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自己,這根本不值得

心理學:永遠不要因為伺候老人而拖垮自己,這根本不值得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看到這個標題,想必很多人不由心驚了一下,我國向來是注重禮儀廉孝的國家,孝順反哺老人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儘管有些人會因為贍養老人而覺得勞累,但也只能將背後的苦默默吞下。

明目張胆地說不願為了老人拖垮自己,通常情況下會招致責罵,被認為沒有良知,父母辛辛苦苦將其撫養長大,兒女卻不懂感恩。

因此,很多人就算的確因為贍養年老的父母導致自己的身體垮掉,兒女的教育沒有跟上,也只能偷偷抱怨,不敢放在明面上說。

盧梭說:「一些為了別人把自己拖垮的人,事實上是很笨的人。」的確如此,那些為了伺候老人而拖垮自己的人,大都沒有想明白背後的邏輯。

假如你是一個普通人,那麼就註定擁有有限的資源和能力。如果你選擇事事以父母為先,就意味著你投入在孩子和自己身上的資源會相應減少。

如此一來,你當然會因為孝順獲得良好的社會聲譽,父母的晚年生活質量相對來說會不錯,但孩子成才的機會就因此而減小。

在你的教育模式之下,他們長大成人以後,依舊會把贍養你放在人生第一位,但由於他先天得到的資源有限,成才的幾率小,他獲得的社會資源只能更小。

那麼他能給到你身上的回報,可能會比你給你父母的更少。這就形成了一種不良循環,一代不如一代,直至被社會淘汰。

所以,從古至今幾乎所有生物,都遵循著為了下一代投入更多資源的規則。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非要違逆自然規律的物種已然被淘汰了。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為了沒有給予老人非常多的資源而感到過分愧疚。從心理學角度講,被局限的環境加上被灌輸的單一的、有目的性的訊息,人的態度變化逐漸被控制。

久而久之,便養成信息接收渠道單一的習慣。因此,很多人贍養老人並非是發自內心的感恩,而是基於社會道德的制約。

伺候老人的確是兒女的本分,但凡是超出事物的原有規律,就會引發不平衡。如果為了伺候老人,而導致自己家庭資源的分布不合理,便是一項難以挽回的損失。

陳建今年36歲,上有老下有小,是一家公司的中層,年收入百萬,原本生活條件還算可以。

父母均退休在家頤養天年,孩子讀雙語國際學校,每逢周末一家人都會去周邊玩一玩,很是幸福。但近日,其父查出胃癌後,家裡的歡聲笑語戛然而止。

他雖然催促父親配合治療,但內心一直在糾結,每次化療都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況且就算治療成功,老爺子也只有不到五年的時間了。

他目前的經濟壓力不是很大,但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萬一治不好,錢都打水漂了,還不如省下來留給孩子將來出國留學。

陳建的情況不算是個例,很多家庭都面臨著孝敬父母和為孩子鋪路的兩難狀況。陳建的想法自私嗎?

從傳統道德上來說,的確是自私的,但從發展角度來說是合理的,因為利益得到了最大化。

任何一個人的時間、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作為成年人,學會「斷舍離」是人生的必修課。盡孝是理所應當的,但也要合理估量自己的能力。

你不必過分壓榨自己、勉強自己去做超出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因為你的責任不只是老人,還有孩子、伴侶。

一個人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不僅僅是誰的孩子,還是某人的父母,某人的伴侶,某公司的職員,必須懂得均衡自己的資源。

並且,老人有時候和小孩一樣,過度驕縱不會換來感謝,反而會換來變本加厲的索取。

《歡樂頌》里,樊勝美為了贍養父母一家,每個月除了給自己留下房租和生活費,工資全部打給家裡,換來的卻是父母的過度依賴,一有風吹草動就打電話給樊勝美要她解決。

樊勝美年紀一大把,職業生涯沒有優秀的成績,手裡也沒有積蓄,還要隔三差五填家裡的窟窿,她的人生完全沒有因為孝順往好的方向發展一點點。

所以,人一定要懂孝順和愚孝的區別,你可以伺候老人,回報養育之恩,但為此拖垮自己,怎麼看都不值得。

曾看過這樣一個案例,小夏的母親,年輕時是位雷厲風行的生意人,後來因為車禍癱瘓了,小夏作為唯一的女兒不得不時刻在身邊伺候,可小夏自己的生活沒有了。

她沒有社交、沒有朋友,天天面對母親的屎尿屁,還要承受母親暴戾的脾氣,每天活得像個陀螺。

別人都說她孝順,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心裡有多苦,在八年的時間裡,她活成了角落裡的灰塵,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個八年?

父母子女之間沒有誰欠誰的,要真計較起來,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並沒有被徵得同意,就被父母自作主張地帶到世上來了。

孩子的生命不是父母送給他的禮物,既然無意相送,又何來居功受恩之說呢?父母對子女少一點要求回報,少一點要求報恩,其實對哪一方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胡適先生曾說:「我的意思是要我這個兒子曉得我對他只有抱歉,絕不居功,絕不施恩。至於我的兒子將來怎樣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我絕不期望他報答我的恩,因為我已宣言無恩於他。」

所謂孝順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他們一出生就被綁在要懂得感恩的十字架上,父母若能看清這背後的道理,主動做出選擇,對孩子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恩慈。

- The End -

作者 | 湯靡達

參考資料:《Psychology and agin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韓國「素媛案」罪犯出獄,揚言要見受害者丨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
外甥「強佔」舅母,舅舅打死外甥後潛逃丨老實人為什麼總被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