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洛林155 50自行火炮,二戰後法國的裝甲振興之作

洛林155 50自行火炮,二戰後法國的裝甲振興之作

二戰後法國一直致力於裝甲武器的研發,尤其是重型坦克,畢竟這關係到法國的軍事地位,然而法國畢竟因為二戰造成了技術斷層,中間丟失的四年已經足以顛覆法國原本的技術累積,因此戰後法國的坦克研發之路走得異常艱難,這種局面也直接對其他履帶式裝甲武器研製造成了困擾。

1950年,法國提出了2種重型自行火炮,也就是洛林155 50,其實這兩種型號大同小異,差別不大。

火炮的底盤是用洛林 40t坦克改裝而來,底盤的動力和行走機構不變,初期採用Talbot發動機,在1951年替換為更加可靠的邁巴赫發動機,行走裝置為5對橡膠式的負重輪,扭桿懸掛,具備高速行動能力。

自行火炮的戰鬥部位於車體的中段,也就是原本炮塔座圈稍微靠後一點的位置,通過車體兩側和正面直接延伸裝甲板,形成一個封閉式的固定戰鬥室,不過戰鬥室的後方裝甲板可以打開,前部也有較大的開口,整體上只能具備防禦輕武器和炮彈破片的能力。

主武器為一門155毫米榴彈炮,炮管前伸,車內備彈28發,另有一挺20毫米輔助機炮,安裝於炮塔後部上方的炮座上,既可以對空掃射也能對地攻擊,備彈為250發。

洛林155 50自行火炮重約30噸,車長7.96米,寬3.3米,高2.77米,最大行駛速度60千米每小時。

儘管洛林155 50的研製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然而並沒有持續太久,一方面是洛林 40t坦克的研製在1953年終止,另一方面則是法國在1954年進行了新的探索,認為帶有旋轉炮塔的自行火炮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洛林155 50更像是法國二戰後對重型自行火炮的嘗試,然而法國缺乏合適的裝甲底盤,當時的法國已經擁有比較可靠的輕型坦克,但中型和重型坦克一時半會兒難以取得成功,在底盤技術尚且沒有可靠解決的情況下,勢必直接影響到自行火炮的研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丹書戰史 的精彩文章:

美國M706裝甲車,專門為越南戰場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