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北榆樹二人轉百年歷史百年情

東北榆樹二人轉百年歷史百年情

二人轉起源併流行於東三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由於清末的社會動蕩以及戰爭的緣故,文獻記載大多不全,長期以來僅是在民間的流傳,具體無從考證。

榆樹二人轉的歷史,溯其根源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早期的二人轉叫蹦蹦戲,沒有女演員,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人轉」的叫法才得以流傳。

清咸豐二年(1852年)始,二人轉傳入榆樹。據有關史料記載,在咸豐二年遼寧省外流蹦蹦戲藝人周半拉子、林大寡婦等,曾在我縣以說口逗樂子、滑稽表演、打板清唱等形式,走屯串戶地進行演出。

到同治年間(1864年左右)流入藝人徐大國、李春陽、劉福貴(藝名劉大頭)等,從遼東經吉林市來我縣北下坎號荒一帶(現大崗、紅星、八號,育民等鄉)唱過屯場。相繼張相臣,谷羅鍋子、胡大餅子、火燎杆子等流入藝人,從外地來我縣搭班演出,經常活動在北下坎和青山堡(現青山鄉)、大呤、泗河城等地。

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從河北省來的藝人苗富、苗興,在保壽鄉尹家窩棚落戶,成立了苗家戲班,主要唱河南調子及鑼鼓帽。不久我縣藝人張足香(藝名張桿槍)、孫玉德等在北下坎(現紅星鄉)成立了北戲班;王清林(藝名葡萄紅)、孫印寶(藝名大金牙),關戲匣子(流入藝人)等,在大呤鎮賈家燒鍋成立了賈家屯戲班;顧清山(藝名顧禿子),楊傻子、畢成等藝人在青山堡成立了東戲班。這幾個戲班,除了在本縣演出外,到黑龍江省和吉林市各地演出較多,這個階段是榆樹蹦蹦戲初步形成階段。

從辛亥革命到民國二十年的「九一八」事變(1911年至l931年)。在這個階段,榆樹二人轉藝人由過去的二十幾名(包括流入的藝人)發展到六十多人。全縣有十幾伙戲班。每個戲班少則六、七人,多則十幾人。比較有聲望的藝人有:張足香(本縣)、王雲鵬(藝名雙紅,本縣)、劉士德(藝名大滑稽,本縣),葉尚林(藝名葉傻子,流入)、劉玉成(藝名金菊紅,本縣)、張少樓(藝名粉白桃,流入)、沈廣太(藝名粉菊花,本縣)、石臣(藝名小公雞,流入)、楊福生(藝名金香草,本縣),趙鳳禮(藝名趙小辮,流入),徐珠(藝名徐大浪,流入)、畢成(本縣)、谷振鐸(藝名谷月秋,本縣)、李慶雲、張福臣等。

民國五年(1916年)藝人王喜、宋元在縣城成立了英復茶園,接待蹦蹦戲班。1935年榆樹又成立一座戲院,為戲班提供了寬敞的演出場所。在這個時期榆樹的蹦蹦戲發展較快,藝人們除在本縣、本省演出外,足跡遍及東北三省。故此榆樹有「蹦蹦戲之鄉」的美稱,從這個時期就有所傳。

從1931年後,到l945年日本投降。這個時期,東北淪為日寇的殖民地。民族、民間的文化藝術受到了嚴重摧殘。特別是蹦蹦戲被貶為「野生玩藝兒」,唱蹦子的不能登大雅之堂,不準進行演出活動。這個時期榆樹蹦蹦戲已進入低谷。

從1946年初到1949年末,也就是從東北解放到新中國建立。這個時期的榆樹蹦蹦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僅重新得到恢復,而且有了較大的發展。

據有關資料記載,到1949年來統計,全縣蹦蹦戲班有11伙,其中區、村組織的有3伙,自己搭班的8伙,藝人發展到七千多人。比較有名望的戲班有:以谷振鐸、楊福生為骨幹的秀水兵站戲班;以張足香、王胖子為骨幹的八號區保民村農會戲班;以劉士德、張小二、劉玉成為骨幹的五棵樹區戲班;以趙慶、王清林、紀百令為骨幹的大嶺戲班。在這些戲班中,青年藝人較多,不但有男青年,還有女青年。如劉儒、曹淑琴、畢淑蘭,岳彩蘭、李華令等就是這一時期拜師從藝的,女青年學唱從藝,不但打破了舊社會戲劇的男扮女裝的陳規,而且給東北地區蹦蹦戲的發展,又增添了新的活力。

總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的指引下,榆樹二人轉繼承和弘揚了民族文化,在內容上對古典劇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剔除「紙級、庸俗、醜惡的表演」;發展「健康、幽默、風趣的優良傳統」。音樂唱腔要克服「單調、貧乏的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聽,舞的優美,逗的風趣,扮的逼真,絕活精湛」,五功綜合,雅俗共賞。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貢獻。(編輯整理 月下飛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舞知音 的精彩文章:

為人處事不得不知的細節和忌諱
早知原是夢,不做醒來人 重溫榆樹魁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