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愛恨交纏,難知難解 電影《莫扎特傳》闡釋天才與庸才不同的人生

愛恨交纏,難知難解 電影《莫扎特傳》闡釋天才與庸才不同的人生

上映於1984年的電影《莫扎特傳》,是筆者身邊不少朋友進入古典音樂世界的鑰匙。影片以莫扎特的前輩及競爭者薩利埃里的視角,回顧莫扎特短暫而傳奇的人生;這位天才音樂家的交響曲、歌劇、鋼琴協奏曲和彌撒曲等亦穿插其中,推進劇情,並襯托氣氛。片中出現的那首《十三件管樂器的小夜曲》雖不是莫扎特最出名的作品,卻尤其讓我念念難忘。

電影《莫扎特傳》海報

《莫扎特傳》上映後即引起熱議,斬獲翌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等八個獎項。以作曲家生平經歷改編的傳記電影通常在愛樂人之間口口相傳,較難為不熟悉古典音樂的受眾悅納,而捷克導演米洛斯·福爾曼顯然不滿足於僅僅為古典樂迷或是為莫扎特的粉絲們拍攝一部電影,他希望影片中不單有音樂,亦由音樂映照人性之光暗。

這部回顧音樂天才莫扎特生平的電影,並非全然遵照史事。片中,與莫扎特同樣活躍在18世紀維也納的作曲家薩利埃里成為最大的反派。他嫉妒莫扎特的卓絕音樂天賦,又憤恨自己寫不出同樣精妙動人的旋律,故而一次次地陷害或折磨這位不諳世事的音樂天才:縮短莫扎特歌劇的演出周期,刪改這位天才後輩的作品,甚至假扮成為莫扎特嚴厲的父親,不斷給病重的莫扎特以無止境的精神折磨……儘管歷史上的薩利埃里根本不是如此狠毒的角色(他在當時音樂界享有盛名,是維也納第一所音樂學院的院長,也曾擔任貝多芬和舒伯特的老師),但導演根據後世捕風捉影的傳言將薩利埃里與莫扎特簡化為截然對立的兩面(一邪一正,一陰狠一天真),實為加強影片中的戲劇張力,引觀者由彼及此反思並慨嘆當下的際遇與人生。

片名直譯是「阿瑪迪烏斯」,在義大利語中有「上帝寵兒」之意。薩利埃里之所以對莫扎特嫉恨至深,不止在於他討厭莫扎特浮誇的外表和放蕩的生活,不止在於莫扎特作品總能得到眾人喜愛,更在於他全然明白莫扎特的天分並非來自塵世,而是上帝恩寵,卻不解上帝為何偏偏挑選這樣一位其貌不揚、缺乏教養、性格另類的「怪人」來承繼這份世間難見的才華?電影開篇不久,薩利埃里即拋出這個詰問,正因為他無意間讀到《十三件管樂器的小夜曲》樂譜中那段再經典不過的單簧管與雙簧管對唱。

《十三件管樂器的小夜曲》創作於1780至1781年間,是莫扎特二十五六歲時的作品。對於一般作曲家而言,這個年紀尚未及成熟期,而對於八歲已能寫作交響曲的莫扎特而言,那個年紀的他早已是訓練有素的音樂家,輕鬆駕馭各類曲式,並充分發揮不同樂器的性格以達至新境。這首七個樂章的小夜曲又名「大組曲」,為雙簧管、單簧管、巴松管、法國號和低音提琴而寫,其中第三樂章單簧管與雙簧管的互動尤其為樂迷喜愛,也是片中薩利埃里單是讀譜便已自愧不如的動人旋律。

「起初,這曲子聽起來平平無奇……忽然,雙簧管奏出高音,只是一個綿長的單音,漂浮在那兒,然後單簧管接過旋律,將其引入甜美歡愉的情境中。」影片中,晚年的薩利埃里仍清楚記得初讀莫扎特此段曲譜時難以言說的驚嘆與感動。接著,鏡頭忽而跳轉,樂音被粗暴打斷,原來是年少無知的莫扎特旁若無人地取走樂譜後,自顧自地與玩伴嬉笑打鬧。在薩利埃里眼中,莫扎特絲毫不知珍惜上帝賜予的天賦,而他本人窮盡半生精力,竟根本無法創作出眼前這幼稚小兒隨手寫下的旋律。他愛這樂音,卻又恨這樂音不屬於他,如是愛恨交纏的情緒貫穿全片,亦凸顯人性光暗,複雜微妙,難知難解。

莫扎特是天才,薩利埃里將自己視作「全天下庸才的代表」。天才大多逃不過多舛命運的磨折,庸才卻常常安樂無虞。若由你選擇,你是否願意承負天才命定的掙扎與痛苦,還是更希望平庸安閑地度過一生呢?

(原標題:天才與庸才)

來源:北京日報

流程編輯:u010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才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老闆馬斯克: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向時代發起了挑戰
綻放鄉村振興她力量!「天才媽媽×東鄉綉娘」公益品牌亮相國際時裝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