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雙循環下,金融科技當為「開路先鋒」

雙循環下,金融科技當為「開路先鋒」

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薛洪言

過去的已經過去,重要的是把握未來。

「暢通國內大循環」和「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是十四五期間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方略,在此背景下,金融業面臨怎樣的機遇和空間呢?近日,央行陳雨露副行長撰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金融改革開放》,對這個問題做了解答,特別指出:

「金融體系能否完成支持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使命,金融變革怎樣支持實體經濟創新發展,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也是我國能否從金融大國穩步邁向金融強國的關鍵。特別是需要加強問題導向,通過集成創新,綜合支持頭部創新型企業,完善科技戰略博弈過程中的融資支持和綜合金融服務體系。」

以此作為推理的起點,本文嘗試探討雙循環背景下金融科技的潛力和前景。

金融業的核心任務

暢通國內大循環,需供給和需求兩個層面共同推進:

供給側注重科技驅動、結構升級,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通俗點說,就是持續提高「中國造」的核心競爭力,既要在製造過程中實現「卡脖子」技術的國產替代,也要在終端消費里的中高端消費品領域提升國產商品的競爭力。

需求側注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買得起才是硬道理。這背後又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到收入分配結構調整、提高社會保障覆蓋範圍和力度等,重在抬升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區域層面的中西部崛起和城鄉層面的鄉村振興會成為發力重點。

在這種環境要求下,如陳雨露副行長所說,「金融變革怎樣支持實體經濟創新發展,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就供給側來講,金融業需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對新興產業和企業創新等「高風險」對象的有效支持,相比信貸資金,股權資金風險偏好更高,必須要建立完善多層次股權投融資體系;二是繼續夯實中國製造的產業鏈優勢,重點要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繼續突破,實現對供應鏈遠端小微企業的有效支持。

就需求側來講,金融業同樣面臨兩大任務。一是助力居民財富增值,重點在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最理想狀態是維持股市的長牛慢牛,讓廣大民眾分享經濟增長的果實。二是為消費升級提供貸款支持。現階段控制居民槓桿率依舊是主旋律,但就特定消費場景發掘貸款需求,依舊是消費金融行業產品創新的方向所在。

就金融業而言,要實現上述任務目標,大部分依賴金融體系深化改革,如資本市場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投貸聯動創新、激勵機制優化等等;但在風險識別、效率提升等特定領域,則離不開金融科技的助力。

金融科技,當為「開路先鋒」

金融與科技的關係早已辨明,科技是工具,金融是目的。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融業有了新任務,自然對金融科技提出新要求。

金融科技並非萬能靈藥,有其特定的作用邊界。就過去幾年來看,藉助大數據風控、人工智慧等技術,金融科技猶如開路先鋒,不斷拓寬零售端普惠金融的邊界,成效凸顯,未來幾年,「開路先鋒」的角色依舊是金融科技發光發熱的重點。

既然是「開路先鋒」,重在開路,發展不成熟的領域才有機會。消費貸款市場,行業層面仍有空間,但市場已經趨於成熟,金融科技的重心,應放在B端。

當前,隨著個人徵信趨於完善與成熟,個人信用狀況趨於透明,金融科技「開路先鋒」的使命已經達成,獲客渠道(流量/場景)、資金方重新佔據主導地位,相應地,金融科技的話語權下降。再加上金融機構和場景巨頭「自營」金融科技力量的崛起,純粹的金融科技公司日趨邊緣化。

從數據上看,過去幾年,在金融科技助力下,支付和消費貸款的邊界不斷拓寬,網路支付用戶數超過8億,央行有信貸記錄自然人也已超過5.5億,零售端普惠金融的縱深已大為改觀。

相比之下,B端產業領域的數字化轉型還在路上,小微企業徵信仍然大片留白,正需要金融科技企業披荊斬棘、為行業趟開一條路。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缺乏數據支持的金融科技不是生產力。金融科技要做B端小微金融的開路先鋒,先要積累和掌握充足的產業數據,必須以產業鏈運營數字化和小微企業經營數字化為前提,孤軍深入猶如空中造樓,必然以失敗告終。

於是,擁抱產業互聯網,便成為題中之義。

搶佔先機,擁抱產業互聯網

產業互聯網,以5G、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的廣泛滲透為前提。其中,5G網路依賴運營商層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屬於新基建範疇,正在大力推動中;物聯網、區塊鏈技術則依賴核心企業的推動,核心企業多為傳統企業,對第三方科技賦能存在剛性需求,為金融科技企業擁抱產業互聯網提供了機會。

近年來,一些金融科技企業轉型B端,先做產業科技,深度參與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後回歸金融科技,謀求拓寬B端金融邊界,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供應鏈金融,正成為雙方的結合點和試驗田。

早期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受限於供應鏈自身的信息化程度,金融機構無法準確、充分地獲取產業鏈中的物流、信息流等數據,不得不佔用核心企業授信額度為產業鏈相關方授信,只能澤被產業鏈近端供應商,對產業鏈遠端的中小微企業無能為力。

近年來,一些金融機構與核心企業合作,藉助物聯網技術激活「物」的活力,全面增厚傳統供應鏈的「物流、商流、信息流」等數據價值,讓供應鏈本身可衡量、可分析、可反饋,為供應鏈金融創新打開空間。

比如在核心企業支持下,金融機構可運用物聯網和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打造「控貨」核心能力,有效緩解傳統動產質押業務中面臨的諸如重複融資、押品無法有效監控以及單據造假等風險,從而實現基於供應鏈上下游真實貿易行為中產生的多種庫存商品為質押,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在特定場景中,沒有核心企業的介入,金融機構也可藉助物聯網技術拓寬企業融資邊界。

總之,數據積累是科技賦能的基礎,數字化是數據積累的前提。路徑千千萬,抓住數據積累這個源頭,就抓住了核心。

循序漸進,生態邏輯

「望山跑死馬」,前景目標,往往看上去近,走起來遠。雙循環的大邏輯,是一幅徐徐展開、環環相扣的畫卷,並非可以快馬加鞭、一哄而上的風口,參與這個大邏輯,必須要有耐心,耐心等待生態的完善與成熟。

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曾總結技術變革要經歷的三個階段:轉型技術、擴展技術和專業技術。所謂轉型技術,是指具有開創性影響的新技術;而擴展技術是指能擴展轉型技術應用範圍的技術創新;專業技術,則是指現有技術針對某一特定任務的專業化應用。

舉例來說,電腦的發明屬於具有開創性影響的轉型技術,互聯網的出現則屬於擴展技術,基於互聯網的各種網站、APP則可視作專業技術。電腦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建立在互聯網的發展、網站的布局和APP的完善之上的,這幅畫卷的展開,用了幾十年。

同樣,無論是雙循環的構建,還是5G、物聯網、區塊鏈、數字貨幣,這些都是必然會改變未來世界的東西,但所需的時間很可能會超過我們的預期。相應地,傳統的技術、傳統的模式、傳統的業務,其在未來的生命力,也會遠超我們的預期。

面向未來,需要以現在為支點。對金融科技而言,先要在當前的業務中找到盈利支點,然後才能去談論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戳破泡沫,如何放平心態看直播帶貨?
造車失敗後,戴森為啥又投身機器人和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