主的願景,為了實現這一願景,我們需要更新的科技,以及工程方面的發展,我覺得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夠實現。」斯發基斯教授說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10月首批國產遊戲版號下發,多家上市公司遊戲在列
靠拍賣理論斬獲諾貝爾獎!細數「斯坦福師徒」的榮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