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消失」10個月後,陶勇對話董卿:這世界偶爾冷漠,幸好有你溫柔善良

「消失」10個月後,陶勇對話董卿:這世界偶爾冷漠,幸好有你溫柔善良

文 |?蘇善書?·?主播?| 北辰

十點讀書原創

感謝陶勇醫生接受十點讀書專訪

首先,這不是一個無論善良被如何傷害,

也要以善待惡,割肉養虎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陶勇醫生,

儘管在他的工作中,經常做出超出常人的舉動。

儘管被自己拯救的重傷,

與人性的黑暗面對視,

但他依舊選擇善意擁抱這個世界,

深深愛著這個世界的人,

也會被這個世界深深愛著。

如果要說,我願意把它講成,

一個善良托舉善良的故事。

前段時間,十點讀書採訪到陶勇醫生,

消失的10個月里,陶勇寫了一本書,

名叫《目光》,這本書里,

我們更加深刻感受到他的溫暖、善良、睿智……

這個時代,這樣的人真的不多。

我們要好好守護這樣的人:

這個世界偶爾瘋狂冷漠,幸好有他們溫柔善良。

文末,陶勇醫生為十點讀者,

錄了一段話,也謹以此文,

致敬這個故事裡,所有溫暖善良的人,

希望這份善良被傳遞到更遠、更廣闊的地方。

何以為醫

兩個月前,在一段《朗讀者》先導片里,董卿採訪陶勇的一個對話,把很多人看哭了。

最近,《朗讀者》的正片正在播放,再看一遍這個故事,還是讓人想大哭一場。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叫「王阿婆」的老人。

陶勇在一次「健康快車」的公益救助中遇到了她。

當時,阿婆駝背已經非常嚴重,腹部也漲了一個大腫瘤,加上眼部白內障晚期。

考慮手術的條件特別差,陶勇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不做這場手術的。

直到聽到阿婆的一句話,他改變了主意。

阿婆用方言對陶勇說,想親手給自己做一件壽衣。

江西當地的風俗,老人去世的時候,要親手給自己做一件壽衣,穿著這件壽衣到了那邊,才能見到自己的親人。

陶勇當時想到:

王阿婆已經在黑暗中度過很多年了,可能這就是他唯一一點小小的心愿:

沒有這件壽衣,阿婆可能永遠也不能和親人在一起了。

他決定克服困難也要給她做這台手術,很幸運的是手術成功了。

這個故事的後續,也很令人感動。

聽聯絡員說,

手術一個星期後,王阿婆就過世了,在那七天里,她給自己做了一件壽衣。

衣服上縫了口袋,裡面裝著丈夫和兒子的照片,口袋的開口被縫住,這樣就掉不出來了。

阿婆請聯絡員轉告陶勇醫生:

這些年她一個人什麼也看不見,在黑暗中很孤獨,很想回家,謝謝他幫她找到回家的路。

美國有位外科醫生曾說:「一個好醫生,最該做的是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很幸運,陶勇在行醫一開始就領會了這一點。

他曾說過,這個手術給他最大啟發是,

他變得更勇敢了。

醫生的價值到底是在手術的價值,還是人的價值,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

所謂行醫,不僅治癒病人的病痛,同時也照料病人的內心。

有時候,後者比前者更重要。

所以,這麼多年,也一直在行醫路上,他總是做的比別人更多。

為患者省錢:

大老遠到北京來看病的,他知道他們很不容易,家庭困難。

不是尋找更平價的葯來替代,就是幫忙設法節省醫藥費。

他想辦法,能省則省,能幫則幫。

為患者補貼:

有一位患者,湊不夠手術費,只能做一隻眼睛。

他讓患者過來做手術,把兩隻眼睛都給做了,餘下的手術費,他自己補貼。

他說:「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他瞎。」

不排斥特殊患者:

曾經,有位艾滋病患者,有些醫生會有所顧忌。

到他這裡,沒有歧視,熱心治療。

他明白,只要手術操作合理,艾滋病人並無什麼好怕的。

類似的故事,說都說不完。

他的博導老師黎小新說過:

陶勇做醫生,是賺不了什麼錢的。

這麼多年他仍然住著偏僻地方的小房子,趕著地鐵早出晚歸,陶勇對物質生活總是要求的很少,很簡單。

但他對自己的專業要求很高,當那些從各地輾轉到他這裡的病人被治癒的時候,

他感覺到自己的使命得到了實現。

那個使命就是:

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傷,不辭艱辛。

高曉松對他高度評價:

佛說國王,醫生,教師都身負他人之責任,一念向善,功德無量。

如此慈悲大善,是乃蒼生大醫。

當善良遭遇人性之惡

很多時候,在想一個問題,

如果自己付出善意,卻跌入人生中的至暗時刻,會不會對自己一直信奉的東西產生懷疑。

我相信,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這樣:

對人失望、收回好意、變得冷漠。

畢竟,趨利避害是人的一種的天然屬性。

時隔10個月,再回想那位提刀來砍自己的病人,陶勇從面目模糊到清晰。

那位病人的眼睛因為很嚴重的併發症,幾近失明。

陶勇給他診治,給他做手術,包括幫他最大程度地節省醫藥費,可以說仁至義盡。

為他用盡全力,恢復部分視力,但這個結果他並不滿意。

這也成為接下來報復的理由。

1月20日下午2點,犯罪嫌疑人崔振國拎著菜刀,來到北京朝陽醫院。

頭上被砍了三刀,左胳膊、右胳膊前臂、左手的掌中以及背後都有多處骨折,還有神經、肌肉、血管的斷裂。

三個月後,陶勇出院,面對記者的採訪,

他的回答,讓人一秒淚目:

「我不恨他,也不寬恕他,只是理解他。」

「那個病人要砍我,無非是對生活失去了希望。」

這件事也讓他對善惡有了更多元的思考,他講過一個故事。

他曾經幫過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她們家很困難,陶勇給她免費捐贈了人工晶體。

有次在醫院會診,路過樓道,他發現女孩的爸爸在偷錢。

陶勇並沒有驚訝,他知道女孩家裡實在太困難了。

後來他們上門診,碰上一個老奶奶摔倒。

女孩爸爸二話沒說,背著老奶奶就到急診室了。

這件事對陶勇最大的觸動是,他說:

「沒有完全的壞人,也沒有完全的好人,人性是善惡的兩面。」

人性善的一面需要好的環境去引導。

過得好的人,其實更容易成為好人。

正是因為理解這一點,他在被人性之惡重重傷害的時候,沒有對這個人間失望。

他不怪這個病人,他如果過的好一點,他不會做出這樣愚昧的事情。

當然他也不會原諒,因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更不會因為自己遭遇的,而失去對這個世界的善良的信念。

只有不迴避痛苦和黑暗的人,才有資格真正去談善良與堅定。

稍微能走一些的時候,他就回到自己的崗位,暫時不能做手術,他就給一直翹首期盼他的病人看診;

並希望通過公益、科普、科研,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他說,

即使以後不能再重返手術台了,也想組織盲童進行巡演,讓他們賺錢養家。

他曾經被惡意狠狠傷害,但並沒有對這個世界失望,而是繼續幫助那些無助痛苦的人們。

如此善惡分明,如此溫柔良善。

善良互相照亮

陶勇最感動的是,當他的患者拿刀砍向他的時候,每一次都有人幫他擋,擋了三次,將他從死神那裡搶回來。

一位科室的同事,他的耳邊被削了半邊,頭上一個大口子。

一位志願者,頭部外傷,腫了很久。

還有一位患者家屬,用胳膊幫他擋刀。

當天之內,他看到的魔幻場景便是,有的患者要來砍殺他,有的患者卻幫他擋刀。

即使遭遇了這麼糟糕的事情,他沒有憤怒沒有怨恨,出院之後很快回到原來的崗位,服務他原來的患者。

有人很心疼,可是他卻說:

傷他的是患者,救他的也是患者。

有人為他鳴不平,但是他卻說:當大夫是值得的。

他講道這樣一個故事。

被砍完之後,他真的沒有哭。

但這一次,他的病人朋友來看他,陶勇卻哭了。

這位病人來自河南,十多年前,他帶2歲多的孩子來看病。

孩子患上的是惡性腫瘤,十年間,他們的關係就像朋友一樣。

因為病人也沒錢,陶勇也是幫他們能省則省。

得知陶勇出事,他遠道而來看望,看到陶勇的第一眼,就哭了。

這個歷經半生的七尺男兒,淚流滿面地說,這輩子就哭過兩次。

一次是孩子第二個眼睛被摘的時候;

還有一次就是知道陶勇被砍。

「你真誠無私地幫助了別人,別人心裡頭有你。」

世間雖然嚴寒,但是人心的暖是讓人覺得一切都值得的。

有人問,為什麼要始終選擇善良?

因為生命的意義,原本在於人與人的相互照亮。

善良是會傳染的

什麼是善良的意義?

陶勇講過一個故事,他曾經幫助過一個小女孩,白血病,幾乎雙目失明。

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在她眼睛上扎針。

讓陶勇震撼的是,這個6歲的孩子,居然不用麻醉劑,只要點一滴麻醉效果很弱的眼藥水。

雙眼都扎了十幾針,她還能講笑話。

當陶勇問道原因,她說,想給家裡省點錢。

後來,女孩的眼睛得到好轉,參加了畫畫比賽,拿到第一名,獎金是5000元。

更讓陶勇難以置信的是,女孩居然拿出1000元去幫助另外一個更困難的家庭。

更讓陶勇醫生哽咽的是,當女孩一家知道陶勇醫生住院之後,給他發微信,要給他捐1000塊錢。

或許善良的意義,就在於此……

就是當你在某個時刻接受到溫暖和善意,又在另一個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

剛開始善良只是一顆種子,後來這顆種子生了根,發了芽,生長成一片繁茂的草原。

或許這就是陶勇醫生最想看到的模樣。

《魯豫有約》有次採訪,陶勇醫生說:

「受傷之後,有位患者家屬說,甚至願意把自己的手捐給我。

那時候我覺得,來人間一趟,挺值得的。」

陶醫生熱忱地愛著這個世界,也收到過來自滿世界的愛。

這個世界偶爾讓人失望,但正因有他們不斷釋放暖意,人間角落,才會如此溫柔而可愛。

最後分享一段陶勇分享給十點讀者的一段話:

(世事無常,你是暗夜裡的光)

點個「在看」,希望陶勇醫生早日康復;

希望你的眼睛見過最濃的黑暗,仍舊可以相信暗夜中有光。

也願你遍歷人間山河,仍覺此生值得。

-音樂圖片-

背景音樂 | 《Summer And Winter》

圖片來源 | 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

-主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詠梅:年齡不是我的敵人,每一條皺紋都有我的故事
馮驥才:一切生活的奧秘都逃不開這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