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方士庶繪《秋山無盡》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方士庶繪《秋山無盡》

傳統山水畫講究布局、講究章法,更講究氣勢。這幅清代畫家方士庶畫的密筆山水,《秋山無盡》看上去氣勢很足。這樣開門見山的作品,在構圖上實在是太常見了。好的作品要在常見中體現出不常見的特徵,方士庶想到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理念。造化是自然界的真山真水,關於如何師法造化在六朝時期就有名家講述了多種方法。至於「心源」就要靠方士庶自己尋找了。

方士庶是安徽人,他成名的時候,正是揚州畫派在畫壇上異軍突起的巔峰時期。在這種背景下他想要出人頭地,在畫壇上站穩腳跟,就要畫出自己的特點。方士庶選取用密筆的形式進行創作。

方士庶 秋山無盡

揚州畫派的興盛,讓更多人開始接受寫意的作品,並形成了構圖簡約的審美追求。方士庶畫精細工整的山水,引導世人去關注美的多樣性。筆簡而意全的作品固然是新風尚,他創作巧密精細的作品同樣也可以引領潮流。方士庶在創作中,發揮了一絲不苟的精神,描繪了一個非常宏大的場景。從山峰到山腳,處處都精勾細皴,沒有一絲一毫的馬虎。

他很注重線條的節奏性,也很注意皴染的細密程度。他把畫工筆時精細雕琢的精神,用到了描繪山水上。從創作態度上,他就極其虔誠。為了讓畫中山水有主有次、賓主分明,他用山間雲霧劃分空間。通過疏密穿插,達到畫面平衡。

方士庶 秋山無盡 局部

看著《秋山無盡》中細緻的筆法就能猜想到,方士庶做了很多努力。他把多種變化,統一均衡,畫出秋天山水的渾厚質感與顧盼之美。古人說,水是山的脈絡,煙雲草木是山的毛髮,這顯然把山比喻成人了。如果面對一幅人物畫,連人物的毛孔都畫出來,肯定不是好作品。方士庶要注意的也是這個問題,他要面面俱到,但不能畫蛇添足。

比如他畫密林重疊的時候,用筆很利落,落筆具有力量感,強調秋天樹木的枝幹。他畫山崖的時候,遠處是圓形結構,中景是方形結構,近景是起伏的丘陵形狀。在變化中產生變化,賦予作品真實感。

方士庶 秋山無盡 局部

無盡的群山,颯颯的密林,一葉扁舟隱藏在畫中一角。山川草木是自然的特徵,這是師法造化。用手畫出心中的感受,才是「中得心源」。自然是真實的,內心感受也是真實。兩種真實相碰撞,就有虛實相生的美感。畫中垂釣的隱士,將其融合統一。

好的山水畫一定是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碰撞的產物,方士庶創作《秋山無盡》的時候,也經歷了這種碰撞。

方士庶 秋山無盡 局部

《秋山無盡》既是無盡的山水,也是無盡的秋思。再好的作品,如果沒有了情感的支撐也會變得空洞無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培喇說畫 的精彩文章:

自起焚香深掩關,文嘉繪《掩關焚香》
處處經營,王愫繪《溪山幽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