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哲學中醫 | 哲學中醫思維體系——恆動的中醫學辨證觀和整體觀相結合的辨治理論體系

哲學中醫 | 哲學中醫思維體系——恆動的中醫學辨證觀和整體觀相結合的辨治理論體系

開欄語:

「動-定序貫范氏八法」是范冠傑教授開創性提出的中醫理論。團隊多年的研究及實踐,成書《哲學中醫—「動-定序貫范氏八法」與中醫臨床思維》,運用哲學來解讀中醫,通過中醫來驗證哲學。通過本專欄定期文章的推送,希望讓中醫從業者開拓思維,提高臨床水平。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大科主任,學術帶頭人 范冠傑

恆動的中醫學辨證觀和整體觀相結合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不僅病因複雜,病機特點和臨床證候更加多樣多變,提示本病的臨證防治絕不能局限於一病一方一葯的模式和概念,要切合實際需要地堅持中醫辨證論治的前提,在整體動態地把握疾病的演變規律的基礎上,制定和優化真正個性化的合理診療方案。

癥狀是確定疾病證候的主要依據。而「證」則具有「階段性」和「特異性」,屬於疾病某一階段或時期的總體性特徵。在疾病發生髮展的過程中,證候是動態變化的,是疾病微觀不斷變化的宏觀反映,尤其是在糖尿病的早期,不少患者的臨床癥狀並不明顯,故需善於觀察,方能做到「見微知著」,「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中醫學的恆動辨證觀就是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觀點看待疾病的動態演變。而中醫學認識疾病的兩大特點——整體觀念及辨證論治,也就是要在治病的過程中,既能不拘於固定的一方一葯,又要變中有守地動態把握規律辨證用藥。這正是「動 一定序貫范氏八法」的理論核心和精神實質。

「動一定序貫范氏八法」論治糖尿病的臨證經驗

劉某,女,71歲,因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欠佳,伴有頭暈不適就診。服用多種口服藥治療,餐後血糖控制欠佳,餐後血糖波動與15mmol/l左右。症見:倦怠乏力,口渴喜飲,口乾口苦,脅肋脹滿,時有頭暈,視物模糊,納眠可,大便偏爛,夜尿2次/晚。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舌質暗紅,苔薄白,脈弦。肝功、腎功、血脂正常。中醫辨證為氣陰兩虛,濕熱瘀阻。中醫治法為益氣養陰,清肝膽濕熱,健脾利濕,涼血活血。處分用:北芪,生地,麥冬,玄參,丹皮,澤蘭,紫草,莪術,綿茵陳,龍膽草,連翹,茯苓,苡米,甘草。共7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服。囑患者加強飲食與運動治療。降糖西醫使用二甲雙胍治療。

服7劑藥物後,精神好轉,餐後血糖明顯下降,口苦、脅肋脹滿減輕,仍口渴喜飲明顯,大便偏爛,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舌質暗紅,苔薄黃,脈弦。病機為氣陰兩虛,燥熱內盛,濕瘀內停,肝膽濕熱之邪消退,原方去龍膽草、連翹,加石膏30g以清熱潤燥止渴,加白朮15g加強健脾利濕之功。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服。

服21劑藥物後,精神好轉,倦怠乏力、口乾明顯減輕,口苦消失,無明顯脅肋脹滿,腰膝酸軟,大便恢復正常,夜尿2次/晚。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舌質偏暗,苔薄白,脈沉弦。病機為氣陰兩虛,腎氣不足,濕瘀互結。治法為益氣養陰,補腎,利濕活血。處方用:北芪,生地,玄參,地骨皮,丹皮,狗脊,川斷,女貞子,旱蓮草,牛膝,澤蘭,紫草,莪術,綿茵陳,茯苓,苡米,白朮,甘草。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服。

服藥後諸症好轉,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複查空腹血糖5.5mmol/L,餐後2h血糖7.8mmol/L。病機同上診,考慮瘀象減輕,去紫草、莪術破血活血葯,避免傷正。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服。並予停用降糖西藥。

患者堅持服用中藥2年,間中在范冠傑教授門診調整中藥治療,仍採用動定序貫八法辨證治療,服則諸症減輕,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未再服用降糖西藥。


體 會
本案例中患者各診病機複雜,證候相兼出現,隨著病情變化以及經過治療後,各診證候均呈動態變化,相兼組合各有不同,根據「恆動的中醫學辨證觀和整體觀相結合」的原則,范冠傑教授的治法也隨相應證型呈動態變化;對應不同的證候,使用藥物組成相對固定的中藥葯串,如以北芪、生地、地骨皮益氣養陰,狗脊、川斷、女貞子、旱蓮草平補腎之陰陽,蒼朮、黃柏、苡米、車前草清熱利濕,使邪有出路,丹參、莪術、澤蘭、紫草破血行血,活血利水。體現了范冠傑教授動定結合、有序連貫的辨治特色。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定」在「氣陰兩虛,濕熱瘀阻」的總體證型未有明顯變化,故「益氣養陰、清熱利濕」總體大法未變,而「動」在病程治療中,根據證候演變出現「燥熱內盛」、「濕盛困脾」和「瘀血內阻」證明顯癥狀時,加強了潤燥、健脾、活血的治療,經過規範地「序貫」治療,收到了滿意的療效。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內分泌科 宋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脅肋 的精彩文章:

中醫談談膽囊炎