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原是夢,不做醒來人 重溫榆樹魁星樓
榆樹縣歷史悠久,早在幾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裡活動。清王朝建立以後,於康熙年間漢人由寧古塔遷址榆樹拓荒開墾。其後山東、河北等地漢人因饑荒源源來到此地。據傳,山東籍人於龍川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末年,在孤榆樹屯的東南隅(現教師進修學校東北角),曾建一座魁星樓。樓名魁星應為「奎星」,是取文運昌盛之意。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魁星是天上主管功名利祿、文章興衰之神,民間也有「魁星高照」「魁星點斗」之說。
「辭海」在解釋魁星時說到,魁星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神。「奎星」的俗稱。「奎星」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二十八宿之一,稱為「奎宿」,後被稱為主宰文章興盛的神。魁星神像頭部象鬼,一腳向後翹起,如「魁」字的大彎鉤;一手捧斗,如「魁」字中的「斗」字;一手執筆,意為用筆點定科舉考中之人的姓名。建魁星樓就是為了崇祀魁星(即奎星)。魁星司文,為中國早之主張。有文廟的地方才可修魁星樓。
據資料記載,榆樹魁星樓的建設和黑林鎮太平川於家有密切的關係。榆樹魁星樓建於清代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經黑林子太平川紳士于凌辰倡議,由紳商捐修。外觀為六角三級式,高近20米,底層由青磚砌成,南北兩面開拱型門。中層檐下雕梁精美,12個朱紅明柱,下圍木飾欄杆,內俸朱紅神像一尊。上層畫梁別緻,有6個朱紅明柱,鏤窗刻飾,內奉檀香木雕的彩繪魁星像,左手提斗、右手執筆、探身屈一足,作點狀元之式。
魁星樓檐上望天獸栩栩如生。上層南面樓檐下高懸「魁星樓」匾額一方。其餘5面的匾額分別為:東南面「輝映東壁」、西南面「彩耀西清」、東北面「山連長白」、西北面「地接淶流」、北面「高拱北辰」,為翰林於鍾霖所書。匾額中的淶流指拉林河,北辰即北極星。「高拱北辰」是四方歸向北極星的意思。魁星樓樓頂歇山飛檐,稜角下各懸銅鐘,內有木製螺旋式樓梯。
太平川於氏家族修魁星樓、建種榆書院、教授生徒,開榆樹崇文重教之先河,為榆樹培育了讀書育人風尚,從而推進了榆樹教育的發展。
榆樹魁星樓因年久失修,於1964年拆除。
2003年,由民營企業家陳柏華出資,在榆樹公園內重建魁星樓。新魁星樓地址選在榆樹市新公園院內,基本上保持了歷史上魁星樓的原貌,但比原魁星樓更高更大,總佔地面積為942.2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935.861平方米,樓高29.69米,底基座邊長16.02米,平行邊距離為28米,樓體仍為六角三層,石、磚、鋼結構為主。底層六面牆壁上增加了幾幅壁畫,頂層供俸著魁星像。吉林省廣播電影電視局副局長、長影集團董事長趙國光題寫了《魁星樓記》,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徐邦家題寫了「魁星樓」匾額。
魁星樓的重建,不僅恢復了歷史文化古迹,也為榆樹增加了新的景觀,成了榆樹的標誌性建築。(編輯整理 月下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