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收視率跌至0.3%,《兒科醫生》為何沒能吃到「醫療劇」紅利?

收視率跌至0.3%,《兒科醫生》為何沒能吃到「醫療劇」紅利?

圖片來源@豆瓣

文丨一點劇讀,作者丨牛角尖

年初的一場「疫情」席捲全球,也徹底將國內外醫療劇題材激活。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國內市場陸續播出、加「翻紅」的醫療劇多達6部,這個數字是往年醫療劇上新數量的三倍有餘。乘著風口,原本以為聚焦「兒科醫生」視角的醫療題材《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以下簡稱《兒科醫生》)會再火一把。

然而,該劇播出至今,「撲」的悄無聲息。酷雲直播數據顯示,《兒科醫生》自播出以來,最高收視率僅達到0.6%,其餘時間基本徘徊在0.4%。12月5日,隨著劇情的更新,該劇收視率跌至0.36%,成為今年北京衛視繼《燕雲台》之後的又一部收視低谷之作。網路端層面,該劇目前位列骨朵電視劇榜單第12,播出期間,全網僅#仝卓被AI換臉#登上微博熱搜,還被網友質疑,疑似用仝卓事件進行炒作。

不可否認,《兒科醫生》尚未播出之際,市場對其也曾有過期待。除去吃到「疫情」紅利外,醫療劇一年至多兩部、偶爾斷層的現象,也讓該劇未播先熱。劇中兩位主演陳曉、王子文,也都是年輕演員中走演技派路線的優質演員,這讓《兒科醫生》有了一絲收視基本盤保障。

未遂,《兒科醫生》意外撲街了。一方面,這與其內容品質、口碑發酵未遂息息相關;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國內市場對當前包括醫療劇在內的多部行業劇,充滿質疑目光。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是,今年是「醫療劇」發展窗口期,《兒科醫生》的撲街,也為後面的醫療題材提供了寶貴的行業經驗。

半寫實半懸浮,《兒科醫生》的「半·偶像化」創作

國內市場向來對於醫療、律師這樣的行業題材,要求更為苛刻。《兒科醫生》也不例外。該劇自播出以來,就一直陷入到「是否專業」的話題爭議中。

首先,從大的方向來看,《兒科醫生》可謂有些另闢蹊徑。該劇將視角聚集在國內外醫療題材鮮少會涉及到的「兒科醫生」層面。紀錄片《人間世》中的ICU兒科主任朱曉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隔壁科室只有2個名額,卻有6個人報名。我們科室明明有8個名額,卻只有1個人來報名。」由此可見,兒科醫生專業的冷門性。

《兒科醫生》中,也在劇情中初步顯露了兒科醫生的不易,比如他們需要日常與兒童患者打交道、稍有不慎就會出現醫患關係問題等。但在劇情呈現和專業手法處理上,還是與行業劇有悖、缺乏一定的專業處理。比如在首集劇情中,女主在給一個不慎墜樓的孩童做急救處理時,就被網友指責為「手法不對」、「搶救措施不專業」等。

隨後的劇情中女主與女二比賽「專業性」——對著孩童的類似雞蛋湯式的便便和蛋花湯情節,在知乎、豆瓣上遭到網友大面積抨擊,「醫護人員確實需要鍛煉心理素質,但都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漸積攢」,戲劇化過火的處理方式,尚未得到市場認可。

類似的還有八歲孩童錯把敵敵畏當飲料、已經畢業前來童馨醫院報道卻連給兒童扎針都不會的護士……「案例確實可以看出來經過一定的市場調研,有些也都是真實的社會案例改編,但在專業性上有著嚴重偏差」,北京某從事兒科醫生職業的相關人士如是說道。

其次,從本劇的情感走向、人設來看,「偶像化」創作十分明顯。尤其是近期播出的劇情中,女主焦佳人、女二谷佳人之間的同事關係摩擦,男主鄧子昂與前女友、谷佳人、焦佳人之間的感情戲份,也佔據小半篇幅。昨晚更新的劇情中,護士方蔓與兒科醫生王涵之間的感情戲,焦佳人與鄧子昂之間開始顯現的關係,佔據一集半,彈幕吐槽:這兩集內容是不是大可不必。

除此之外,女主焦佳人人設也被質疑過於「白蓮花」,「比起當醫生,她可能更適合當護士」、「女主妥妥的成長型人物,可是對於醫生這個職業來說,上手術台是等不了你變強大才開始工作」……

當然,《兒科醫生》也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比如上文提到的獨特創作視角,劇中個別案例所觸發的社會話題,以及片頭和劇中血腥場面自帶馬賽克、手術過程採用動畫講解等,都得到觀眾悉數好評。

懸浮與寫實之間,《兒科醫生》顯然走在了創作「中間點」。或許它不曾想到,這可能還只是醫療劇由專業性向「偶像化」過渡的開始。

肖戰、楊冪等人入局,醫療劇迎來發展2.0階段?

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醫療劇正迎來發展黃金期。如果說,過去的醫療劇還只停留在「個別」作品之間,從今年開始,市場對醫療劇的重視程度,則突然加大。比如今年初因「疫情」而翻紅的《外科醫生》抖音播放量突破15億;上半年市場中播出的《最美逆行者》《在一起》也都在網播層面引起極大關注度。

不同的是,今年播出的這批醫療劇,包括《外科醫生》在內,已經在陣容上不約而同選擇了一批「年輕演員」。比如《最美逆行者》中請來了諸如肖戰、馬天宇、任敏這樣的年輕演員;《在一起》中,則邀請了鄧倫、楊洋、黃景瑜等係數年輕演員,出演單元劇。在總製片人孫昊看來,這是一次角色與演員較為貼合的選角搭配,但明眼人皆知,嚴肅題材也需要「流量型」陣容緩解題材所帶來的壓力。

這點,在之後的一批醫療劇中,更能體現。目前市場中待播的醫療劇,排除《兒科醫生》在外,還有4部,分別為楊冪、白宇領銜主演的《謝謝你醫生》,肖戰、楊紫的《餘生請多指教》,白敬亭、馬思純的《你是我的城池營壘》,戚薇、楊祐寧的《一起深呼吸》。

從題材和演員陣容來看,這批醫療劇更為「偶像化」,主打受眾群體也更為年輕化。比如楊紫、肖戰的《餘生請多指教》,嚴格意義上而言,並不能稱之為一部醫療題材,而是帶有「醫生」職業元素的都市偶像劇,「甜寵 醫療」是這部劇的全部看點,而兩位當紅演員的新鮮搭配,也令市場多了幾許期待。可很明顯,想看這部劇的受眾並非是真正的醫療劇受眾,而是年輕演員粉絲、甜寵劇忠實擁護者。

《你是我的城池營壘》《一起深呼吸》也幾乎與上述情況,不相上下。或融合了醫療之外的軍旅元素,或直接將背景搬至海外,被稱為中國版《太陽的後裔》,但本質上都脫離不了「情感」二字。楊冪、白宇的《謝謝你醫生》或許會是個特例,該劇是根據《ICU48小時》小說改編,文中諸多對於手術過程詳細描述的情景,不過改編能否保留住原著精髓,是之後市場對其考驗的首要標準。

醫療劇正在「偶像化」是個不爭的事實。如果說過去以《永不放棄》《醫者仁心》為首的一批老行業劇,開啟了醫療劇創作的1.0時代,那麼這幾年市場中出現的《心術》《到愛的距離》等高分醫療劇,則進一步捍衛了醫療劇的尊嚴。只是,在發展過程中,也曾出現過以《產科男醫生》為首的一批低分醫療劇,或是披著醫療外衣的偶像劇、或在專業領域漏洞百出。

這當中,近三年市場中表現最好的醫療劇,也只有正午陽光打造的《外科風雲》,豆瓣7.4的評分,也在暗示著這部劇在專業領域還有些許不足,但大的方向還是具有一定保障。

回到《兒科醫生》這批在播及待播的醫療題材,他們在內容播出層面,的確存在頗多問題,但「年輕化」的創作模式,也在向市場證明:醫療劇的受眾不再只有過於固定在電視機前的一批中年受眾,相反,引入「年輕化」的陣容後,醫療劇正在向「中青年」以下的年輕市場下沉。這對於醫療劇發展而言,未必完全是壞事,但前提至少得是一部品質合格的醫療題材劇。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第14屆中國投資年會?有限合伙人峰會即將開啟
賽事高光下的電競館,究竟是含金的礦還是抹蜜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